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 王艳铭 于萍 赵春凤 王景慧
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王秀英 王艳铭 于萍 赵春凤 王景慧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0%低于对照的12.0%;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6.1±1.2)d少于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11.8±2.8)d, 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改善症状明显, 疗效显著, 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不良反应小,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全年均可发生(秋冬季多发), 其患病率占小儿肺炎的55%~60%[1], 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其次是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往红霉素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流药物[2], 治疗效果良好, 但静脉滴注治疗程长,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本院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优于红霉素序贯疗法。本文选取100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为观察对象, 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和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 现将临床疗效做具体评价分析。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患儿共计100例, 均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其中男56例, 女44例。年龄3~10岁, 平均年龄(5.3±1.5)岁, 病程2~9 d, 平均病程(3.6±2.2)d。全部患儿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用法:8~10 mg/(kg·d),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连续静点3~5 d, 停药4 d后改为口服,用法:10 mg/(kg·d),1次/d, 连续3~5 d后停用4 d为1个疗程。对照患儿给予红霉素序贯疗法, 用法:20~30 mg/(kg·d),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滴注10~14 d改为口服, 用法:40 mg/(kg·d), 1次/d, 连续3~5 d为1个疗程。此外两组患儿均根据实际病情需要给予吸氧、雾化、止咳、化痰、平喘、退热、补液抗过敏等常规治疗。
1.3 评价指标及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疗效标准:①显效:患儿咳嗽、咳痰症状消失, 肺部哮鸣音、湿啰音等体征消失, X线显示肺部结构恢复正常;②有效:患儿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哮鸣音、湿啰音等体征明显减轻, X线显示肺炎吸收较好;③无效:患儿咳嗽、咳痰等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湿啰音等体征无明显改善, X线显示肺炎无好转[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50例中, 显效26例(52.0%), 有效22例(44.0%), 无效2例(4.0%), 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50例中, 显效18例(36.0%), 有效19例(38.0%), 无效13例(26.0%), 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皮疹1例,头晕1例, 恶心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 对照组发生轻微腹痛1例, 恶心1例, 皮疹1例, 头痛1例, 静脉炎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以上的不良反应症状轻微, 不影响疗程,停药后症状自然消失。
2.3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的平均时间为(6.1±1.2)d, 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11.8±2.8)d,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较高, 严重威胁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大环内酯类药物为首选, 通过抑制支原体蛋白质合成功能发挥治疗的作用。序贯疗法是由于早停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用药更符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1], 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红霉素是一种经典的大环内酯类药物, 可有效抑制支原体蛋白质的繁殖及合成, 但治疗的周期长, 临床症状不能快速被控制,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例如:静脉炎、消化道反应及过敏反应, 有时患儿非常痛苦, 不能耐受。再有由于临床的不正规治疗, 药物滥用等原因导致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性上升, 临床疗效下降[4]。而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起效迅速, 半衰期长达68 h, 生物利用度高,对支原体蛋白合成能力及杀菌能力比红霉素更强, 当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改善症状明显, 疗效显著, 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不良反应小,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裴麦文.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9):34-35.
[2] 方贵英.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创新医学, 2013, 10(5):8-10.
[3] 陈伟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3, 15(5):161-162.
[4] 刘月芳.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3, 19(3):61-62.
2014-08-08]
163461 大庆市第二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