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进展与热点分析—“第3届中国休闲体育·北京论坛”会议综述

2014-12-06 13:31李相如金媛媛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带薪休假体育

李相如,金媛媛

(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专题研究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进展与热点分析—“第3届中国休闲体育·北京论坛”会议综述

李相如,金媛媛

(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第3届中国休闲体育·北京论坛”论文精选

编者按:2014年5月17~1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休闲体育研究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承办,以“国民健康与休闲体育教育”为主题的“第3届中国休闲体育·北京论坛”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本届论坛从国家治理、体育运动项目规律、区域特色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报告,探究了休闲体育与高校改革、经济发展、国民体质等相互之间的关系,论坛整体呈现出思想解放、视觉独特、观点新颖的特点。本刊特别精选了部分论坛成果,一方面为了较为全面地呈现本次论坛的概况;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促进休闲体育学术研究的繁荣并推进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

以“国民健康与休闲体育教育”为主题的“第3届中国休闲体育·北京论坛”具有参会人数多、层次高、形式多样、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特点,吸引了多家媒体的深度关注。论坛主报告主要就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体育休闲、带薪假期与休闲产业、休闲时代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律问题、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回望与前瞻、内蒙古户外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和展望5个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在专家论坛环节,学者们就休闲体育与高校改革、休闲体育与经济发展、休闲体育与文化传承、休闲体育与国民体质展开了探讨。本次论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休闲体育发展前沿,相关观点和建议有助于促进休闲体育理论发展和休闲体育专业建设。

休闲体育;国民健康;国家治理;带薪休假;北京论坛

来自全国近60所院校近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休闲体育论坛。首都体育学院校长、休闲体育研究会理事长钟秉枢为论坛开幕式致辞,他指出:健康是伴随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本届论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休闲体育发展前沿,反映了体育人对国民健康与休闲体育教育的认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学校体育工作处调研员王龙龙在致辞中强调,休闲体育应和体育实践相结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才有生命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永利认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应完善理论、引导实践,为全民健身运动作出贡献。休闲体育研究会秘书长、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院长李相如向大会汇报了2013年的工作和2014年的工作计划,并将撰写《中国体育蓝皮书—2014年中国休闲体育发展报告》列为研究会在2014年的重点工作。

本届论坛呈现了以下4个特点:

1)参会人数多、层次高,我国休闲体育的学者汇集一堂,是一次高层次的休闲体育峰会。

2)论坛的形式丰富独特,主要包括主题演讲、论坛交锋、关注的现实困惑研讨和学术观点的自由交流等4个环节。

3)学者们阐述的问题广泛而现实,开放的思想、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多维的呈现方式给予与会专家以强烈的思想启迪。

4)本届论坛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论坛,并对本届论坛给予了深度报道。

论坛上,学者们在论坛上释放出的思想火花与论点激辩给予与会者以极大的学术启发和冲击。为了较为全面地呈现本次论坛的概况和研讨成果,为下一阶段的休闲体育教育研究与发展厘清思路、奠定基础,本文对论坛中专家、学者的论述和观点作了如下综述。

1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体育休闲

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副主任公冶民作了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育休闲”的主题演讲。他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育治理体系框架、国际体育治理体系、我国体育治理的启蒙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

公冶民认为体育即休闲,体育治理应纳入社会休闲治理体系。人们对体育认识的多样化,导致体育治理方式的多样化。体育作为综合性、边缘性的文化、休闲活动,既可以划入经济治理领域,也可以划入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治理领域。不同领域所带来的相关治理制度会影响、制约和规范体育的长远发展、整体发展。体育治理的归类很重要,体育归于政府公共事务治理,还是社会公益、非营利非政府治理,或是营利性私益性事务治理,直接影响体育现代化。休闲体育研究认为,体育属于社会休闲领域,体育治理应遵循社会休闲治理规律。在一定时期,选择一定休闲方式进行社会治理,避免无信心、无目标休闲,引导人们完善自我,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休闲治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体育休闲提供了人生信心、目标和价值,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有趣的、人们乐于接受的休闲治理方案。

休闲治理很重要。一般来说,为了追求财富,摆脱贫困,国家对生产劳动的治理十分关注,对个性化的休闲治理往往交给社会自治。实际上,无论贫穷和富足,闲的活动一直存在,闲的治理同样重要。在特殊时期,闲的治理甚至更为重要。例如,就业与失业,失业率高、闲人多且对生活没有信心是非常有害的,需要治理;“非典”时期,部分地区人们无所事事、丧失信心,非常有害,需要治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澳大利亚3 000名士兵修了“大洋路”。没有信心和目标的休闲是有害的,需要治理。特别是在当前生活富足的条件下,进入休闲时代,休闲的治理更加重要。厉以宁说:“穷时靠认同,富时靠制度。”梁晓声说:“先富的人应该更道德。”邵逸夫说:“赚钱难,有了钱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才是更难得事。”因为,完善自身,推动社会进步,是休闲治理的真谛。

国际体育存在2大治理体系: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治理体系和职业体育治理体系。国际奥委会是社团治理组织,将游戏、项目、体育比赛元素,经规则、礼仪、典礼规范成为现代体育,按照社会治理原则,构建价值体系,审批推广项目,经过社会各阶层和各国有组织地认同和参与,形成现代体育治理体系。职业体育,包括体育联盟、体育联赛等形式,是体育治理的不同形式。体育治理实践中,对职业体育、联赛的非商业性定性;棒球运动项目不是商业活动,不受垄断法制约、可以豁免的治理案例等等,都是体育治理的特殊安排。

至于中国体育治理问题,通过回顾我国构建体育治理体系的历史,可以发现,协会是体育治理的主要形式,赛事是体育治理的主要内容。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体育治理现代化,特别应加强协会、项目、比赛、礼仪规范等专业治理。体育不是政治、经济,也不是文化、民生,体育就是体育,体育需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2 落实带薪休假,发展休闲产业是一个长期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在题为“落实带薪休假,发展休闲产业”的报告中,阐述了带薪假期的意义、中外带薪假期制度的变迁历史、带薪休假的社会基础以及障碍,提出了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建议。

王琪延认为:带薪休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带薪休假是指凡是享受工资收入的同时,获得休息的时间,就是带薪休假。例如,星期六、星期日等节假日,国家规定的产假、年休假等;狭义上讲,带薪休假通常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获得收入的同时,享受一定时间的年假,特指年休假。

2.1 带薪休假的意义 带薪休假是人类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有利于使人成为全面的人。

1)从社会(社会学)的角度看,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非集中休假)的基础。

2)从生产(经济学的供给)的角度看,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有利于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员工是保障生产、提高效率的前提,因此,带薪休假有利于用人单位的发展;同时,使旅游等休闲需求资源在时间上的分配趋于合理,促进休闲产业健康发展。

3)从消费(经济学的需求)的角度看,消费时间的分散化,可以提高消费质量;同时,有利于职工的体力和脑力得到充分的恢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4)从政府(政治学)的角度看,有助于社会的安定。2.2 带薪休假制度变迁 百余年来,国外的带薪休假制度经历了为缩短工时而奋斗(h)、周休制度(周)、带薪休假(月)等不同的时期。

18世纪,欧美地区的每日工时长达到12h,英国劳工运动首先提出10个小时工作制的要求。到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大多实现了10个小时工作日制[1]。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名劳工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三八”制度 (即8h劳动、8h睡眠、8h休息),遭到政府当局镇压,甚至有工人领袖惨遭杀害。1889年7月,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史称第二国际)为纪念芝加哥劳工大罢工,把5月1日定为各国劳工的“国际示威游行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此而来[1]。公休假日制度最早起源于基督教,瑞士于1890年实行周休制度,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周休制度的国家;1919年制定的“国际劳动宪章”规定:工人每周至少有24小时休息,并尽量把星期日作为公休日;1935年第十九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每周工作时间减至40小时的第47号公约[2]。近年来,法国周工作时间为35h,挪威为30h。1936年,法国最早实行带薪休假制度;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世界人权宣言》认定“任何人都有休息、休闲的权利,尤其是享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定期带薪休假的权利”,休闲权与劳动权一样成为人权不可缺少的内容;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又进一步提出,劳工每年至少有6d带薪休假;196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规定,各国政府应确保人人都能“休闲、娱乐,合理限制工时和定期带薪休假,以及公共假日期间照常发薪”;1970年,联合国劳工组织通过《休闲宪章》,认为“休闲与娱乐为补偿当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欣赏艺术、科学和大自然,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闲暇时间是一种自由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人们能掌握人作为社会的有意义的成员的价值”。

王琪延的研究表明,带薪休假已成为国际制度、国际惯例,世界公认的一种职工福利制度。但落实带薪休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带薪休假,在欧美和亚洲部分国家推广有三四十年历史,但并不是所有国家、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已实施。例如,美国用了40a、日本用了30多年等。带薪休假制度建立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是劳工抗争、劳资协商的成果,也是社会民主、国家法治的体现。

我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于国民的休闲权的尊重,进一步提升了国民旅游休闲意识,对扩大内需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稳定也具有积极意义,最重要的是,对国民带薪休假制度具有倒逼作用。

王琪延提出了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8条建议,包括:

1)培育观念,养成习惯。

2)制定细则,完善条文。

3)实施“三步走”战略。

4)政府保障,落实到人。

5)社会监督,法律援助。

6)改革日常休假制度,形成“三连休”,逐渐弱化黄金周。

7)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及效率。

8)进一步完善休闲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

在完善休闲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王琪延倡导发展5大休闲产业,包括休闲核心产业、休闲品种植业、休闲品制造业、休闲设施建设业和休闲服务产业。休闲产业是造绿、造美、造乐、造福、造富的产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

3 休闲时代体育运动项目“基本规律问题”需要重新思考

沈阳体育学院副校长李杰凯的报告题目为“休闲时代体育运动项目‘基本规律问题’研究的思考”,在报告中:

1)以著名哲学大师黑格尔的名言“熟知并非真知”引出运动人多年来锲而不舍研究的一个命题“运动项目制胜规律”。并认为,在运动项目中“制胜”是人们的一个误区,近年来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逐渐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但是很少能够将运动机制说清楚。运动项目基本规律包括:运动“致胜”,即运动项目中独有自在逻辑中的运动精神;运动“致趣”,即该项目社会存在的客观基础。运动致趣是决定运动项目能否在社会上存在的客观规律。

2)提出了多年来被忽视的领域——体育运动的娱乐性问题、研究运动过程中关于“运动愉悦感”的规律问题、“不同运动项目特点”的逻辑混乱问题、体育教学思想方法中的机械还原论问题等。并认为,在目前的一些教科书中,人们总是试图通过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然而书上并未有针对性地总结运动项目的独有特点,甚至是以功能代替特点,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其根本原因就是机械还原论的体育教学思想导致了运动致人乐趣的要素被剥离,对此,应该采用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实际上,每个运动项目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所独有的娱人致趣,而不仅仅在于能够区分比赛名次的“制胜规律”。

3)强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发现运动愉悦感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提取那些致人娱乐的要素,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研究运动项目的特点,揭示其“娱人致趣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认为,目前,在填补运动项目趣味性研究理论空白方面固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收获,但目前这些研究尚处于哲学思辨和经验总结的水平上,真正从内在机制上说明问题的道路还很长,还有待于科学界对人的认知、情感、兴趣和意志等领域研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这样的问题必然要深化到人接受外界与认知、情绪有关的不同刺激后,发生的那些内分泌以及大脑神经网络等微观变化。

4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回望与前瞻

李相如院长对我国休闲体育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顾与未来发展展望。并认为,人的诞生改变了生命存在的方式,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除了物质的依存还有精神的需要,人的精神索求的核心在于精神的独立与自由,而这与休闲的核心要素恰恰不谋而合。休闲体育的产生实际上打破了原有的体育科学分类的框架,因为在原有的体育科学框架内几乎找不到休闲体育的确切位置,但似乎在哪个位置又都能看到休闲体育的“影子”。休闲体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竞技体育,又难以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体育相一致。

4.1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面临的困局和陷阱 李相如认为,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面临5大困局和陷阱,包括:

1)对休闲体育表象和概念进行了大量的解读、阐释与辨析,但对休闲体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仍没有明确而清晰的界定。

2)对国家大势关注不足、实践探索不足。

3)专业建设没有依托学科建设。4)理论探索的方向缺少新的定位。

5)正如社会体育、大众体育、单位体育等富有时代特色的符号不断更迭,休闲体育未能与余暇体育、体育休闲、娱乐体育等截然区分。虽然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这些并不能成为让其止步不前的理由。

4.2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面临的机遇与责任 李相如认为,休闲体育教育目前只在高等教育中实行,而如何让休闲体育能够渗透至中学、小学,进入到社会、家庭还有待研究与探索。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人类追求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休闲体育需要不断深入、广泛地开展学术性研究。

4.3 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未来发展 李相如认为,要加强休闲体育的基础性研究。

1)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自1995年以来,休闲体育领域的基础研究几乎占了全部研究的7成之多,并且这种趋势因为处在初级阶段的原因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继续成为主流。

2)休闲体育研究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求。

3)休闲体育研究要加强休闲体育理论对休闲体育实践的指导。

4)休闲体育研究要开展国民休闲体育理念的启蒙运动。

5 地域特色研究:内蒙古户外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和展望

内蒙古职业体育学院院长殷俊海对内蒙古户外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首先指出了内蒙古的8个发展定位,即加快建设“五大基地”、巩固和发展“两个屏障”、打造“一个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内蒙古具有发展户外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表现在浓郁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的户外休闲体育活动;政府积极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开展遍布全区各地。内蒙古户外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8道,即草原马道、登山步道、沙漠驼道、戈壁车道、公路骑道、冰雪滑道、河湖水道、空域航道。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地发展,有必要放松政府管制,发展民办非盈利体育组织,建立职业体育发展模式,加快体育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

殷俊海认为,休闲和旅游是有区别的:

1)旅游是外地人看当地,是人在不同空间的置换,所以,时效性和留置性远远不足;休闲体育活动是当地人在当地,是人在统一空间下的活动,具有全时性和参与性。

2)旅游主要是观看,强调视觉感受;休闲主要是活动,强调身体参与。

3)休闲是当地人消费,可以反复进行,有效拉动内需;旅游主要是外地人消费,重复性小,消费较低。

殷俊海介绍了内蒙古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的户外休闲体育活动的优势。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原区是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历史上众多少数民族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上生息繁衍。其栖息地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等,致使这些民族在饮食习惯、民族服饰、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等方面仍保持着本民族自己所特有的文化模式,积淀了深厚的红山文化、蒙元文化、草原青铜文化、昭君文化、敕勒川文化、契丹文化、科尔沁文化等历史文化,及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了草原、沙漠、温泉、森林等北国自然风光,及基于夏季的清爽、冬季的严寒的不同特色资源等,都为户外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适应季节需要可开展的户外休闲体育项目。

内蒙古未来的发展将围绕“大草原、大冰雪”的主题,广泛开展以“沸腾草原”、“欢乐草原”、“冰雪草原”为主题的全区全民健身展示大会、冰雪那达慕、健身游园会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实际,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休闲体育活动将遍布全区各地。

6 多种学术观点,百花齐放

在专家论坛环节,学者们就休闲体育与高校改革、休闲体育与经济发展、休闲体育与文化传承、休闲体育与国民体质展开了探讨。

6.1 休闲体育与高校改革 “休闲体育与高校改革”论坛的主要观点:

1)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休闲体育活动融于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提高休闲体育项目的教学水平。

3)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休闲体育意识的培养。

4)结合实际,选择适当的休闲体育教学内容。

5)学校进行必要的休闲体育项目教学场地设施的投入与建设。

6.2 休闲体育与经济发展 “休闲体育与经济发展”论坛的主要观点:1)休闲体育拉动体育用品的需求与消费,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2)休闲体育可以促进休闲服务业的开发,推动体育旅游业和体育彩票业的发展;3)制约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闲暇时间、生活方式和休闲设施的供给。

6.3 休闲体育与文化传承 “休闲体育与文化传承”论坛的主要观点:

1)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使中国人对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上,趋向于对休闲体育活动在和谐与统一、平稳与安定、勤俭与内省方面的追求。

2)在手段和方式上,更多地体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3)以奥林匹克主义为主的西方体育观念“和平与友谊”、“公平竞争”、“体育为大众”等正在为中国休闲体育所吸收。

4)休闲体育的开展对于民族文化具有直接而有效的传承作用。

5)应增加休闲体育项目的文化创意元素,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根据各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活动,策划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精品赛事,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全面发展。

6.4 休闲体育与国民体质 “休闲体育与国民体质”论坛的主要观点:

1)中国人的健康期望寿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明显缩短,休闲体育是提高国民体质的重要途径。

2)休闲体育含有愉悦性元素,更有利于大众接受,大力发展休闲体育能够全面促进国民体质提高。

3)国民体质提高要从小抓起,应将休闲体育与青少年体育教育有机融合起来。

7 小 结

健康是伴随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本届“中国休闲体育·北京论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休闲体育发展前沿,反映了体育人对国民健康与休闲体育教育的认识,专家们通过对休闲体育的内涵进行深层次地探讨,对休闲体育教育促进国民健康提出了有深度的对策与建议,促进了休闲体育学术深入和休闲体育的专业建设。李相如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表示,休闲体育的研究不要浮于表面,要用理论去探讨前进的方向。休闲体育探讨的进程是漫长而又艰巨的,要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中国的休闲体育研究一定会有一个硕果累累的明天。

[1] 王兴斌.世界各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历史与现状[EB/ OL].2013-02-22.http://travel.gmw.cn/2013-02/22/content_6780992.htm.

[2] 曹灿明.中国休假制度变迁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33-36.

[3] 马剑,张茜岚.中国休闲体育·北京论坛关注国民健康 与 休 闲 体 育 教 育[EB/OL].2014-05-19.http:// sports.people.com.cn/n/2014/0519/c 202403-25036750.html.

[3] 田慧,周虹.休闲、休闲体育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4):67-70.

[4] 赵俊红,方敏.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参与和休闲体育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体育与科学,2013(7):112-115.

[5] 袁明煜.休闲体育驻足中国的现实困惑与出路[J].体育学刊,2013(1):33-37.

[6] 李相如.论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方向[J].体育文化导刊,2012(5):12-15.

[7] Kathleen M L,Christopher J A. The role of Leisure in determining quality of life:issue of content and measurement[J].Social Indictors Research,2002(57):43-71.

Progress and Hot Issue Analysis of Recreational Sports Research in China
-Summary of 3rdChina Recreational sports Beijing Forum

LI Xiang-ru,JIN Yuan-yuan
(School of Recreation and Community Sport,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ing 100191, China)

Theme of 3rdChina Recreational Sports Beijing Forum is national health and recreational sports education.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g number of attendant, high level, diversity, unique perspectives and new views, which attract deep concern from media. Keynote reports of forum discuss five hot issues as follows: recreational sports under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paid vacation and recreation industry, basic regulation of sport program in recreational times, past and future of recreationalsports research in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ive of outdoor recreational sports industry in Inner Mongolia. In expert forum session, scholars investigates on recreational sports and high school reform, recreational spor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creational spor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recreational sports and national physique. The forum is closely linked to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recrea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frontier. Relevant ideas and suggestions contribute to promote theory development and major construction of recreational sports.

recreational sports; national health; national governance; paid vacation; Beijing forum

G80-051

A

1004-7662(2014 )06-0027-06

2014-06-10

李相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

猜你喜欢
带薪休假体育
近年来体育认知研究进展
普京:俄带薪休假延至月底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宠物带薪休假日
带薪休假,如何从口惠到实至
坐谈黄金周存废,不如躬行带薪休假
带薪休假需更多实质性改革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