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2.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参赛风险特征的研究
陈勇1,邱丽2
(1.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2.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充分发挥竞技水平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本质目标,有很多潜在的因素可能会使运动员不能正常发挥竞技水平或不能正常参加比赛,这种事态符合风险的一般特性,所以可能作为参赛风险进行管控。研究参赛风险要解决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竞技水平发挥及正常参赛的非竞技能力和非参赛策略。要注意对参赛目标的准确认识,是正确管理参赛风险的前提。参赛风险是纯粹风险而不是概率风险,具有项目特点和比赛层次的特点以及动态的和发展的等特征。
运动竞赛;参赛;参赛目标;参赛风险;竞技水平
运动竞赛的结果对于参赛者而言是很不确定的,除了其竞技能力之外,还存在着很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使运动员不能正常参加比赛的潜在的干扰因素,这些多为非竞技能力的偶然因素常常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马失前蹄,这也多是“克拉克”和“chocking”现象的产生的根源。所以,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如何让运动员在比赛期间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竞技水平能够正常发挥已成为参赛工作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参赛实践及相关研究中,我国的各个项目特别是优势项目,在此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广泛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参赛风险概念及风险管理理论的引入[1],使我国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保障工作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有效地规避参赛风险,保证竞技水平充分发挥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然而,就运动员的参赛保障工作的要求而言,对运动员参赛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对运动员参赛风险本身的认识还需进行深入研究,而这恰恰是对参赛风险进行管控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本研究拟对参赛风险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参赛风险管理工作和参赛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赛风险是针对参赛目标而言的,对参赛目标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是充分认识运动员参赛的风险前提和基础。
运动员参赛的目标是在运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身已具备的竞技水平,取得预期的理想运动成绩或名次,并可以通过比赛检验自身的竞技水平,增加比赛经验,提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发现自身在技术、战术、心理、体能等方面的不足,了解对手的竞技水平和特点,把握项目发展的状况等等。其中,就可测量运动成绩的项目而言,其竞赛目标可体现在发挥竞技水平、取得成绩和取得名次3个方面。充分发挥竞技水平就可以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但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名次;也可能发挥一般,成绩一般,而名次却不错。对于那些对抗性项目,充分发挥竞技水平,可能取得好的名次,也可能名次不理想;而未能充分发挥水平,也同样存在获得理想名次或不理想名次的可能。运动竞赛虽有集体项目、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之分,还有可测量成绩项目、打分项目和对抗性项目等区别,但实现其参赛目标的前提是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这是参赛比赛的最本质的目标。
就对参赛风险的控制而言,取得预期名次不应作为参赛目标。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参赛者对名次的预期都要高于自身的竞技水平,运动竞赛的名次具有零和博弈的特点,即非胜即败,所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而那多数未取得预期目标的参赛者的失利也不会是没能发挥水平所至。显而易见,充分发挥竞技水平才是我们要研究的参赛目标。
以往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于运动员参加最高水平竞技比赛(更多的是以参加奥运会为目标进行研究)参赛风险上,其目标相对来讲比较单一,实际上,各层次的运动员都有各自的参赛目标,对其目标实现构成的影响或威胁就是其参赛的风险,而这些风险是和各自的参赛环境与条件及运动员对比赛的认知水平相关联的(运动员管理参赛风险的意识应作为日常训练工作的一部分内容从小培养,形成习惯)。所以,在对运动员参赛目标的认识上应该更全面一些,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出运动员参赛风险的全貌,才能对运动员参赛的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
运动员参赛比赛是一项风险性很强的活动,若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就必须对参赛风险有充分的认识。
2.1 对参赛工作的相关研究
对参赛风险的界定是对参赛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相关的研究为参赛风险的界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刘建和的系列研究提出了“竞赛边界的开放性”、“影响竞赛过程的随机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等问题[2-4]。
刘一民等认为[5],竞赛过程的不可知因素和随机因素远比训练过程为多。时差、器械、舆论、观众、裁判和比赛对手等等,所有这些因素的增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全队队员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从而直接影响比赛中综合制胜力的稳定发挥。张俊青认为[6],运动员比赛中意外受伤、生病;场地器材方面的原因导致技术失误;气候、时差的变化给运动员状态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在一些技术上要求精确度非常高的项目,诸如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滑冰、冰舞、技巧、射击、射箭等,哪怕是微乎其微的偶然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结果。马红宇等指出[7],新闻媒介屡屡报道“运动员参赛时所面临的诸如场地、气候、饮食、裁判和观众等问题影响到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挥”的现象,而在查阅的部分国家队近十年的重大国际赛事总结中,发现广大教练员在对比赛失败进行归因时,也会经常提到时差调整不当、旅途疲劳未完全恢复、当地的气候和场地不适应、饮食不习惯、语言不通等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为提高对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认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石岩认为,对一些运动项目运动员竞赛成绩影响因素及其成败因素分析的研究比较多,并显示出不同运动项目的差异性。从影响运动员训练竞赛的众多因素的分析到运动竞赛保障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对竞赛的不确定性、随机性或偶然性等问题的认识上达成了某些一致,表明在这个问题上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为运动员风险参赛风险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部分研究是运动员参赛风险管理研究的雏形[1]。
2.2 参赛风险符合风险的特性
之所以提出参赛风险的概念,是因为参赛行为的不确定性符合抽象风险的隶属性、危害性和并协性等本质属性[8]。1) 隶属性:参赛风险的行为主体是参赛的运动员,其被置于在比赛中发挥竞技水平的目标行动中,其风险就是包含于参赛者在参赛过程中的风险。2) 危害性:运动员参赛风险引起的所有可能其竞技水平发挥的结果都会对参赛者造成威胁,而这种威胁可能会使参赛者焦虑、恐惧,并由此而导致行动选择的非理性。3)并协性:存在于参赛过程而对参赛者造成危害的风险,和参赛行为所要实现的参赛目标是相反的。风险是基于潜在损失威胁而使行为主体遭至危害的一种事态。由此,可能用参赛风险形容这种事态是最贴切的。
2.3 参赛风险的界定
石岩认为[1],运动员参赛风险是风险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在运动竞赛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干扰运动员比赛发挥或导致运动员比赛成绩降低的事件。运动员参赛风险是由竞赛中不利或干扰事件引发的,它所导致的可能结果是降低运动员竞赛成绩或使运动员在竞赛中发挥失常。
基于前面的分析,本研究基本认同石岩对参赛风险的观点,但也对其描述有一些疑问:1)描述中的参赛目标首先是降低运动员竞赛成绩,其次才是“或使运动员在竞赛中发挥失常”,这与本研究对参赛目标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2)参赛风险不只是其描述的存在于竞赛中,应该存在于比赛结束前的一个阶段中。3)从以往的研究和参赛实践中看,参赛风险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不利因素的干扰或是意外事件,使运动员不能正常参赛或误赛。这也没有体现出来。
综上,如果能够按照概念的逻辑规律对“运动员参赛风险”的描述进行整理,可能会更加准确地界定“运动员参赛风险”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便于对“运动员参赛风险”的研究和实际应用。因此,本研究对“运动员参赛风险”做如下描述:运动员参赛风险是指,运动员在参加竞技比赛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或环节所面临的影响运动员正常参加比赛和正常发挥竞技水平的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3.1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研究的参赛风险是抽象风险,而不是概率风险,即我们经常说到或听到“实现某一竞赛目标风险很大”这样的说法,这里所说的风险是指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是把参赛风险理解为参赛各种结果中比较不好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或说是把参赛风险看作比赛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之间的差异 (也可看作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这就和把风险看成事件本身存在不确定性的认识相似。但这些都是针对竞赛结果而言的,显然不应该是参赛风险管理研究的范畴,而可能应该是竞赛成绩预测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参赛风险管理所要关注的风险,是那些对竞技水平正常发挥取得正常(或预期)成绩构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和由这些因素导致的事件(或事态)发生的可能性,正是这些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事态)导致了参赛的“损失”。
3.2 参赛风险存在于各级各类各种规模的体育竞赛之中,各级各类运动员参加不同级别的赛事的目标不尽相同,竞赛的环境、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也不同。所以,在进行参赛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除考虑项目特点外,还要特别注意参赛者及赛事的层次特点,参赛风险管理应该是分层次的,不同水平参加不同等级赛事的运动员都存在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层次的风险管理研究会使运动员从小养成并适应于风险管理的习惯。这也是培养运动员提高抗参赛风险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3.3 风险具有动态和发展的特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前风险性很强的因素逐步地弱化甚至得到根本的控制,而同时又会出现新的风险因素。参赛风险也不例外,如20余年前的倒时差、降体重等风险,在后来的研究中,对其风险的评估已明显排位下降。但是,应该明确的是,由于体育竞赛零和博弈的特点,原来弱化的风险只是弱化了,并不能得到完全的控制。
3.4 从参赛风险研究的初衷和前期研究的成果看(如本研究的2.2部分),要解决的是影响竞技水平发挥及正常参赛的非竞技能力和非参赛策略的因素,即参赛保障问题。但有研究却过多地将训练与竞赛的内容也放在一块研究,虽然竞技能力提高的准备——训练过程和参赛策略的实施——参赛过程中的隐患也具备风险的特性。但本研究认为,这些都是训练和参赛所要解决的问题,若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训练方法的创新、参赛策略的选择进行独立的研究更能会更好;将其分别研究和在实践中区分运用会使参赛工作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所以本研究对参赛风险的界定更倾向于研究参赛过程中的那些非竞技能力和非参赛策略的风险,这不同于以往研究的观点。如,从以往研究中的“风险检查表”[9]中就有相当部分的竞技能力方面的内容,如“技术、比赛经验、战术、心理”等,这些更象是为准备比赛的针对性训练要解决问题。至于其该分还是该合,可能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而定,对此还需要做更深入广泛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9]中的“来自对手的风险”类别中,绝大多数为“源自参赛选手的风险”的反意。如体能风险中的“对手身体状况优良”,技术风险中的“对手技术全面且熟练”,战术风险中的“对手战术意识很强”,心理风险中的“对手心理上放松”,比赛经验风险中的“对手大赛经验丰富”,伤病风险中的“对手赛前没有受伤”,自我管理风险中的“对手严格遵守比赛纪律”等等[9]。本研究的观点与之有很大的出入,认为上述这些对手的状况和表现并不具备明显的风险特征,应当视为正常情况,而不应视为参赛选手面临的风险。
3.5 需要说明的是,以往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的研究中,都是围绕着纯粹风险进行的,就是那些不是有意制造的对运动员参赛有影响的事件(也可称之被动的风险),而没有涉及到主动制造的为搏得更好成绩的风险(也就是投机风险或人为风险)。这类风险在实际比赛中作为参赛的策略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明显区别于其他风险的特点,此类风险虽在人为制造之初制造者就有所准备,但它毕竟也是风险,是可以通过管理降低其风险性的。
风险管理是一门源于实践需求而产生发展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实务性学科,其发展的历程证明,风险管理在诸多风险性强的领域的运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参赛风险管理的研究和运用在国内外还不广泛,本研究认为,参赛风险符合风险的特性和特征,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参赛风险进行管控具有良好的前景。
[1] 石岩, 田麦久. 运动员参赛风险研究岛论[J]. 中国体育科技, 2004, 40 (5) : 25.
[2]刘建和. 关于运动竞赛的系统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7, 23 (4) : 11-16.
[3]刘建和. 技术·战术·稳定性[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6 (4) : 8-15.
[4]刘建和. 运动竞赛复杂性: 复杂科学新视野[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7 (6) : 58-60.
[5]刘一民, 等. 论集体项目运动队综合制胜力[J]. 中国体育科技, 1999, 35 (2) : 17-21.
[6]张俊青. 对体育比赛中失败的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 2000, 36 (3) : 40-42.
[7]马红宇, 田麦久. 易地参赛环境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1) : 138-141.
[8]姜青舫. 风险度量原理[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
[9]石岩.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on risks
CHEN Yong1,QIU Li2
(1.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 Jinan 250102, Shandong, China; 2. Shandong Modern College, Jinan 250000, Shandong, China)
To bring the competitiveness into full play is the essential target of athlete to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s, but there are some latent causes that result in a failure of normal performance or even participation, which meet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risks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competition risks to control. The main factors of competition risks to be resolved are non-competition ability and non-competition strateg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ness.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ompetition target is the precondition of competition risk management. Competition risk is probability risk other than pure risk, and it is dynamical and developing and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discipline and sports level.
sports competition; participation; competition target; competition risk; competitiveness
2014-09-06
陈勇(1965- ),男,硕士,副编审,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A
1009-9840(2014)06-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