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会话策略提高教师课堂会话能力

2014-12-08 07:47:05李静秋
考试周刊 2014年86期

李静秋

摘 要: 会话是言语交际最基本的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常态。而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会进行多轮会话,有来有往,多次沟通。为使课堂气氛活跃或者加强学生的互动能力,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会话能力,即沟通能力。

关键词: 会话策略 课堂会话 会话能力

会话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畴,研究会话的内部结构如何,会话自始至终是如何起承转合的,参与者在会话中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使会话顺利进行等。会话的内部结构按照时间序列,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1.话头语或话头序列。也就是开场话和开场语序。2.话语替换。也就是轮换发言的。3.结束语序列。也就是交流结束的结束语。

教师教学语言就是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会话结构组成的,当然这种会话不仅在两个人之间进行,还可以在一人对多人或多人之间进行。如果教师会话结构恰当,也就是会话策略应用得当,课堂语言就能比较流畅,师生互动也会比较融洽,当然教学效果会更强。那么,应该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会话能力呢?也就是说为了使课堂会话顺利进行,通常会采用哪些会话策略呢?

一、尽可能始终维持话轮替换和邻接应对。

维持话轮替换就是交替发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有问有答;而邻接应对就是每次轮换发言在内容上是相承接的。如果会话能够正常进行,一般应避免出现分岔序列,就是偏离所谈内容。当然,如果分岔序列是为了邻接应对,自然另当别论。

例1:教师:小明,这篇课文咱们读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小明:不知道。

教师:不知道没关系,那么读完课文,心里有什么想法?

小明:哦,知道了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道理。

教师:嗯,其实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个例子能看出来,教师是话轮替换的主导者,师生能够交替发言,且能做到邻接应对,使会话进行下去,还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回答不知道后,教师继续强化提问中心思想,那么会话有可能中断,造成课堂冷场,不利于沟通和互动。所以教师看似使用了分岔序列,其实是为邻接应对服务的。

二、在会话出现冷场的时候,指明下一个发言人,或诱发下一个发言人发言。

例2:教师:小明,这篇课文咱们读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小明:不知道。

教师:有不知道的就有知道的,有知道的同学来帮帮小明吗?

小红:老师,我知道,是说明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道理。

教师:嗯,小红同学的帮助及时而准确。

同样一个课堂问题,因为学生的不知道即将冷场,这时教师如果坚持提问,有可能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教师此时引入插入序列,即出现非邻接应对,但没有跑出同一话题的序列。通过插入序列启发诱导其他同学回答,当然,得到的课堂效果也是不错的,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继续进行。

三、在话语替换或邻接应对有可能被打断的时候,发言人会用提高声音或加快语速、利用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手段制止他人打断自己的发言。

例3:教师:小明,这篇课文咱们读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小明:不知道。

小红:这谁知道啊?这只有天知道吧!(学生哄笑)

教师:(等学生笑完,停顿片刻并加重语气)同学们!在课堂上,是集体利益重要还是个人利益重要?(环视整个教室)。

同学们:集体利益重要。

教师:好!这其实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师在课堂上随时可能遇到话语替换或邻接应对被打断的时候,这时候,教师的应对如果过激会破坏课堂氛围;如果没有应对,那么学生可能继续破坏教师下面的会话。所以提高声音或加快语速、利用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手段制止个别同学打断发言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当然,具体使用什么方式,由教师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没有固定的框框限制。不过不管使用何种方式,都要注意得体和礼貌。

四、两人或多人同时会话时,得有人退出(主动或引导),以维持正常的话轮替换。

例4:教师:这篇课文咱们读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哪位同学知道?

小明:是集体利益很重要……

小红(插话)个人利益也很重要

小明和小红:你的说法不对。

教师:小红,你可以等小明说完后再回答。然后让大家评判一下谁的说法正确。(待两人分别说完后)同学们,是集体利益重要还是个人利益重要?对,是集体利益更重要,这其实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同时会话的情况,如果任由同学们同时会话,课堂会比较混乱或者出现失控的可能,而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掌控者,必须改变同时会話的情况,得有人主动退出或教师引导退出。这样,学生才能依次表达观点,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上面所举的例子都可以用会话结构加以分析,无论是话头语或话头序列,还是话语替换,又或者结束语序列,都是为了正常会话而服务的。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会话情况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变化,总是有规律和共性的,掌握规律和共性,就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实际应用时,也得考虑课堂语境的问题,毕竟没有语境的考量和参与,所有会话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鱼,缺失会话生存的土壤。所以,结合课堂语境,运用会话策略,提高课堂会话能力,这样的课堂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