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若干建议

2014-12-05 00:31卢章平王正兴沙振江吕彬刘竞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修订规程建议

卢章平 王正兴 沙振江 吕彬 刘竞

摘要 对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从修订原则、谋篇布局,对高校图书馆的性质、目标的再认识,组织体制、运行机制的再完善,服务理念的再深化,网络服务的时代化,改革创新促管理等方面,按章节顺序逐条提出修订意见和理由。

关键词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程 修订 建议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03(以下简称《规程》)在过去十多年中有效地指导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规范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也步入了“全媒体”、“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针对未来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有必要对《规程》作全局性与系统性调整和对其具体条款进行再次修订。

1 修订的基本原则

1.1 现实性和与时俱进原则

作为我国普通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法规性文件,《规程》在过去的十年多间,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规程》的有关条款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实际,所以《规程》的修订应当考虑到现实性和与时俱进性,以保证其生命力。

1.2 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规程》是关于高等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服务内容和人员配置的总规则,是面向图书馆工作与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规程》的执行者是全国的高等院校及其图书馆。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规程》的修订不宜过度细化,应充分考虑执行的可操作性,以利《规程》的贯彻与实施。

1.3 规范性和灵活性原则

作为普通高校图书馆制度建设的总指南,《规程》对于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硬性指标必须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同时要考虑《规程》对图书馆具体工作的普遍适用性,为高校图书馆构建新型组织架构、拓展服务范围和用人机制创新留下足够的制度空间。

2 谋篇布局优化章节

《规程》在章节结构上存在一些顺序和逻辑关系上的不足,建议作适当调整和修正:①为避免与“第五章科学管理”存在重复,建议将“第二章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改为:“第二章组织体制、机制”。②为保持行文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建议将“第五章科学管理”中的修饰语“科学”去掉,改为“第五章管理工作”。③为了将图书馆人员队伍问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同时与“第三章文献资源建设”相对应,建议将“第六章工作人员”改为“第六章人力资源建设”。④为了使章节名称统一具有总括性,建议将“第七章经费、馆舍、设备”改为“第七章经费与物质保障”。

以下按章节对各条的表述方式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3 第一章《总则》(涉及建议修改内容均以加粗字体显示)

3.1 性质描述更准确

第一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育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育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修订理由:①教学的涵义偏窄。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教育,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同时,高等学校图书馆不仅受学校教育的制约,而且还受学校科学研究的制约,所以它的作用就是为学校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服务,它的工作是学校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随着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文化传播应当成为普通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向,高校图书具备弘扬大学精神、记忆区域文化遗产和传播先进文化的软硬件环境,有能力也有义务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图书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已经成为共识,尤其在网络代,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文化阵地地位更应该强调。③“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这样的文字表达在顺序上更为合理。

3.2 目标认定再升华

第二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文化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服务。”

修订理由:与时俱进地反映党的一系列最新重要文件精神。

3.3 任务阐述再充实

第三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献信息和智力支持。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包括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

(二)做好流通阅览、资源发现、资源传送和参考咨询工作,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文献、信息和知识服务。

(三)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及良好的信息利用道德。

(四)组织和协调全校的文献信息工作,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充分利用网络,依托各级各类图书馆联盟。构建文献资源建设协调机制,分工协作,建设文献保障体系。实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促进事业的整体化发展。

(六)与社会、与网络深度结合,与相关行业协作创新,开展各种合作和学术活动,在图书馆功能形态上不断研究新理念,探索新方法,拓展新领域。endprint

(七)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提供文献、信息和知识服务。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对原第二十一条进行修改)

修订理由:①该条主要就学校内部的服务而言,高校图书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空白点,应增加相关内容,并将原“第四章读者服务”第二十一条的内容修改后前移至该条。②近年来,国外崭露头角的“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具有“全媒体”资源管理能力、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和“全网域”的资源发现能力。图书馆的资源发现还包括发现知识:包括社会网络中的显性知识的搜寻和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发现,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用户资源发现:用户知识需求和知识行为的信息发现,发现服务将成为大学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也应包括信息道德的内容。④网络化和联盟化是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两个主要支撑点,是高校图书馆实现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两个根本条件,需要明确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建设统一的文献资源建设协调机制,分工协作,集中有限的财力建设资源保障体系,并进行开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各高校文献资源共享。⑤当代图书馆学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大学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其中,与社会、与网络的深度结合是大学图书馆办馆实践的必然之路,OCLC近年的报告主要就是这种思路,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也给出了这种趋势。

4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组织体制、机制

4.1 组织体制再完善

第五条高等学校图书馆设馆长一名,设副馆长若干名,由学校聘任或任命。其任职期限应按照业务部门的管理规律和发展需要确定。馆长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主管业务工作的副馆长需要具有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其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该是图书情报专业的。各部(组)、室的主任(组长)(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任免)由馆长聘任。

修订理由:高校图书馆是业务性机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有其自身规律,图书馆管理是一门科学,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馆长、主管业务的副馆长需要(应该)具备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至少主管业务的副馆长需要具有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其高级职称应该是图书情报专业的。同时馆长、副馆长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的任职年限也应区别于学校行政部门,要从保证图书馆事业建设发展的延续性角度考虑,适当延长任职年限。

4.2 运行机制更灵活

第七条规模大、院系多或校园分散的高等学校,可设立分馆。分馆是总馆的分支机构,受总馆领导。在同一城市相对集中的大学城里,可以设立中心馆,中心馆在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

修订理由:伴随近年来各地高校集群的出现,考虑在目前已经形成的大学区域图书馆联盟基础上,建立中心馆制,即在高校图书馆密集地区,重点建设某一高校图书馆,利用该馆的馆藏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协调高校集群内图书馆联盟成员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努力消除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过度冗余,通过优化配置成员馆的特色馆藏,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5 第三章 文献资源建设

5.1 资源建设全媒体、集群化

第十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育、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本着整合、优化、特色、共享的原则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在文献采集中,应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载体结构的多元化,实现资源的拥有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统一。保持重要文献和特色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注意收藏本校的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出版物和学术文献,建设机构知识库,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并积极推进开放获取。积极推行区域化文献集群的储存与揭示。

修订理由:①对各馆文献资源建设方案需要有一个定性的指导性描述,也是对十一到十四条要求的统领性概括。②原文中“兼顾文献载体和使用权的购买”表述不够准确。必须正视全媒体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科学合理编制不同载体文献的采购预算,并有所侧重。③机构知识库建设是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国内外高校以图书馆为发端的机构知识库建设已蔚然成风,需要在规程中明确。开放获取、区域化文献集群建设(包括纸质文献的集群化存取和数字文献的集群化关联)是大势所趋,也是网络时代知识生产、资源配置与获取的重大变革方向,其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理论和方法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5.2 加工方式多元化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图书馆对采集的文献信息资源应及时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并尽快发布,提供使用。鼓励采用集约化、社会化业务外包模式。节约文献加工成本,优化加工质量。

修订理由;适应图书馆有关业务工作实行社会化外包的现实状况。

5.3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组织馆藏,既要有利于文献信息的管理和保护,更要有利于文献信息的充分利用。”

修订理由:文献资源建设应体现以读者需求为依据的理念。

6 第四章 读者服务

6.1 服务理念的再深化

第十七条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开展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它载体文献的流通阅览,实现纸质文献开架借阅、电子资源上网服务。大力宣传和积极推广开放获取。

通过编制推荐(书目)、导读书目,举办书刊展评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辅导;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检索、课题成果查新、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最新文献报导等信息服务工作。通过知识服务、发现服务推进学科化服务。endprint

修订理由:①纸质文献开架借阅、电子资源上网服务目前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已经普及,大力推广一词已经过时,现在需要的是开放获取的推广和普及。②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已经在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层次上发展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知识服务、发现服务是在原有参考咨询诸项服务上的深化_J 3_。

6.2 网络服务时代化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网络条件)不断完善图书馆网站,将图书馆业务融入网络,将图书馆服务嵌入网络,利用各种社会网络工具和平台,积极开展网上读者决策采购,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网上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网上电子公告、电子论坛和意见箱服务,网上信息资源导引服务,最新信息定题通告和文献推送服务。网上协同信息咨询服务等网络服务。发展移动服务等新型有效的业务模式和读者服务方式。

修订理由: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已经不存在网络条件问题,不断完善图书馆网站,将图书馆业务融入网络,将图书馆服务嵌入网络,利用各种社会网络工具和平台,是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必然要求。读者决策采购、文献推送服务和图书馆移动服务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业务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本条的修改体现图书馆与网络时代同步。

6.3 空间功能再拓展

建议在第十八条后增加一条:第十九条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空间,积极开设文化、学术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和文化、艺术展览等,营造文化艺术气息和学术研究氛围。

修订理由: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日益凸显,在虚拟资源和移动服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作为物理实体的图书馆已经走出了文献藏用的单一功能,逐步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加上这一条,是对图书馆实体功能定位的拓展,也是高校图书馆办馆模式的调整之必然。

6.4 读者权益保护法制化

第十九条变为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融入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护读者合法、公平、方便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立民族特色馆藏和为少数民族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应为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

第二十条改为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应用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和形式,向读者及时公开图书馆利用方面的信息,与读者开展互动交流。

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教育读者遵守规章制度,爱护文献资料和图书馆设施,遵守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违犯规章制度,损坏、盗窃文献资料或设备者,恶意下载数字资源者,攻击网站者,按照校纪、法规予以处理。

修订理由:①有关保护读者权利的问题,应与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紧密结合起来。②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立民族特色馆藏和为少数民族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体现。③为了切实维护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更好地体现“读者至上”的图书馆宗旨,建议增加有关图书馆信息公开的条款,和有关网络安全,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

7 第五章(科学管理)管理工作

以改革创新促管理。第二十二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秉持改革与创新的理念,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完善管理措施,制定适应其工作及发展的宗旨和目标的规划,并应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业务工作规范,明确岗位职责,规定考核办法,保证贯彻执行。并参照有关比较点与其他图书馆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评价活动,不断提高办馆水平。

修订理由:①体现管理工作改革与创新的理念。②与我国的《规程》相比,美国的《高校图书馆标准》(Standards for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非常强调高校图书馆的规划、评价,明确规定“图书馆应制定适应其工作及发展的宗旨和目标,并应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此标准关注证明图书馆对学校的办学效力和学生学习成效所做的贡献,还建议了一些比较点供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如流通图书(不包括预留)与全日制学生和教师总人数的比率、馆际互借需求与全日制学生和教师总人数的比率(可以将复印与图书分开)、馆际互借量、借出与借入的比率等比较点。

8 第六章工作人员

队伍结构更优化。第二十九条 高等学校应加强图书馆的专业队伍建设,按照合理的结构比例,有计划地聘任多种学科的专业人员。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高级职称馆员的比例要逐步达到馆员的30%以上,本科院校图书馆的高、中级专业人员应达到60%以上,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高、中级专业人员应达到50%以上。

修订理由:随着我国高校的大发展、大整合,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历程,高校图书馆的从业人员经历了一个安置学历不高者、人才家属以及富余人员的过程,现在已经进入高学历、高要求阶段,原来的指标已经意义不大,从职称角度提高队伍组成结构,既有利于图书馆服务与管理专业化,又有利于对队伍职称结构的宏观指导Ez03。

9 第七章(经费、馆舍、设备)经费与物质保障经费与物质保障表述的调整与充实。第三十三条高等学校应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经费和物质条件。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经费列人学校预算,图书馆馆长应向学校提出预算,预算应满足图书馆用户合理的期望,并由学校平衡其他需求后确定。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经费包括运行费和专项经费。运行费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设备设施维护费、办公费等。

第三十四条 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由图书馆统筹安排、合理使用。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注重办馆效益,科学合理地使用经费。明确经费使用的监督机制。高等学校图书馆可依法接受捐赠和资助。(原第三十五条部分内容移入此条)

第三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三建造独立专用的图书馆馆舍。馆舍建筑应充分考虑学校发展规模,适应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需要,满足图书馆业务功能的要求,具有调整的灵活性。endprint

修订理由:条款之间应注意逻辑联系。对三十三条到三十五条重新梳理,进一步明确经费的预算与安排以及使用的权力与责任,强调馆舍适应代化管理与服务的双重需要。

总之,作为一部旨在宏观指导的专门法规,《规程》的再次修订必须考虑到图书馆事业的动态发展,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要增强《规程》的时代气息和法治约束力,通过确定图书馆宗旨、工作细则和业务流程,将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制度化,形成方向性的法规文件。从而避免《规程》在贯彻实施中流于形式。本文的管窥之见,如能为规程的修订起到一些参考作用,幸莫大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1-4

2 卢德勤.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性质和任务的辩析.大学图书馆学报,1990(1):25

3 肖希明.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图书馆论坛,2011(12):62-67

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卢章平,袁润,王正兴.大学与研究机构图书馆的趋势——走向发现服务.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3):20-26

6 刘瑞林.信息素质教育与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106-108

7 OCLC.Libraries at Webscale:An OCLC Report.[2013-05-26].http:∥www.oclc.org/reports/webscaIe/.

8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图书馆[2014-02-12].http:∥searchworks.stanford.edu/

9 兰小媛,潘卫.虚拟社区;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新阵地.图书馆建设,2010,(09):72-74,79

10 朱强,李桂芬,赵洗尘.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建设思路.图书馆论坛,2005(6):298--301

11 聂华,韦成府,崔海媛.CALIS机构知识库:建设与推广、反思与展望.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2):46-51

12 张晓林,李麟,刘细文,等.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图书情报工作,2012,(9):42-47

13 徐璟,郭晶.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探究。图书情报工

作,2010,(17):14-18

14 任树怀,高海峰,季颖斐.基于图书馆2.O构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03):58-62

15 张甲,胡小菁.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藏书建设2.0版.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2):36-39

16 方胜华,李书宁.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图书情报工作,2011(23):72-76.

17 熊太纯.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创新管理.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5):87-91.

18 周广学.论信息公开对图书馆价值的影响.图书情报工作,2005(10):63-66.

19 张东华,那春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与美国《高校图书馆标准》比较研究.图书馆建设,2010(2):87-89

20 张正光.试述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有关条文的学习体会.河北科技图苑2004(2):13-16.

21 刁军,李国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比较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11):139-141,130.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订规程建议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高中生个人成长主动性问卷(PGIS—Ⅱ)的修订
关于现行《消防法》修订的几点思考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狼烟”释义辨正
国内外风电有功控制规程要求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