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强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挖掘高职体育教改热点 促进职业体育发展
唐志强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体育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体育教改的目的是通过现代化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乃至国民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为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家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改作为全面推广的试点,其体育教改的政策、内容及效果将对后续工作产生关键性的影响。该文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改的现状、内容、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改方案和措施。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教育改革 职业体育
高职院校在我国教学体系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目标是向现代化进程中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理念传进我国的时间很短,职业院校的起步和建设比较落后,特别是教育理念核心、教学模式框架以及教学内容步骤等核心环节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而随着职业教育需求量的膨胀,职业院校大幅度扩招,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超出了计划水平;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发展必然产生很多严重而复杂的后续问题。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育主要存在问题的是教育理念不清晰、教育制度不健全、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目标不合理、课程结构不系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指标不全面以及考核制度不适用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等,因此,我国职业学院体育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1 “健康第一”是高职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强健的身体是开展的接触,因而健康是体育教学的先决条件和最终归宿。体育教学是高职教学中的必修课,而且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终身教育课程,必须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国家教育部门要求根据国际趋势及国内需求,对高职体育教学课程的理念、性质、内容、方法、结构以及评级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是高职体育教学更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2 高职体育要从身体发展全面走向身心健康
根据调查资料可得,我国以前的体育教学主要目的强身健体,主要方法是通过体育锻炼而完成。而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现代教育又将体育教学的目的确定为以身体健康为基础,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现在国家以及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德、智、体全方位、深层次的。因此现代职业体育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意识和兴趣,从心理上确实接受体育教学新的理念,在拥有健康的身体和高尚情操的基础上,向现代化需求的全面人才发展。
2.3 新时期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要求
体育教学的改革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而具有鲜明的特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理念的转变,即传统的强身培养理念过渡为身心健康而又不是个性的人文教育理念。因此,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应该是将课堂上老师的理论灌输、课外的体育运动技能培训、身心健康特别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等综合起来,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第一,要树立学生乐于参与运动的意识,形成勤于锻炼的习惯。体育课程安排的要求是以学生体育健身和终身教育意识的培养为基础,采取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高职体育教学达到国际水平。根据该要求可以指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方案的制定及体育社会实践的落实等。
第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竞技运动技巧安全和谐培养的力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多种方法综合正确的应用。例如,通过体育运动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通过体育意志品质改善心理状态,通过体育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心理素养,通过体育竞技锻炼及比赛体验体育的快乐等。竞技运动技巧安全的掌握就是指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避免在体育活动中受伤,受伤之后能及时正确的处理从而保护自己。体育竞技技巧的教学需要传统将传统的身体力行、科学的锻炼器材及多媒体教学视频等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体育实践技巧的掌握,包括基本体能、球类、田径、美术、舞蹈等等,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合理运用各种体育器械,及时更新多媒体数据库,从而丰富与充实教学方案及内容,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第三,要尊重课程教学的差异性。必须承认每一门体育课程都有其个性化的地方,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这种差异性使得课程教学不能依靠统一的教学方法,完善的教学体系必然是从课程自身差异的最大实际出发,因人而异。课程内容都包括理论知识和运动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主要是健康锻炼方式的学习、测试及评价;运动实践知识主要有素质、灵敏、耐力、弹跳、柔韧五项基本框架。例如理论知识和运动实践知识就不能采用同一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主要以老师的讲解、课本及多媒体资料的融会贯通为主,运动实践主要以老师的现场指导与讲解,机械的正确使用,合理的练习及视频模仿等为主。
第四,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社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领悟体育的深刻内涵,通过社会实践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参与社区体育事务的兴趣。体育教学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是秉承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结合体育社会特征,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兴趣,完成相应的社交体育活动。
3.1 高职院校要明确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名称与其他学校不同,其科学内涵也必然不同。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性。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方向的引路灯,因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第一重任是培养目标的精确划分,即培养职业性的体育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制定的,要将职业性的概念灌输给每一位学生,并促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展现职业人才的应有素质,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学生体育职业性教育。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科学的安排体育实践锻炼,强健学生的体魄,美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抗挫能力。
3.2 体育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国家、企业、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隐蔽化,而学生毕业的就业率持续走低,工作难求的现状难以改变。而这个时代的学生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父母的疼爱及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的性格缺陷,那就是不能吃苦、缺乏毅力、自我控制能力差、遇困难即推算,这使得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淘汰边缘。因此,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催化剂,因为体育锻炼本身就是意志锤炼的过程,也是吃苦奋强的过程。因此,体育教学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良好品质。例如,在体育运动教学中,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标准的完成相应的动作和任务,通过鼓励、打气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3.3 高职体育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发展中的问题短期难以解决,特别是学生就业难的难题。社会竞争激烈,人才竞争激烈对高职学生形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认为自己学历不如本科生、能力不如本科生,本科生、研究生都处于待业状态,自己找到心仪工作的几率就更小了,这使得他们都处于对未来迷茫的惧怕心理和自卑心理中。因此,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提供高职学生更多超越自我、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的机会。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将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摆在同样重要的高度。学校要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通过理论教学改善学生的思想意识,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释放心理压力,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4 高职体育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职业体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就是向社会运输高素质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因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将是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技术人才,所以在学习阶段在掌握自己专业相关技能,并能熟练的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对学生的职业体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建筑专业的学生需要相当好的体能储备,还可能面临类似高空攀爬等现场作业,所以体育教学中要进行与之相关的训练,锻炼学生攀登、怕越及耐高温、耐寒的能力。
3.5 体育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有关保健教育
高职学生毕业平均年龄为十七八岁,这个阶段心理还不成熟,身体处于发育期,身心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鉴于从事职业的长期性,他们面临职业病的几率高于其他人群。因此,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针对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有关的保健教育。采取的方式主要以老师的传授为主,并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就行身体和心理压力疏解。比如,要教会学生如何用简单的保健型武术套路消除神经疲劳的问题,如果选择一些娱乐性的活动项目,使学生在工作之余,能够更好地进行娱乐活动,使学生能够劳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这对学生未来工作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
该文主要从三方面路数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操作重点,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我国高职体育的发展与现状,主要针对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新时期高职体育教育的新要求,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和解释;第三部分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五方面的改革重点及实施要点。
[1]李笃实.高技能人才培养条件下的职业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6):108-109.
[2]徐博.浅谈高职体育教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才智,2014 (2):193.
[3]冯元喜.新形势下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 (7):241.
G807.02
A
2095-2813(2014)12(a)-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