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年末以来,家兔产品市场价格逐渐下滑,尤以獭兔最为明显。人们期盼市场好转,但到今夏,不仅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而且下滑更加严重。以2.5千克体重的活兔为例,去年同期最高售价达到32元/千克,而今却在12元左右,如此幅度的下滑,以往少见!按照近年来我们的调研,獭兔生产成本每千克在15元左右,也就是说,低于这个价格,养兔就要赔钱。因此很多人心存疑虑:下滑是否见底?何时才能走出低谷?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市场低迷?近期全国多地养兔朋友咨询相关问题。本人主要从事技术研究,对市场研究甚少,在此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市场低迷形成原因
本次市场低迷形成原因复杂,根据行内相关专家分析和本人的认识,大体有以下4个:
1. 国际经济形势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皮毛市场消费的主要国家(如欧、美、亚洲多国)经济不景气,影响相关产品的消费,造成家兔产品需求不旺。
2. 相关产品滞销降价的影响
兔皮的市场价格始终与其他皮张的价格息息相关。同期貂皮、貉皮和狐狸皮的价格大幅降价,直接影响兔皮,尤其是獭兔皮的销售价格。7月上旬,笔者在河北枣强大营国际皮毛市场调研,一张母貂皮的价格一般在70~90元,不足往年价格的一半。可见,此次的市场低迷对毛皮行业的影响是极大的。
3. 供需矛盾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毛皮动物养殖量大,尽管由于市场的波动,部分小规模养殖场退出,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不大。貂皮服装是高档服装的主体,国内需求多以进口皮张为主,因此,无论是芬兰拍卖会,还是丹麦拍卖会、北美洲裘皮拍卖会、莫斯科联合拍卖会等,主要买家是中国。据悉,国内市场皮张目前流通以及库存的数量较多。加之2013年暖冬服装挤压严重,这样双重作用下一时很难消化。因此,无论是獭兔皮,还是其他细皮,在一定时期内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4. 肉类需求减缓的影响
伴随着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进程的深化,国内肉类生产发展迅速,肉类总量已基本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局部地区和阶段性供过于求的现象也同时存在。但是,近年来国家开展反腐倡廉,倡导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出台的严格控制公款接待等一系列规定,使公务人员的户外消费得到有效控制。肉类等高档食品的消费量受到一定的影响。獭兔是皮肉兼用动物,兔肉的价值占自身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肉类需求减缓,价格下滑,也对獭兔整体价格产生影响。
二、市场何时走出低谷
很多人在问:这次低谷何时结束?这是一个难以一句话回答的问题。
市场受多因素影响或制约,事物在不断变化,不定诱因很多。因此,家兔市场好转或走出低谷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以笔者一孔之见,本次低潮是多年积淀和多因素累加形成的,形势比较严峻。今年皮张生产尽管有一定缩减,但库存数量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因此,今明两年兔业还将面临较大压力。尽管有季节性涨价因素存在,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提醒广大同仁,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好打持久战和硬仗的思想准备。
三、应对市场低迷的策略
对于每个养兔企业个体而言,不可能改变市场,驾驭全局,只能主动适应市场,改变自己。如何应对市场低迷,在不利的环境下,站稳脚跟,变不利为有利,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提出个人的建议:
1. 养精蓄锐,控制规模
利用市场低迷期,对兔群进行一次彻底整顿。把那些有缺点缺陷的、生产性能一般的全部淘汰。比如:患有慢性疾病的(如传染性鼻炎、疥癣、乳房炎、脚皮炎等)、品质不良的(如体型较小、被毛密度较低、换毛速度较慢、粗毛率较高、被毛平整度较差)、生产性能不高(配种受胎率低、产仔数较少、泌乳力不高、母性不强等)和有一定恶癖和神经质的(如食仔、咬人、容易受惊等)。选择精品,淘汰劣质或一般的,一是要有一定的生产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详尽的生产记录以及对生产记录进行系统统计分析。这一点是一些兔场容易忽视的,也是选种不准的主要原因。在市场低迷期不追求数量,而是把握质量,实现以少胜多。
2. 皮肉分流,待机而售
市场是变化的,当销售的产品价格低于饲养成本时,这属于非正常状态。如果以平时那样销售,必然亏本。因此,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实行皮肉分流的措施,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也就是说,凡是达到合格兔皮的商品獭兔(换毛结束,没有盖皮),立即屠宰。兔皮冷藏或鞣制保存,等待低潮过后价格回升时销售;兔肉就地销售。
3. 开发饲料,降低成本
包括几层含义:第一,开发廉价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第二,提高配方设计技术,提高配方效果。第三,筛选优秀配方,降耗增效。第四,比较商品饲料性能,选择最佳饲料。需要强调:并非低价格饲料就是低成本饲养,高价格饲料就提高饲养成本。反过来也是一样。要计算总账,看每生产一只合格商品兔或销售的价格消耗的饲料成本,也就是看投入产出比。第五,对于中小规模兔场,提倡“半草半料”养兔法。利用当地丰富的饲草资源,每天每只家兔(尤其是种兔)投喂一定的青绿饲料。其好处很多,一是降低饲养成本。每天每只种兔采食0.45千克青绿饲料,可以少喂125~150克颗粒饲料,节约饲料费0.3~0.35元/天。二是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三是调控膘情,提高繁殖性能。
4. 提高技术,减少损耗
据调查,我国很多兔场母兔繁殖率很高,但出栏率较低。比如,一些兔场年繁殖7胎左右,胎均产仔数7.3只,每只母兔年产仔兔51只以上。但每只母兔年出栏商品兔不足30只,甚至低于25只,即总成活率为49.02%~58.82%。这一数字表明,大约一半左右的兔子,在出栏之前死亡。它们所采食的饲料、占用的笼具、消耗的人力等,付诸东流。从另一方面理解:我们的生产潜力很大。减少死亡率,提高出栏率,在提高养殖技术方面下工夫,会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5. 准确判断,适时出栏
养殖獭兔与养殖肉兔和毛兔不同,掌握出栏时机至关重要。獭兔出栏的必备条件是换毛结束。如果换毛没有完成,生产的兔皮为盖皮,商品价值大大降低,不可能卖出好价钱。但是,如果换毛结束后不及时出栏,饲养一天,增加一天的饲养成本,承担一天的死亡风险。因此,对于獭兔养殖场而言,掌握活体验毛技术,是养兔技术员和饲养员的一项基本功。但是,目前生产中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低档皮出售,即商品獭兔生长到1.75~2千克体重出栏,大约在3月龄,尽管兔皮质量差、价格低,但周转快、死亡威胁小,充分利用獭兔早期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另一种是优质兔皮出售,饲养5~5.5月龄,换毛结束后出栏。两种策略各有各的优长,依据每个兔场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市场决定。
6. 优种优养,优质优价
尽管目前市场低迷,但优质兔皮的价格降低幅度较小。笔者在一些兔场调研了解到,多数有经验的兔场坚持饲养优种,提高皮张质量,走高档皮生产的道路。他们认为,生产一张优质兔皮与劣质兔皮(由于品种质量不佳,或饲养、营养不良所致)消耗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相差无几,但销售价格差距很大。一张次皮仅能销售十几元到二十几元,而一张优质兔皮价值在50元以上。好的市场行情条件下,可以卖到近百元。因此,走优种优养的道路是获利的主渠道。
7. 建立组织,合作经营
单一的、小规模兔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永远处于被动局面。将分散的农户、单一的中小规模兔场,通过协会或合作社的形式联合起来,统一对外,可以提高应对市场潜规则、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同时,通过一定的群众组织的建立,获得行业部门和政府的扶持,加快发展速度,共同度过市场低迷期。
8. 加强硬件建设,提高劳动效率
我国兔业在规模化养殖的道路上快速发展,小规模兔场日益减少,规模型兔场遍布全国。但是,兔业的规模化并非是简单的种兔数量的扩充,工厂化养兔是中国兔业发展的方向。传统兔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一个饲养员饲养种兔在150~200只,而且还不轻松。欧洲的一些兔场,一个饲养员饲养种兔在800只以上,最高可达1500只,如此大的工作量如何完成?设备的现代化至关重要,硬件投入是现代兔业不可缺少的。以往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可以依靠这一优势发展传统养兔业。但是,伴随着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颁布与执行,传统养殖企业已感到劳动力成本的巨大压力。如果不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养殖设备,提高劳动效率,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增强兔场的硬件建设,提高自动化水平,是兔场承受市场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措施。
作者简介:谷子林,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常务理事,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研究方向为家兔养殖、畜禽营养与饲料 、动物生产与繁殖调控。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西校区)。通信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 邮编:0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