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正午
在我国贵州与湖南的交界地带,林木幽深,溪流潺潺,是一方清静之地,自古为苗族聚居的核心地带之一。在这里的大山深处,流传着苗族人众多古老的传说和故事,而在云贵高原延伸而成的腊尔山高原台地一带,更隐匿着一座威严的王者之城——苗王城。
苗王城,因苗王而充满了神秘色彩。苗族曾是一个在数千年的时光中不断迁徙的民族,关于苗王的身世来历众说纷纭。值得一提的是,苗王城是著名的军事要地,拥有极强的防御功能。人们一旦走进苗王城内,随时可能迷路。在战争发生时,苗王城内的苗民皆可进退自如。而苗王城里的苗王城,更是因巫师的存在而充满了神性,在苗民心目中有着一挥百应的威力。据说,苗王旗还能招来苗族先辈的魂魄,形成一支黑衣部队,吓跑入侵者,令入侵者81天后才能还阳。
有趣的是,苗族有“不建庙、不立碑、不修坟”的习俗,而在贵州的榕江县,至今存有我国乃至世界唯一的苗王庙,庙中有一尊苗王的塑像,他的身份一直是千古之谜。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离苗王塑像不远的神台上竟然还供奉着送子观音菩萨的雕像,而其他两间侧堂里甚至还供奉上了财神爷。更令人疑惑的是,虽然“不修坟”,在贵州的月亮山麓的摆贝苗寨,却有一处苗王坟,常年香火不断。据说该墓所葬的是一位有着三节手臂力大无比的苗王。而关于这座坟,至今还有两个未解之谜……
要追寻久远的苗王故事,我们把目光落在贵州。不仅是因为贵州独有“苗王城”,更是因为,,贵州的苗族人口占到了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而贵州境内的雷公山、腊尔山、月亮山、乌蒙山等大山深处,更是苗族长期的聚居繁衍之地,延续和发展了苗族的多样文化。
[与苗王息息相关的苗疆]
凡“生苗”跨过苗疆边墙被擒,就会被挂在高竿之上,由乱箭射杀而死
苗民心中的苗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的苗族首领,如最早的“苗王”,就被普遍认为是上古时期统领九黎部落(与炎帝、黄帝部落同期并存于中原的部落联盟)的酋长蚩尤。另一种,则是真实地出现在历史之中的“苗王”——即在明清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领导苗民起义抗暴的领袖。这些义军领袖在苗族民众面临生死存亡的特殊时期,肩负着领导苗民维护基本生存权、反抗奴役和压迫的重任。在苗王城里称王的苗王,即是这样的义军领袖。
在明清时期,因发动起义而涌现出的“苗王”,与“苗疆”范围内演绎的一幕幕悲剧息息相关。
确切地说,苗疆是明清时期中央封建王朝对以贵州为中心,辐射周边湘、川、滇、渝等省市接壤之处的苗族聚居区的泛称。但有时也将杂居其间的其他少数民族误认为苗族。史上的“苗疆”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的官文。“苗疆”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
在明代之前,历代封建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多是羁縻政策(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民族政策)及土司制度。明初,从蒙古人手中夺取江山和政权的朱元璋,对“异族”心怀戒心,为加强中央集权,他曾兴师30万南征云贵,强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实行屯军和移民。明朝军队沿途侵占了众多土著民族的田产耕地,对苗民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由此爆发了此起彼伏的苗民起义。
明朝政府迫于苗民起义的威慑,修建了“苗疆边墙”(即“南方长城”),这道贯穿贵州铜仁、松桃和湖南凤凰、吉首、古丈和保靖等县市的边墙,将苗民隔离为“生苗”和“熟苗”——明王朝以贵州松桃县为中心将“边墙”向西延伸至梵净山主峰,东达湘西腊尔山山脊,南抵锦江,北至重庆秀山的范围划为“化外生苗区”,这一区域内即不受中央政府的节制、也不被统治者纳入管辖范围,因而这一区域的苗民不纳粮贡赋。而“边疆”以东包括凤凰、吉首等地在内的受统驭和“王化”的湘西苗民族称为“熟苗”。
官府不允许“熟苗”和“生苗”往来,血脉相连的族群、亲戚就这样被边墙隔离开来。但凡越过边墙的“生苗”,都会遭到官兵的残忍迫害。据《明实录》记载,凡生苗被擒,就会被挂在高竿之上,由乱箭射杀而死,之后,还会对其“剖裂肢体,烹啖诸将士”。即使是“罪轻者”也会被割掉耳朵和鼻子。苗疆边墙的出现,激起了苗民的怨愤,导致苗民起义不断,历史上由战争催生的最早的“苗王”就于明代诞生在腊尔山地区。
之后,随着明、清两代王朝在西南开疆拓土和为废除土司制而强力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苗疆地区涌现出了更多的由民众拥立的“苗王”。
[苗王领导的苗民大起义]
“苗疆”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起义中死亡的苗族军民多达百万
明清时期,由苗王领导的起义多次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势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明代,仅1430年至1540年的一百多年间,在腊尔山区苗族义军大本营“苗王城”起事和屯守的苗王有石各野、龙达哥、吴不尔、龙西波、吴黑苗等5位。他们领导的起义先后抗击明朝官军达二三十万。其中龙西波、吴黑苗领导的“嘉靖苗民起义”,历时13年之久。明代的腊尔山苗民起义不断的同时,明王朝也试图将处于自立自足状态的黔东南雷公山区的苗民纳入统辖,但没有得逞,于是在雷公山周围修建了大量军事城堡,以期形成对雷公山“苗疆生苗区”的封锁和钳制,将其限制在北抵清水江,南至都柳江,东达黎平,西到都匀的范围内。但明代的雷公山区相对稳定,并没有发生大的战事。
明朝灭亡后,清王朝沿袭改土地流政策,也激起了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的苗民起义运动,这一时期,在腊尔山区与雷公山都诞生了颇有号召力的苗王。其中有苗王领导的最有影响的起义有3次。
一是在清乾隆、嘉庆年间(1795—1797),腊尔山区苗民爆发的“乾嘉起义”,这次起义中,苗王邓柳石率义军先后抗击清军达18万人。
其次是发生在雍正、乾隆年间的“雍乾起义”。雍正六年(1728年),清王朝突然兴兵在雷公山区武力开辟了“新疆六厅”,即在现在的雷山、丹寨、榕江、三都、剑河、台江6县境内设立流官政府,开始对雷公山这片“自然之地”的苗民征收苛捐杂税。不堪忍受的苗民在包利、红银两位“苗王”领导下,爆发了大规模起义。迫使清廷调集七省大军镇压,寡不敌众的义军于乾隆元年(1736年)失败。苗民在这次起义中死亡人数约30万,被焚毁了1224个寨子。在《贵州通志》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这场起义的惨状:“杀戮十之七八,数十寨无一人”。这次起义后,清廷对雷公山地区实施了安抚政策:免收雷公山苗民的赋税,不准官兵进寨扰民,这一地区的苗民可以不遵王法,按照苗族民间律法处理纠纷……苗民得以繁衍生息。endprint
最后是张秀梅领导的“咸同起义”。这一次起义是“苗疆”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起义,也是催生“苗王”最多的反封建主义运动,抗击了几十万清军。
咸同起义源于晚晴政府为筹集鸦片战争赔款,向包括苗疆在内的全国民众强行摊派赋税所导致的民愤。在天平天国运动背景下,咸丰五年(1855年—),苗王张秀梅在台江掌梅尼以苗族“议榔”(苗语称为“构榔”,是苗族地区不同宗的家族组织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是一种民间议事会组织)的形式誓师起义。随后,黔南苗王柳天成领导的苗民、黔中苗王潘名杰、黔西北苗王陶新春以及铜仁苗王徐廷杰等各自领导的苗民,也纷纷响应,举旗起义。苗族义军攻城夺城,呈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时势,几乎瘫痪了清政府对贵州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廷调集数省重兵征剿,义军陆续失败,各首领纷纷牺牲。其间,起义18年转战数千里的苗王张秀梅,在雷公山战败,被俘后死于长沙。据史料记载,这次起义相当惨烈,死亡的苗族军民多达百万。
[苗王庙与苗王坟]
民间传说中的“苗王”
苗王存在于史上,也存在于传说之中,如今,我们还可以沿着都柳江到榕江县(旧称为“古州”,苗语称“天鹅坝”),寻访到与这些苗王有关的踪迹。
在民间传说中,榕江县“古州”是苗族先人溯都柳江第一次迁移进入黔东南的集结地。榕江县位于黔东南南部,地跨珠江、长江两大流域,处在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它处于雷公山和月亮山之间,境内榕树茂盛,江水环绕,是一方清静之地。
榕江县的苗王遗迹不可谓不丰富。在其县城城西的卧龙岗上,即保留有我国乃至世界唯一的苗王庙,该庙有“苗族天下独一庙”之称,是苗族百姓心目中“根”之所在,意义重大。庙中供奉的“苗王”,传说是带领苗民最早开发“天鹅坝”的祖先良公,另一说是苗族祖始蚩尤。
除了苗王庙,榕江县还拥有“苗王坟”,这座坟完好保存在月亮山麓的摆贝苗寨(也有人称“苗王寨”)。摆贝苗寨是贵州最古老的苗寨之一,“苗王坟”隐匿在寨旁山脊林荫之中。苗王坟于清道光年间建成,据说该墓所葬的是当地苗王杨老老。传说杨老老有三节手臂,长过膝盖,力大无比,好行侠仗义。他在摆贝一带称王时,族人为免受外族和贪官欺凌,纷纷慕名而来,改杨姓投靠他。知道近年来,摆贝的一些村民才改掉了杨姓,恢复了他们本来的姓氏。
“苗王坟”至今有两大悬疑未解之谜,一是墓的朝向与山势逆向,面朝北面的山顶,既不符苗族向东的习俗,也不符合汉族风水文化的逻辑,犯了苗族与祖宗相悖,与地脉龙神相斗的禁忌,按民间的说法,意味着绝后,永不翻身(据说苗王的确绝后了)。二是苗王坟有四块墓碑,除正面一块正立外,另三块均倒插于坟中,正碑顶盖刻着长舌如鬼怪状的石雕、两侧砌的石块上却刻着苗族惯用的鸟兽图案,用意不明。墓碑科友“清道光十一年十二月立”字样,是正楷汉字。有人认为是后人对其的“陷害”,也有人猜测是苗王对时政不满的造反精神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一些苗族地区出现了“苗王节”。对此,苗族学者、贵州省苗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培德先生说:“‘苗王节不是苗族传统节目,不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但是作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来开发,也算一种创意和尝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