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木桶原理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构建①
唐亮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该文通过对传统“木桶理论”相关内容与知识的分析,同时对高校体育专业的相关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阐释,旨在推进我国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及其发展,进而确保其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相应的时效性,也可以进一步的促进学生整体综合体育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整体阐述了“木桶原理”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相关理论教学体育构建的影响。
木桶理论 高校 体育专业 教学体系 构建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广与人们认识的深入,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因此相对应高校体育的教学的整体目标与相应的教学宗旨与理论也要进行合理安排,所以教育部门已经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第一教学目标。为此,综合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体育教师的教学宗旨。教学体系的改革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组织的改变和开展。进而为了一个最终相同的教学目的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这也是高等教育正常施展的首要要求。现如今许多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作为社会栋梁的培养主要地点,完善的教学体系是提高教育效率的主要改善部分。所以高校在培养全能性人才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尤其是全面运动、全面健身的整体深灰大背景,更是无形中引导我们的人才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当然这对于学生日后形成持久运动的习惯,以及拥有强健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极其有益的。而对应的今天要提到的“木桶理论”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构建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以下文章主要针对“木桶理论”体育教育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阐释了“木桶理论”对于高校体育专业理论教学的体系的构建。
说到木桶理论,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常识:一个木桶的最大盛水量与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有关,如果木桶最短的木板愈高,则相应该木桶的盛水量也越大,反之,盛水量则会降低。上面也是今天所要阐释的“木桶理论”的主要内容,该理论由美国著名的现代层级组织学的核心奠基人、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博士提出的。根据该理论衍生出了以下的理论退推论:第一,一个木桶,如果其中的一个木板低于其它的木板,该水桶将会盛不满;第二,水桶整体的价值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板,如果长板过长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与综合利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如果长板较最短的板越长,则资源浪费越明显;第三,若想提高木桶整体的盛水量,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短板的长度。通过以上三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木桶理论核心思想在于“均衡发展”。木桶理论最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后来也被人们尝试应用到其他的领域,相应也达到人们理想结果。除此之外,与木桶理论有关的规则定理在其他不同学科也具有较大作用。比如其在相关的经济管理领域就发挥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一方面不仅可以知道管理方面,更重要的可以给经济决策者一些引导、教化指示。
目前,各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优秀的教学体系,最近,由于木桶理论的提出,教育部门参考木桶理论,将校内体育物质设备和校内师资力量看做木桶底部,可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教学资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应、以及一系列的教师教学方法、对应的课堂教学内容、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高校现有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木桶的各个木板,而对应的整个教育教学的管理思路作为整个体系的桶箍,而相应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就可以作为最终整个木桶的盛水量。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教学中的更环节都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教学整体质量,即当教学某一环节进展不顺利,则会导致整个教学无明显效果;如同木桶的任一个木板对木桶质量的影响。可见木桶理完全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对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不仅具有引领作用,而且对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也有深远影响。
2.1 保证教学顺利实施
众所周知,木桶的质量取决于木桶各个木板之间的高质量连接。相对应的若想要实现高等教育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应该重视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均衡发展,如此才能使得整个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教学质量总体最高。这样就要要求组成高校教学体系的所有版块都能具有适应性、针对性以及相应的时效性,学校的教学教育设施、教师的整体教学思路与理念以及相应的教学的方法的选用都要经过一定考究才行。当然与此同时,还要对其实施监督与有效的管理方法,保证教学的发展向培养高素质学生方向发展。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就会导致木桶理论的推论中的“短板现象”,如此就会导致整体的高校教学质量降低,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估。
2.2 整体教学体系要有一定的教学实效性
木桶最重要的作用也是其最基础的作用就是盛水,也就是说木桶最基本的实效性就是体现在了其最基本的盛水功能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使得我们相对应的高校不论在教育教育理念上,还是在相应的高校功能上都会有所转变,当然这也会造成整个教学体系的重组与优化。当然万变不离其宗,教育教学始终是整个高校教学的最终奋斗目的。为此也就要求高校的所有教育教学环节都要围绕这一实效性进行展开。
2.3 教学体系要有适应性
一个物质或是理论只有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才会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木桶正是以其盛水的功能来彰显其独特的适用性。高校的教育体系基于木桶理论这一基本特征,也是凸显了其教育系统的普遍适应性。只有适应性较强的高等体育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得到高等质量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顺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建立灵活性适应性强的高校教学体系在满足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的同时,为不负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期望,满足社会需求。相应这些也要求高校体育专业对应做出一些相对应的调整,从而使得全面健身的思想以及终身健身的思想深入到社会各阶层,进而从各个方面真正意义上来落实和贯彻全民健身这一社会健康大背景。
为保证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得以健康发展,高等体育院校紧密结合木桶理论,创建新型体育专业理论,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在结束学生生活后,适应社会发展;在工作过程中,更以健康的身体应对各种工作。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人们宝贵的财富,已经成为高校体育专业理论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任务。而通过相应的木桶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高校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更是对于其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尤其要深刻理解与总结木桶理论,对其核心思想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切实将其运用到实际过程中,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且可以促进木桶理论在其他管理体系的运用。高校也要认真落实与学习木桶理论对于整体体育专业教学体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1]潘书波,潘文丽.木桶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J].才智,2012(10):216-217.
[2]张炼钢,赵富强.基于木桶原理的人力资源培训瓶颈拓展[J].现代管理科学,2006(2):53-54+84.
[3]林建浩.木桶原理与反木桶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4-35.
[4]童宏保.基于“木桶原理”的教育决策与政策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08(3):12-16.
[5]童宏保.基于“木桶原理”的教育决策与政策设计[A].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2007:7.
G807.4
A
2095-2813(2014)12(a)-0095-02
唐亮(1982,4—),女,陕西商洛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运动人体专业运动免疫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