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略论:学科定位、时代担当及课程价值

2014-12-06 01:10张新科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门类学科大学

张新科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体育教育学

大学体育略论:学科定位、时代担当及课程价值

张新科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参考德日等国学科划分机制,文章提出体育学科应从目前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发展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认为体育和哲学、文学、艺术一样,是一门普适性学科,旨在“求乐”;我国大学体育具有光荣的时代担当,承担着本该由城市、社区、个人共同承担的义务;大学体育课程应从关注“身体”的“生物学”目标转向关注“人”的“人文主义”关怀,体育课的至高境界是在“形而下”上锻炼学生的身心,在“形而上”上历练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体育;学科定位;时代担当;课程价值

1 对“体育学科”的认识

1.1 问题的提出 所谓学科,简而言之就是“按照学问性质而划分的门类”[1]。而“学科门类,是因人类知识系统的发展和学科领域的拓展,为方便知识的分类研究对学科进行归类的结果”[2]。世界各国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各不相同。在我国,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学科门类划分,共有13大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3]。这13种学科门类,又分别包含若干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体育学是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

囿于智力、体力、学制和年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的专业一般只能是某一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甚或二级学科,如工学中的机械工程、理学中的天文学、农学中的园艺学等。这些学科或专业成为学生专业素质提升和技能养成的直接客体,为学生学习本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实现平台。“学生在学习阶段与其它学科或专业是否有关联及产生什么样的关系”、“体育作为一门一级学科在人才培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是2个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

1.2 体育学科的普适性 作为留学德国八年,学习过工科与文科的大学校长,本人借助于多年治学治校的经历,分析认为:在13种学科门类中,有4类具有特殊性。这4类学科不但具有自我独立的学科体系与学科特征,同时还对其它学科产生影响与辐射作用,其规律和内容不仅对本学科的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其它学科的人才培养上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直接、间接或迂回式的“启迪”、“折射”、“熏陶”、“陶冶”等影响,可以称之为普适性的学科。这4门学科分别是哲学、文学、艺术和体育。

哲学的目的在于求真。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理性之精品”[4],是对人类精神中最根本问题所作的终极回答,是一门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没有哲学的头脑是没有灵魂和方向的头脑,哲学的作用对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尤为重要。文学的目的在于求善,善是社会意志的一种体现,文学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宣扬善而鞭笞恶,充分表现文学对生活的态度,并以生活的真实内涵来感化人,使人得到善的启示。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家国叙事之史、厚德载物之善是从文学作品以及其衍生物中获得并受益的。艺术的目的在于求美,艺术的规律就是美的规律,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美是艺术不可或缺的条件,没有美就不可能有艺术,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理想描绘,这种描绘能使人产生一种对理想事物,亦即对美、精神的纯洁所怀的强烈愿望”[5]。大学生每天不但接触美,感悟美,而且时时刻刻被艺术“美化”着。

对哲学、文学和艺术3门学科追求真善美的论述,教育研究者已有阐述,但对体育学科的定位尚未达成共识。体育的目的在于什么呢?体育的目的在于求乐。体育作为一项富有多种艺术因素之美的人体运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娱乐性,不仅使肌体得到强健舒展,同时让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都沉浸于快乐之中。通过体育活动,身体健美、心理愉悦、意志坚定、品格高雅,为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无穷的动力和支撑。

1.3 体育学科的独立性 哲学、文学和艺术追求的真、善、美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而乐则是追求和实现这些终极目标的手段、支撑和态度。从微观上讲,体育学科是实现强身健体、快乐身心之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学科;从宏观上讲,体育并不孤立,而是与自然、人文、社会学科等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着的学科,是关乎民族体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学科。所以体育学科和哲学、文学、艺术一样,是门大学问、大学科。

我国最新的学科门类划分将哲学、文学、艺术单列为十三大门类之一,而体育学科仍处于教育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德国已将体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十大门类之一,日本等国家的大学也有将体育设置为一个学科门类的做法。而在我国,正如艺术前些年被归入文学大类,随着人们对艺术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艺术欣赏、追求程度的广泛普及,2011年终于把艺术单独划分成一个学科门类。随着体育对改善国民体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不断凸显,以及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大众化和日常化,在我国,体育学科由一级学科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不但是可能的、必要的,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2 对“大学体育”的认识

2.1 中西方对大学体育的理解 对于“学校体育”,正如“学校教育”、“普通教育”等概念一样,中西方对其理解不谋而合,内涵皆集中于中小学范畴。洛克在《教育漫话》开篇即称:“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6]。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体育应当从小抓起。因此中西方对于中小学体育是具有相同见解的,并且无一不将中小学体育作为重要的课程来实施。然而,对于“大学体育”,中西方则理解不一。

“大学体育”在西方语境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相比我国,西方大学体育课程较少甚至不设体育课,体育场所设施也不如我国大学完备,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也为数不多,似乎体育“被边缘化”。我们不能据此断定西方大学不重视体育,相反,西方大学师生对体育的重视和参与程度远高于我国。

西方国家由于优秀体育传统的影响,大多数民众具有强烈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参与激情,即成人体育教育不囿于大学校园,而突破象牙塔,形成了一张庞大的社会体育网络。相比之下,大学却失去了在体育学科上独具鳌头的权威,其体育功能完全社会化了,即由城市、社区、俱乐部、个人四方承担。在德国,体育可划分成公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部分。公众体育即群众体育,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的以休闲、健身、娱乐、康复等为目标而参加的体育活动,其场所分布在城市、社区、俱乐部还有个人家庭等领域;与公众体育相比,竞技体育参与面较窄,主要是在学校体育和公众体育的基础上,具有专业潜质的人员经过强化训练,身心素质经过系统培养的竞技性体育活动。

德国体育的重点已由“校园和课堂”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主要以提高公民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为核心,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体育生活方式”[7],体育时时刻刻体现在国民的生活当中,而不是将体育作为大学应当承担的硬性指标。

2.2 我国大学体育的时代担当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在我国根深蒂固,重分数轻技能、重文化轻体质已成社会顽疾,“人人喊打却人人为之”。中小学体育的发展空间空前缩小,体育课程不能按照青少年身体机能发育的规律开展,导致中小学体育教育严重缺失,从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和政府投资较少,我国公共体育设备设施远不如西方国家完备,因此中小学生校外体育参与度极为有限。

由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缺失和校外体育参与的局限,我国大学则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本该由城市、社区、个人共同承担的义务,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来完成“昂贵”的社会任务,国家也无奈地指望大学这“最后一根稻草”强如钢丝,来维系并提升国民的体质和体育发展水平。所以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的大学体育场地设施比较齐全,专职体育教师配备到位,每个学校都开设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的、系统的大学体育课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参与体育课程。我国大学体育对国家、社会、城市、社区和公民所做的贡献,虽是现实的无奈,但却是大学的奉献和担当。

我国大学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大学体育不但承担了社会体育的责任与义务,还起到了带动、辐射社会体育的功能。我国大学体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大学体育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大学生接受学校的正规体育教育,基本上掌握了科学锻炼的技能和知识,他们步入社会将会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分子,影响和推动社会他人参与体育锻炼;2)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等向社会开放,弥补了社会体育设施不健全的缺陷。开放高校体育设施,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另一方面也使得稀缺的体育设备能够为社会所用,在提高全民素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8]。

3 对“大学体育课程”的认识

3.1 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不同时期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如“1903-1921年大学体育课程‘社会本位主义取向’”;从解放初期到“文革”前期,“课程模式主要模仿‘苏联模式’”;“文革十年大学体育课程价值被严重扭曲,体育课被‘劳动’、‘政治代替’”;“1992年的教学大纲扭转了体育课程的单一功能,从体质、心理、社会三维角度看待体育”;“作为课程价值主体的学生,其主体地位长期被忽视”[9]。传统的大学体育在“体质健康论”的影响下,过分关注体育所改变的生物学目标——身体,而忽视了作为身体主体“人”的需求。步入21世纪后,现代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淡漠于关注自身,而热衷于关注需要,如鲁洁所言:“当今的教育却是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10]。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体育的认识近年来逐渐发生着变化。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体现了健康第一、个性化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文化体育等特色,蕴涵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即人文主义价值观,充分考虑体育课程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对人的引导和影响[11]。这正是当下大学体育课程理想的价值取向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在突出学生地位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均得以实现。大学体育课程在理念上近年来一个可喜的变化是:课程设置以“人”为逻辑起点,以成“人”为宗旨和出发点,而非注重成“器”。大学体育课程要真正走向“以人为本”,在理论上要科学完整地认识人,在价值上要充分尊重人,在实践中要全面塑造人。虽然任重道远,但已初显端倪。

3.2 大学体育课程的内涵建设 大学体育课程的功能从形态上划分,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所谓显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而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对体育知识的传授、对体育规则的阐述、对动作要领的演示等,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相关技能并在今后的运动中加以运用,既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心情,更快乐了生活。所谓隐性,就是体育课程的辐射、熏陶、启迪、陶冶等作用,是“发韧于体而感悟于心”的“形而上”的作用。对体育课“形而下”和“形而上”2种作用的例证和实证不胜枚举。蔡元培在《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一文中描绘出“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的理想属性,认为体育实践对人格、服务社会的精神有促进作用。被誉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在担任教务长时就明确告诉学生“须知体育之目标,不单是造就几个跑多快、跳多高、臂腿多粗的选手,不单是要得若干银盾、锦标,除此之外,也可以说在此之上,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12]。

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一方面是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方面发挥“显性”作用,另一方面则更应该在完善大学生人格、培植大学生社会担当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隐性”作用。因为,没有一种校园课堂在对青年学生的道德、理念、素养教育上能像体育课堂一样,润物无声、身心合一、潜移默化、理实一体。体育课的至高境界应是:在“形而下”上锻炼学生的身心,在“形而上”上历练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强调的是,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实际,体育课应该首先承担或者说亟待承担5个“形而上”方面的任务:公平透明理念的培植、遵守规则意识的强化、合理竞争原则的彰显、担当参与精神的塑造、交流沟通能力的训练。

弗洛姆认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13]。21世纪的大学体育如果只专注于成“器”的教育,只专注于“体质论”、“专业论”,只关注校内而非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继续忽视对身体主体“人”的教育,那么今后,大学体育是否也会“死亡”呢?这是每个有责任的体育人和非体育人都应扪心自问的问题。21世纪是关注人的身心需求和心灵渴求的时代,大学体育只有充满人文关怀才能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积极引导大学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和生活快乐感。如果我们的大学体育能够做到、做好这一点,不仅是对社会体育功能的一种强大辐射,更是国内大学以有限体育资源完成“昂贵”任务的自豪宣言。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547.

[2] 胡春雷.关于我国体育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3):6.

[3] 教育部官网. 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 录(2011年 )》 的 通 知[EB/OL]. http://www. 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834/201104/116439.html, 2014-9-6.

[4] 车洪波.论哲学的精神[J].求是学刊, 1997(3):14.

[5]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M].满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582.

[6] [英]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24.

[7] 王海源.中德大学学校体育理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6,14(11):5.

[8] 王保金.高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 2002(3):76.

[9] 龙宋军,彭健民,段健芝.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26(5):38-39.

[10]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19(4):2.

[11] 王震,李竹梅.发掘现代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内涵[J].复旦教育论坛, 2011,9(6):41.

[12] 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

[13]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355.

Brief View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Orientation, Contemporary Obligation and Curriculum Value

ZHANG Xin-ke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Jiangsu China)

With reference to discipline classifi cation systems in Germany and Japan, this thesis proposes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should be promoted into an independent fi eld of discipline rather than a branch of pedagogy. Just like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art, physical education is aiming at helping people “look for joys” and takes on a role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supposed to be taken on by individuals, communities and c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university should shift its focus from biological target of human body to humanistic caring of human beings. The highest real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o exercise mind and body of students physically but also to develop their integrated abilities metaphysicall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orientation; contemporary obligation; curriculum value

G807.0

A

1004-7662(2014 )09-0031-04

2014-07-19

张新科,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德比较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门类学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梁潮印风得意忘象篇
【学科新书导览】
李欣:小众门类征集反而更占优势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千奇百怪的动物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