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鹏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
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
张健鹏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
羽毛球是一项文化底蕴深厚且具有丰富内涵的竞技运动项目,在国际体育论坛内享有很高的美誉和影响力。近年来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发展,羽毛球运动走进高校体育课堂之中,并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然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羽毛球运动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该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对策和建议,仅供羽毛球教育者及爱好者做参考。
羽毛球运动 高校体育 教学现状 改革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民族的希望。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速发展,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仅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机制以及高校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致使当代大学普遍面临着学业、就业及生活中的各方面的压力,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健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终身教育”任道而重远。然而在体育教学之中,仍然面临着不同因素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特别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之中,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内容单一脱节、师资资力量薄弱、场地器材匮乏等是目前当前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为加强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我们势必接纳新的体育教学体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满足于现代教育的发展水平。
1.1 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器材匮乏
伴随着羽毛球课程的加入,羽毛球运动越来越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高涨,也使得羽毛球场地设施和羽毛球拍一时间出现“供不应求”的窘状。由于羽毛球运动其本身的特点,即它是一种极易损耗器材的运动,因此其消耗量非常大,同时现有的场地设施也往往无法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体育场馆开放时间设置不合理且时间短,上课时间与活动时间产生大大冲突,导致场馆不能充分使用,利用率往往很低。如此一来,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积极参与性和热情,进而使羽毛球运动受学校内部影响而停滞不前。
1.2 大学生技术水平不一,教师教学目标不完善
在羽毛球运动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根据大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编排的,但由于每个学生来自地区不同,且掌握羽毛球运动技术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满足于不同基础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常常顾此失彼,很不利于因材施教,大大地降低了羽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羽毛球教学不够重视,对羽毛球运动价值认知不足,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体系不健全,因此在指导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及时跟上现代体育教育改革步伐,现行教学随意性大。
1.3 执教水平良莠不齐,教学内容单一脱节
目前高校羽毛球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师资力量不雄厚,加上羽毛球教学课程受篮球运动、足球运动以及田径运动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排挤,教学时间安排紧凑,课程安排上逐渐增多,造成高校羽毛球教学非专业执教教师居多,而专业羽毛球教师寥寥无几,屈指可数,致使教师水平的良莠不一,导致学生水平也出现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的现象。此外,尽管各高校安排了羽毛球选项课,但由于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都是最基本的羽毛球教学理论和基本动作,完全属于介绍性课程,没有实效性,在教学形式上滞后不前,教学态度不严谨,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明显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完善羽毛球基础设施设备
随着我国教育战略部署的实施和发展,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大学的教育建设,高校投入资金量不断扩大,而建设设施也随之不断完善。因此我们要积极把握来之不易的机遇,积极加强羽毛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同时对体育运动场馆进行合理化规划分配,整合各项体育运动场馆的建设比例结构,加强羽毛球室内场馆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加强体育场馆的充分使用以及合理安排场馆的开放时间。在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创新管理机制,摒弃传统思想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场馆设施,在教学基础之上,合理安排开放式时间帮助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进行羽毛球锻炼,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充分体现羽毛球运动的娱乐性和大众性,让学生在趣味学习当中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也能在轻松的教学氛围内完成各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
2.2 加强专项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羽毛球运动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在建设一支高效的、技术战略性强且具备专业教师的队伍基础之上。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师资队伍力度,提高羽毛球教师专业业务能力,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之丰富、技术性之强、羽毛球理论知识之充实且羽毛球竞赛比赛技能之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来执教,这就需要我们高校体院有关管理部门的相关配合,全面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以及精深的羽毛球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变革,一个优秀的专业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掌握羽毛球专业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加强业务水平的进修,紧跟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学习新技能,不断更新知识,要始终站在时代改革的前沿,从而使自己努力由“经验型”专业羽毛球教师,转向为“科研型”羽毛球专业导师。除此之外,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要善于发掘羽毛球之特性,体现出羽毛球的趣味娱乐性,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对整体学习水平和羽毛球技能做出全面的评估,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发挥其自身优势,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课程,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技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在公平竞争、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愉悦氛围下学习。
2.3 打造创新多赢平台,全面提高羽毛球教学手段
随着羽毛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课堂上显现,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满足不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怀着一颗进取之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不应以“满腹经纶”式的教学模式束缚学生思想,打击学生积极性以及禁锢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羽毛球运动社团以及举办羽毛球竞技比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性和趣味性,丰富他们的技能,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自信心。我们将趣味性羽毛球教学引入大学生体育课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专业羽毛球运动与高校体育课程相结合的道路,创新教学改革机制,让大学生普及性地掌握专业技能,在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功架、发力等基础之上,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球感以及球技水平,从而向专业的发展方向迈进。因此,我们要本着“资源与理念整合”的发展模式,展开教学培训技能,从而促进羽毛球运动课程的改革,打造出一个全方位多赢的新平台。
2.4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提高技术演练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普及到大学教学课堂之中。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在大学生的专业课程上善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更要引领它进入学生的羽毛球教学课程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现出一套完整的、精确的、重要的羽毛球动作要领,让其掌握最基本动作点(同时也是学生很难控制好的动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施教,如:手指发力、捻动发力、屈指发力、小臂的内旋与外旋、手腕的内收与外展等,一一向学生展示其精准的动作要领,并结合实际教学的需求向演示战术技巧动作,学生在一个在循序渐进当中充分领悟技战术动作要点,对战术动作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更加专业化、精准化。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体育教学逐渐地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机制。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和训练效果,符合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羽毛球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培养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的品德风尚,同时还可以充实大学生的娱乐生活内容,丰富其大学生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现代化教育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羽毛球教学的创新改革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黄汉升.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3]庄志勇.我国高校羽毛球比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6):92-93.
[4]宫晓丽,梁斌,杨涛,等.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5):89-91.
[5]曾五一,顾俊杰,王晓春.南京市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版,2002,16(5):109-110.
G807
A
2095-2813(2014)12(a)-0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