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吟
摘要:人性是人类最原始的良知,当人性在压迫下不断地被扭曲后,
复仇是其最激烈的爆发形式,这种巨大的破坏性力量,夹带着复仇者所有的爱与恨,其结局要么是成功复仇后的快感与满足,要么是无尽的失望与惆怅,当然也会有人性最后的复苏。本文以《呼啸山庄》中主人公的复仇始末为研究点,探讨人性的扭曲和复苏。
关键词:人性;《呼啸山庄》;扭曲和复苏
引言
在人类的所有交往活动中,有春风化雨的友善,也有口蜜腹剑的中伤,有十年磨一剑的苦心孤诣,也有血债血还的快意恩仇。在冷兵器时代,人们的恩怨可以通过战场上的厮杀与决斗来实现。在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发现复仇所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已经跨越了原有的冷兵器范畴,所有的阴谋与伎俩,所有的狡诈与疯狂,所有的手段与工具已经越过仇人的肉体,直接指向仇人的心灵最深处。有的时候,让仇人痛苦的活着要比死去更会得到复仇的快感。在这充满暴力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与泯灭。可是当所有的恩怨已经烟消云散,人类内心的良知也开始复苏,迎接人类的应该是另一番命运。作为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呼啸山庄》便是这种人性演变的真实写照。
一 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们姐妹三人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世界文学史上的神话,姐妹三人都有著名的文学作品问世。大姐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简爱》,妹妹安恩·勃朗特也创作了《艾格尼斯·格雷》。无独有偶的是,三部作品都在同一时间问世,在当时的英国文坛,掀起了一股“勃朗特热”。 艾米莉·勃朗特才华横溢,一生也创作了很多诗歌,但是《呼啸山庄》是其唯一公开发表的小说。在小说发表后的第二年,这位多才多艺的才女便去世了,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作品《呼啸山庄》是作者根据当时的工人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人性的扭曲为背景创作的。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被遗弃的小男孩,在幼年的成长经历中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和体会的虐待与侮辱,但是让他唯一可以活下来的理由或者说是希望,就是他拥有一个完美的爱情。他和凯瑟琳彼此真诚相爱,就是爱情让男主人公在成长的路上充满了新生的希望。可是就在男主人公希思克历夫沉浸在自己所幻想的幸福美好的未来时,他最心爱的女人却选择了背叛,选择了嫁给一个比他有钱,有地位的林顿。于是,所有曾经的苦难与折磨,就像压倒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希思克历夫差点进入自杀的深渊。可是,感谢仇恨,让他学会了坚韧与逆风飞翔。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希思克历夫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若干年后,一个英俊潇洒的有钱人重新回到了他曾经生长过的地方。复仇的火焰如秋天的蚂蚱一样开始爬满了曾经所有对他不好的人身上,甚至这种仇恨还延续到了下一代。最后,自己曾经心爱的女人凯瑟琳终于含着无比的悔恨离开了人世,然而希思克历夫却突然失去了所有的复仇的热情。当面对下一代那似曾相识的眼睛时,希思克历夫那颗为复仇而无比坚硬的心开始融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他选择了去追随凯瑟琳的亡魂,去寻找曾经失去的幸福与美好。
二《呼啸山庄》中的人性的扭曲与复苏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希思克历夫一方面是无情的复仇者,是魔鬼撒旦的代言人,是人性中最为险恶、扭曲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他内心的良知一直像一把尖刀一样,在他复仇的过程中,吞噬着他的灵魂,吞噬着他最后仅存的人性的良知。他的良知,他的人性,曾经被仇恨和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所蒙蔽。但是,在内心人性的呼唤下,他最终走上了亲手结束这一切罪恶的道路,可以说这是一种人性复苏的表现。那么,希思克历夫人性的扭曲与复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强烈的复仇动机中蕴含着扭曲的人性。
一个人的人性需要经历多少世俗的磨难,才会让自己最终选择了一条通向地狱的不归路。希思克历夫的强烈的复仇动机背后是他不幸的童年与爱人的背叛。在自己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自己就被亲生母亲所抛弃。虽然被人收留,可是在成长的经历中却是数不清的委屈与辛酸。肉体的侮辱并不能泯灭他内心的人性,可是当自己心爱的女人,最终依偎在别人的怀抱时,这种打击,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侮辱,让希思克历夫内心的野性与仇恨,像藤蔓一样爬满了他全身的每根血管、筋骨、神经。于是,在这种仇恨的催发下,他的人性最终走上了扭曲,甚至变态的道路。他后来对自己仇家的折磨与伤害,尤其是对自己曾经心爱的女人的卑劣行径令人不齿,他甚至还要将仇恨复制,将罪恶的魔爪伸向无辜的下一代。无论是被夺走的美好未来,还是被侮辱的人格,都给主人公的心灵带来了难以泯灭的创伤。这种创伤激发了内心的恨,这种恨驱动了主人公无穷的复仇车轮,碾压过创伤,洗涮当年的悲伤。这些扭曲的人性背后是强烈复仇动机的驱使,而在这强烈的复仇动机的背后是自己对于人本性善良的不信任与失望。
其次,对于仇人的复仇手段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扭曲。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金钱不仅在促进人类物质文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一种商业竞争与报复的重要手段。在《呼啸山庄》中,金钱就好像一把看不见的匕首,在仇人不注意的时候步步紧逼,直接刺到仇人的心间。所以,希思克历夫运用自己掌握的高超的商业经营手段和策略,让自己的仇人在经济上陷入危机,甚至最后濒临破产。最关键的是,希思克历夫用金钱让仇人之间彼此反目,互相厮杀,自己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希思克历夫的复仇在金钱的基础上,更多了一些人性的摧残。他完全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他设计让仇家在几夜之间输掉了所有的家产,他用暴力与恐吓的手段让仇人家的下一代像野草一样地生长,从而去领略和感受自己曾经饱尝过的辛凉。可以说,希思克历夫的复仇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境界,那就是让自己的仇人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最后,复仇的终结与主人公的死亡是人性最后复苏的象征。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思克历夫,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雄伟的复仇计划,虽然他的复仇完全是一种荒唐而且残忍的,或许是由于情感的背叛,希思克历夫对于伤害和侮辱过自己的人的报复没有任何人性的怜悯与同情,最后导致所有曾经爱过和害过他的人都离开了人间,只留下他一个人在世间独孤求败。希思克历夫赢了,可是他真的赢了吗?他失去了所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了仇恨,对他来说,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最后他在失望的叹息中选择了自杀。这种最后的自杀,对于希思克历夫来说是一种生命的解脱,更是自己人性复苏下的良知的召唤。因为自己的冲动,让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因为自己的罪恶,差点让下一代重新陷入复仇的魔咒。所以,或许希思克历夫最后也领略到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选择自己的了结,来实现所有罪恶的消除。其实这种人性的复苏一直在希思克历夫的内心深处不断萌芽,只不过他一直用仇恨去压制他。
结语
人性的扭曲与复苏,或者说人的善与恶其实就在一线之间。其中邪恶下的仇恨是最有杀伤力的一种负能量。它可以让一个谦谦君子最后为了复仇而变得冷酷而且无情,也可以让曾经的甜蜜与幸福化作深秋的露水一样寒透人的心扉。就好像一位老猎人对自己的孙子说过的一句话:人的内心会有两头狼,一头代表着善良,另一头代表着邪恶,最终占据上风的是你最后喂养的那一头。而希思克历夫在复仇历程中,一直用仇恨喂养自己扭曲的人性,所以他变得越来越邪恶。在最后,当良知与人性开始如冬日暖阳一样照亮他的内心的时候,人性最后终于复苏了。但是,这种复仇的最后结局是不幸的,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人际的交往敲响了警钟:互相尊重,互相体谅,拒绝侮辱与伤害,才会让仇恨离我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远。
参考文献
[1] 赵秦会,刘洪泉. 一颗备受煎熬的心——浅谈《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希斯克利夫[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2] 赵颖.《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复仇之因[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3] 尹晓东.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扭曲性格的形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8(01)
[4] 冯玉娟. 畸形恶态中显现凡人面目——《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解读[J]. 名作欣赏. 2008(14)
[5] 陈振峰. 浅谈《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列夫复仇的内因[J]. 才智. 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