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涛 李忆湘
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重置与改革——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
孙 涛1李忆湘2
(1.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对湖南文理学院大学体育游泳课开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存在较大缺陷。指出教学观念落后、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场地设施不足、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提出应合理安排课时、采用先进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增强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等对策,希望为大学体育游泳课程教学空间提供实质性理论和实践依据。
大学体育;游泳;课程;重置;改革
游泳是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我国高校都纷纷开展的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教学[1]。游泳课程具有特殊性—在水下进行的一种剧烈的体育运动,它技术要求高、危险程度大[2]。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常规教学方法外,更要创新符合游泳特点的特殊教学方法。笔者拟对湖南文理学院大学体育游泳课程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尝试提出相关策略方法,为大学体育游泳课程教学空间提供实质性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湖南文理学院2012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文史学院、芙蓉学院正常参与大学体育课程的在读本科生200名,其中男生100名、女生100名。经校医院近期体检均无重大疾病及疾病史。
1.2.1 问卷调查法
2013年4-5月,为了解湖南文理学院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基本情况,向研究对象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8份,回收率为99%,其中有效问卷为196份,有效率为98%,符合本课题数据调查的要求,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量阅读并下载相关研究资料与成果,为研究积累理论资料。
1.2.3 访谈法
对我校体育学院的相关专家、教师、游泳专业运动员进行走访,了解湖南文理学院大学体育游泳课程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研究打下实践基础。
2.1.1 《游泳》课程的喜爱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调查(表1),196份有效问卷中有58.3%的男生和50%的女生对游泳课程是非常喜爱的,31.3%的男生和28%的女生感觉一般,10.4%男生和22%的女生不喜欢游泳课程。
表1 学生对游泳课程的兴趣程度(男生N =96 女生N =100)
非常喜欢百分比感觉一般百分比不喜欢百分比 男生5658.3%3031.3%1010.4% 女生5050%2828%2222% 合计10654.1%5829.6%3216.3%
非常喜爱的学生中大部分已学会游泳,可在水中进行游动且动作熟练灵活,认为通过游泳课程的学习增强体质,可形成终身体育理念。感觉一般的学生想通过游泳课程的学习,在意外情况下进行自救,锻炼身体和意志品质。不喜欢的原因包括心理压力大、怕溺水或曾经有呛水和溺水的经历,存在恐惧感,或有洁癖的认为泳池水质不干净等,这些原因迫使他们不敢也不想下水进行游泳学习,已丧失了游泳兴趣[3]。
2.1.2 教学情况分析
通过走访相关游泳课教师,发现学校只是把游泳作为体育课的拓展(选课)项目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教师单纯的教授游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没有从健身、救护与自救等更深层次方面和角度去培养学生能力,这样也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游泳的兴趣,尤其是学习能力差、胆小、有心理阴影的学生更容易放弃学习,导致游泳课程无法向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方向发展[4]。
2.1.3 师资队伍分析
教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都是固定单一的,没有根据学生层次不同和教学条件的改变等因素来因材施教,对刚开始游泳学习的初学者的教学内容都是先练习游泳基本动作这种违反教学进程的方式,使大部分初学者对水感到恐惧而丧失了兴趣[5]。另一因素就是大部分教师并非游泳专业科班出身,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莨莠不齐,业务能力较差[6]。这些因素导致了游泳课程师资队伍不足,严重制约游泳课程在湖南文理学院的发展。
2.1.4 大学生对游泳基本知识的了解
大学生对于游泳的基础知识不了解,即使了解也不深刻。缺乏对水性知识方面的了解,缺乏足够的安全、自救意识,缺乏游泳原理知识、缺乏终身体育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7]。大部分只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基本上是一概不知,懵懂的状态。对游泳资本知识非常了解的男生占总人数的26%,女生占总人数的12%。对游泳知识了解一点的男生有52.1%,女生有45%。完全不了解的男生21.9%,女生43%(见表2)。
表2 大学生对游泳基本知识了解的情况(男生N=96 女生N=100)
非常了解百分比了解一点百分比完全不了解百分比 男生2526%5052.1%2121.9% 女生1212%4545%4343% 合计3718.9%9548.5%6432.6%
2.1.5 对期末考试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湖南文理学院的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考试分为技术评分和达标评分两部分。技术评分是在达标的基础上评定,达标没有通过,就没有技术评分。达标基本标准:男生50米蛙泳,女生25米蛙泳。技术评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
通过表3可以得出,经过两个月游泳课的学习,有81.5%的大学生学会了游泳并通过了考试,有18.5%的学生没有通过。
表3 2012级大学体育游泳课程考核成绩表(男生N=100 女生N=100)
优秀百分比良好百分比及格百分比不及格百分比 男生1010%2525%5454%1111% 女生88%1515%5143%2626% 合计189%4020%10552.5%3718.5%
2.2.1 游泳场地、课时安排不合理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场馆中没有游泳教学场地,只能租用附近的常德卷烟厂职工游泳馆(清平乐游泳馆),成为限制游泳课程顺利进行的最大瓶颈。且大学体育游泳课程一般安排在每年4-5月,已进入夏季,而夏季一般是游泳旺季,其它季节都没有安排游泳课程,这种局面使学校无法全面照顾游泳课程。游泳课课时安排也不合理,一个星期3-4课时,上课人数多,十分拥挤,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苦不堪言。
2.2.2 学生游泳基础、理解能力、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学生对游泳基础知识了解的很少,在没有了解游泳基本常识的情况下去学习。同样也缺乏对水性的理解,如水的阻力、浮力、压力、流动性等等。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差,体能、协调性与体育专业学生有明显差别,尤其是女生,差别更加明显[8]。素质好的学生与素质差的学生一起上课,在内容无法同步进行,也给教师在教学上增加了难度,影响课程的发展。
2.2.3 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性
教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是固定的,与教学大纲中对游泳课的要求不符,没有根据具体条件和个体差别等方面进行调整,显得单一。特别是没有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的要求过于严格,严重违反了体育教学的常规,且使初学者在游泳学习过程中感到害怕而退缩,失去了对学习游泳运动的兴趣,制约着游泳运动在大学的发展[9]。
2.2.4 女生成为游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女生从身体素质、运动机能、意志品质都弱于男生,娇气、情绪波动明显、日常生活中也较少接触游泳,往往因恐惧心理而不愿意尝试,不敢下水。下水后由于体位的改变,又没有固定支撑,水的浮力、压力、水的波动,都会使其感到不适,难以维持身体平衡。此外,游泳时的呼吸跟陆上完全不同,水面上吸气,用鼻子和嘴在水下吐气,并在吸呼转换一瞬间憋气,而且呼吸必须在技术配合下有节奏地进行等都会给初学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应,出现呛水、呼吸困难的现象,容易导致恐惧心理产生,成为女生学习游泳的最大障碍。
学校应加强对游泳教学的重视程度,调整课程、课时教学安排,为学生营造有利的教学环境。例如:游泳馆人流量大的时间段为下午场和晚场,9:00~12:00、13:00~16:30时间段游泳者相对较少,将游泳课教学安排在这两个时间段,可解决游泳馆人员过多而导致环境噪杂影响游泳的教学的问题,又可保证学生对游泳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个体和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差异、心理素质差异等因素,区别对待进行分层次教学,可使游泳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得到最快、最优的发展。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差异,实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次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一方面是进一步提高游泳教学效果。
大学体育游泳教学大纲考核内容为蛙泳(男50m,女25m)。由于游泳课程成绩占学期体育成绩的比例较低为总成绩的20%,造成部分学生忽视游泳课程。建议提高游泳在体育总成绩中的比例,重点突出游泳在大学体育课程中重要性,让学生重视该课程。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游泳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技评的方式,激励学生加强游泳的练习,最终学会游泳。作为管理的校体委和教学的体育学院应加强游泳教学工作的管理,加强对教师的技术水平考核,使教师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提高游泳教学质量。
开设游泳课前对游泳基础知识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安全方面,可通过校内宣传网宣传,如广播、宣传板、校内网等,也可举行讲座或利用多媒体观看录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游泳基本知识、安全意识及必要的自救能力。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实践学习的同时,掌握简单的游泳原理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教师的讲解一定要通俗易懂,目的在于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最快速度掌握技能,加快学习过程。
在学习游泳时由于部分学生会产生怕水的心理障碍,加上受到条件限制,学习游泳过程中产生害怕恐惧、女生泳装暴露怕羞、担心水质等心理。应通过学习游泳运动知识,不断加强正确认识,改变错误想法,激发学习热情。
另外,游泳运动是一项危险程度大的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止溺水、心脑血管疾病、皮肤和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生。为此,游泳课程中应该增加救护岗位,加强救生力量和教师、救生员的培训,确保整个教学过程万无一失,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自己的安全、卫生意识。
多数有条件的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大学体育《游泳》课程,但是教学过程和效果非常不乐观。部分相同相似因素往往限制游泳课程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游泳教学场地匮乏、师资队伍水平莨莠不齐、教学的措施和方式方法单一以及学生自身不利因素等,严重制约了游泳课程在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进行与发展。
湖南文理学院自2000年开设大学体育《游泳》课程以来就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形成游泳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路和基本框架。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和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师业务能力欠缺、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存在较大缺陷,这些因素无疑都是制约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教学标准,为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开展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由于游泳课程教学还没有全面展开,对学生的评价也无法上升到较高的层次。因此,重置大学体育《游泳》课程必须加强教学组织、调节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时间和课时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适时开展游泳的相关比赛,激发学生对游泳锻炼的兴趣和爱好,逐步提高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课题之一。
[1]郑宏伟.黑龙江省高校游泳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4):72-74.
[2]马连鹏.普通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5):49-50,53.
[3]张锋,戚雪枫.游泳运动在广东省高校发展状况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3,24(3):109-110.
[4]靳颖,江堃.浅谈高校公共体育游泳课的开展[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3(4):74-76.
[5]李慧玲.学校游泳课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6):93-95.
[6]陈立新.集美大学游泳课程教学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2):119-121.
[7]刘伯煜.海洋类院校游泳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构想[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22(2):88-90.
[8]赵英俊.浙江省高校游泳运动发展策略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1):88-92.
[9]李红梅,庄志勇.福建省高校游泳现状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3):82-83.
Reestablishment and Reform of Swimming Curriculum in College PE——A case study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SUN Tao , etal.
(PE colleg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Huna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the swimming course opening up in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eficiencies in the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Problems are found out that the teaching concepts is backward, arrangement of class time is unreasonable, facilities is shortage, teachers lack and so 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 to solve them ,such as reasonably arranging class time, adopting advanced and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strengthening the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and 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hoping to provide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swimming course teaching in college PE .
PE college; swimming; curriculum; reestablishment; reform
*课题项目: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YB1409。
孙涛(1982- ),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