面对名画,听听孩子如何发问

2014-12-08 00:48胡晓佩韩铭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4年12期
关键词:梵高直觉想象力

胡晓佩++韩铭

最重要的是想象,想象力枯竭的人,是很难欣赏一个A: 不要急于给孩子去灌输什么,而是要首先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没有障碍的提问,就好像你见到一个新东西会自然的问这是什么,从哪来的,做什么用的,你可以试着看一幅画后就给自己提问。

或者和孩子一起去解答去更深的发现,这里没有多少奥秘,就是要敞开自己,恢复直觉,放下所谓不专业的包袱,轻松无碍地面对眼前的作品,当你和孩子可以在一幅画前互相提问的时候,说明你的直觉已经恢复了,你的感受能力已经回来了。

就像不要担心自己会说错一样,不用担心会误导孩子,就像和孩子一起吃饭,在品尝同一个菜一样,把舌尖上的感觉向对方说出来。

在一幅作品前就是将眼睛的感觉说出来,有啥感觉就说啥,这是及其宝贵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不然美术史知识也不能恢复你的审美感觉、审美直觉。

第二个方面就是认知,很多年前,我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里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群学龄前的孩子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坐在梵高的画前,去找出自己认识的画中的每一样东西,比如床、教堂、窗户、椅子、天空、花卉、台灯……

精彩的在后面,就是幼儿园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发现的和自己在生活里看到的一样吗?孩子们抢着回答说出许多的不一样,最后老师告诉孩子们,这些不一样是因为画家画的是一百年前的东西,让孩子们有了关于历史的概念,懂得什么是岁月,接着老师就让孩子们说出一样的,发现建筑、花卉、天空等等和现在的没有变化,孩子知道有些事物是永恒的,特别是大自然是不改变的。

他们从对画的内容的了解,不仅完成了认知还理解了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所以当我们来到一幅画前也是探索的开始。因为我们不知道这副画中的内容将带给我们什么崭新的东西。这样的认知不是表面的,而是可以联想和对比的。

当你看到一块红色时,就也可以让孩子说一说这个红色和他生活中所见到的红色有什么不同。哪些红色更有美感。当画中出现抽象的色调而没有具体内容时,你可以让孩子去联想这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的色调呢?是在光明中还是在黑暗中,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是在音乐背景中还是在一个安静的空间里?孩子通过这样的问题会对画面进行联想,联想之后会对画面生发出新的感受,这是真正的交流与欣赏。

对画面有反应而回馈给画面,才是交流。不是傻等着那幅画会说话,甚至说出大白话。你就明白他画的是什么,这不是欣赏,是被动的麻木。

欣赏一定是主动进行的过程。每一个艺术家都希望欣赏者能与自己的作品产生互动。就会让自己画中的意思鲜活起来,所以我们和画交流就要像和人交流一样,画是活的,有情感和生命,所谓画如其人,虽然无声却胜过有声。

欣赏是与孩子对话,并不是知识的累积。知识丰富固然好,但代替不了真实的对话。这一点我们可以向小孩子学习,他们完全不具备我们所谓的知识,却无拘无束,天不怕地不怕,敢问敢想。

直觉和认知,欣赏中最重要的还有想象,在直觉和认知这两个方面都要发挥自我的想象,一个想象力枯竭的人,是很难欣赏一幅作品的,比如看到黑就是黑,看到白就是白,而不能去对黑和白所蕴含的东西以及所能引申外延的东西进行想象,那这个欣赏的空间就非常狭窄了,甚至产生不了交流和对话的可能。

所以欣赏也对恢复中国父母的想象力大有益处。孩子始终住在想象的王国里,所以他们对于欣赏完全没有障碍。父母们要注意不要把去美术馆看作品仅仅当做是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一定要把知识放在后面把感觉放在前面,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两个方面先说的是直觉后说的是认知。艺术和美的问题永远不等于知识。

作品的,只能看到黑是黑,看到白是白,因为欣赏空间狭窄。endprint

猜你喜欢
梵高直觉想象力
梵高的世界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看见你的想象力
《星月夜》和梵高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被盗窃的梵高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打开新的想象力
数学直觉诌议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