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

2014-12-05 01:35叶文明程晋宽
高教探索 2014年6期
关键词:旨趣资助政策

叶文明+程晋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不论是研究目的、还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受到研究旨趣的深刻影响,经历了从政治本位旨趣、政府决策旨趣到学生发展旨趣的变迁历程。历史地分析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认为未来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既不能全盘否认政治本位旨趣、政府决策旨趣和学生发展旨趣,也不能独尊一隅,而是三者的互补与包容,否则就会削弱政策研究对政策实践的规范性矫正和批判性反思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旨趣;政策科学哈贝马斯通过对黑格尔真理观的批判,把“旨趣”① 概念引入认识论的范畴。他认为理性包括工具性的目的理性和理性的意志,这种理性的意志就是旨趣,它产生于“同劳动和语言相联系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需求中”[1],是人的认知意向、认知愿望和认知需求。人的认知受到旨趣的驱动和指导,“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认识兴趣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决定了认识的对象、‘事实及‘材料的界定,研究方法的取向,真理的标准,乃至整个认识活动的意义及其评价”[2]。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政策现象、揭示教育政策规律”[3]为性质的教育政策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对教育政策研究旨趣变迁史的深刻反思过程。因此,探讨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旨趣的变迁,不仅有助于我们揭示教育政策科学的一般规律,揭露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也可以为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多维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与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旨趣是一对不同的概念,前者涉及人们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等问题;后者是指政府制定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意图或价值追求。但两个旨趣是内在关联的,研究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一个重要旨趣是为了附和或改变政策的价值追求,在教育研究活动完全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特定条件下,两者甚至是合二为一的。从历史的视角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经历了政治本位、政府决策、学生发展的旨趣变迁轨迹。

一、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

(一)政治本位旨趣:1978-1987年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仍然实行1952年制定的“免费加人民助学金”的大学生资助政策,这一政策随着1987年全面实行的大学生“奖学金制度”而宣告终结。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国家高度集中管理的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建国30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政策的讨论和话语方式主要是“在阐述各自的观点时,政治论的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4]。这样的历史渊源以及教育研究的惯性作用,决定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旨趣,它显然不可能迅速且完全跳出简单地引证马列经典著作或政治领导人的观点,并对此加以诠释和发挥的政策话语窠臼,突出表现为教育政策研究的鲜明政治本位旨趣。

一是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政治需要。囿于对教育本质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说的狭隘认识,人们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认识“被置于这样一个完整的逻辑之中:青年学生是国家的财富,青年学生为国家上大学,国家为学生提供资助”[5]。因此,研究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目的显然是要解决“这一制度暴露出的一些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国家建设的弊病”[6],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目的仍具有“政治性”色彩,是一种政治型的政策研究。

二是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总结式和主观探讨式的。由于“政策科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在国内创立,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7],因此,在缺乏教育政策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的前提下,经验总结式和主观探讨式的研究方法与“免费加人民奖学金”政策本身所带有的政治色彩产生了共振效应,进一步凸显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旨趣的政治宣讲和政策描述特征。

三是在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研究内容上,主张大学生资助政策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探讨了当时大学生资助政策及其执行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没有考虑各校学生的来源和家庭经济一般状况的差异性”[8]、“助学金的享受没有同学生在校的表现联系起来”[9]、“在助学金使用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平均主义”[10]等,人们还对大学生资助政策中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

·理论探讨·论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变迁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政治本位旨趣受到我国教育理论界“社会本位”思想传统的影响,虽然教育政策研究的问题解决意识非常强烈,但“一元化的政治文化格局钳制了人们的研究活动”[11],教育政策研究成为对具体的政策法规条文的解释与附和,以及是对普遍意义上政策实践经验的总结,政治本位的政策解读成为该时期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主要旨趣。

然而,经历十年改革开放浪潮的激荡,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日益更新,服务于政治需要的“人民助学金政策”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一些学者开展了中外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比较研究和大学生奖学金、贷款制度设计的研究,如李丹的《英美奖学金制度的比较研究》(1985)、陈吟辉的《试论实施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的优越性》(1987)、陈浩的《改革助学金制度给高校注入活力——部分高校实行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述评》(1987)等。这些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经验描述性特征,虽然没有给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一般理论知识和研究框架的形成作出重大的贡献,但所提出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变革策略,包括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要采取试点的方式开展、要同教育体制改革有机联系改进资助政策、改革要有助于扩大地方政府和高校的管理权限与责任等,为推动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旨趣从“政治本位”到“政府决策”的转变提供了背景和思路。

(二)政府决策旨趣:1988-2007年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经历了双轨制、并轨改革和全面收费的制度变迁过程。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理论的关注,人们希望以政策科学的理论来解决大学生资助政策实践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仍然留有上一阶段“政治本位”的痕迹,但是已经开始逐渐过渡到政府决策取向的政策研究。这种教育政策研究的旨趣转向突出表现在“为政策”(study for policy)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应用性研究上,并借用教育的政策研究(study of policy)作为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为政策”的应用性研究是一种“对因素、策略等方法的研究,是对怎样才能制定出一项好政策的研究”[12]。伴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推进,大学生资助政策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这就为“为政策”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提供了重要动力,也决定了政策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并为公共决策提供政策建议。

为了解决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不起学的难题,国务院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这标志着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这一政策文本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从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文献中找到理论依据,是政策研究影响政策实践的一个较为典型的实例。

20世纪90年代人们发表了许多关于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建构性的研究成果②。这些研究不仅分析了高等教育全面收费制度背景下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现状与困境,而且把大学生资助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构化和理论化,并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和事实,运用一定的政策科学方法,寻求解决之策。

这一阶段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另一个特征是比较研究的风生水起,以张民选、赵中建等先生为代表的诸多学者“就世界各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及对资助政策产生重大影响的资助理念、资助方法及其操作技术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13],为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提供了国际的经验和全球的视野。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研究发展迅速,教育政策研究形成了学科化和制度化的态势,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开始尝试借用教育政策研究(study of policy)的相关理论成果开展基础性研究,研究视野和范畴不断扩大,理论认识和研究结论更加深刻。这可以从以“政策分析”、“目标分析”、“政策发展分析与行动建议”、“政策实施的阻滞与创新”、“政策演进路向的动力系统分析”、“政策评估”、“政策功能”等为主题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文献中得以确证。研究方法上则更加强调政策科学研究中的系统分析研究方法③,试图从病理而非处方的视角为大学生资助政策改进提供决策参考。

总体而言,1988年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逐渐告别了“政治本位”的一元研究取向,开始呈现出新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理论图景。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开始强调以“政府决策”为旨趣,重视政策理论导向下的经验研究。明显,这种经验研究体现在重视对大学生资助政策实然现象的实证研究方面;而政策理论的导向则体现在重视运用和检验教育政策学的理论成果来分析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旨趣方面。

应该说,教育政策研究中强调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是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和显著特征。“循序渐进”和“以点带面”的方法既是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策略,也是教育政策研究的方法论传统。选择致力于提供政策建议的应用性政策研究,可以发现解决大学生资助政策问题的突破口,有助于突出短期的优先政策重点,显然有助于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全面、可持续推进和落实,而且“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来增强社会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这本来就是当初拉斯维尔推动政策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政策研究的最初形态”[14]。需要指出的是,将教育政策研究的目的定位于“政府决策”的短期政策应用旨趣,存在着对大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低水平和功利性研究的潜在风险。因此,如何平衡教育政策的学术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之间的张力,将成为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持续发展的一个重点议题。

(三)学生发展旨趣:2008-2013年

政治本位和政府决策取向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都把教育政策研究的过程与教育改革实践紧密结合,有效地通过政策科学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基于这两种旨趣的教育政策研究虽然把握住了教育改革所必须依归的政治和政府的意图,体现了“政策、政治、政府”的密切联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略了教育是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2007年,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进一步扩大大学生资助比例、推进奖优与助困的有效结合。新政策出台后,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开始出现了新的动向,人们“更加注重学生这一主体,进一步着眼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15]。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旨趣不仅正在放弃对促进教育制度变革和政治功能的过度推崇,而且弱化了对大学生资助政策进行科学、价值中立的政府决策型的政策研究倾向,转而关注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伦理价值和育人属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资助的理念饱含着伦理的思想,从慈善和宗教到公平和利益到公正和效率,资助的理念在转变,而资助的伦理价值追求始终没有变”[16]、大学生资助政策具有“物质资助与精神激励的双重性、个别资助与普遍教育的统一性、阶段资助与持续教育的发展性”[17]的育人特质等。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从事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高校职员、公务员通过实地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开展行动研究和政策执行研究④。这些研究试图消解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对立,努力推进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复归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教育属性。可以说,促进学生发展取向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促使教育政策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走向更加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旨趣选择。

二、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未来旨趣及其实现路径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生活世界,狭隘地把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或文化生活等同于生活世界,那么科学世界中的政策研究只能成为政治的渲染、经济的附庸和文化的奴隶。在政治本位旨趣时期,人们认为政治生活是生活世界的全部,从而导致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全部意义就是强化政治渲染、服务政治需要,而一旦经济资助被当成政治恩惠,那么受资助者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在这里资助政策研究发生了深刻的价值危机:它以解释政策为旨趣,违背了教育政策以解决教育问题为旨趣的原则。另一方面,“如果遗忘了生活世界,把科学世界作为独立存在的、唯一的世界,就会导致科学的危机”[18]。政府决策取向时期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人们崇尚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试图悬置价值问题、用实证数据来说话,政策及其研究设计也越来越精致,但是受资助者及其生长于其中的生活世界仍然处于边缘地带。当人的主体地位受到压抑的时候,人们便会举起人本主义的大旗,主张政策研究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把人的发展作为政策研究的最终价值和意义。也正是在这一时候,学生发展旨趣的资助政策研究开始逐渐兴起。因此,回归生活世界,关注政策研究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既是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旨趣变迁的历史经验,也代表着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的未来旨趣。那么,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如何才能回归生活世界,或者说如何进一步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旨趣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活动呢?

首先,研究视角下移。政策通过“影响、制约、塑造着人们的活动、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构建着人们的交往、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19]等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因此,创制科学、公平、合理的资助政策仍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未来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绝非要抛弃“为政策”与“对政策”的研究旨趣,而是在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将研究视角向“下”转移。空间维度的视角下移,是指将政策网络的基层主体——高校和受资助群体纳入研究范畴,将人的发展作为研究变量,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政策研究的旨趣;时间维度的视角下移,意指通过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执行、评估、监督、终结等环节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其次,研究内容拓展。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视角紧密相关,视角的下移也意味着内容的拓展。未来的研究在将大学生资助政策作为“问题、文本和工具”加以探讨的同时,更需尝试理解大学生资助政策作为动态过程、伦理道德、制度与文化价值的解放意义,在人与政策的互动关系中研究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等问题。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地方政府如何执行政策,高校如何落实政策以及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高校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是否呈现不同的特征,资助政策通过何种途径、以何种方式对受助群体产生了何种影响,资助政策对不同个性特征和经济困难程度的受资助者是否产生不同的影响,受资助者与其他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成长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等。

最后,研究方法混合和多元。“从教育研究方法的产生过程来看,一般可分为四种:首先是哲学思辨方法;其次是量化方法;再次是质性方法;最后发展到混合研究方法。”[20]人的发展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企图运用单一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混合方法被看作是“是一种带有哲学假设、兼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研究设计”[21],是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未来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首先要对研究问题和内容进行逻辑思辨,以确定研究设计是否是逻辑自洽的,然后通过量化和质性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案例,“调查者需要在统计分析和主题分析之间进行熟练地切换”[22],最后用叙事、数据来回答问题,揭示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质和真正价值。

注释:

①国内学者一般将哈贝马斯所著《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一书中的“interest”译作“兴趣”或“旨趣”。鉴于“兴趣”一词在中文语境下可能会引起“主观意图”、“个体情绪反应”等误解,而掩盖哈贝马斯所坚持的“interest”的客观性特征,本文采用“旨趣”的译法。

②这些研究成果包括《论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和贷学金制度》(顾清扬,1993)、《何不贷款上大学——建立高等教育学生贷学金制度的探索》(赵中建,1995)、《收费、货学金与困难学生资助》(戚业国,1996)、《对完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思考》(陈国维、詹克波,1997)、《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改革与思考》(张霞,1999)、《国外学生资助政策及借鉴意义》(柳国辉、堪启标,1999)等。

③系统分析研究方法论有行为研究、价值研究、规范研究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范畴,同时要研究经济、技术以及政治这三个方面的可行性。详见R.M.克朗《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7-59页。

④具体研究成果包括《挖掘育人内涵促进高校资助体系成熟化——以清华大学学生资助工作为例》(向辉、曲莎莎,2011)、《谈发展性资助在高等教育资助中的意义与实践——以浙江省发展性资助实践为例》(张立英,2012)、《从受助意愿谈大学生的资助新体系》(戴宏,2012)、《资助制度与政策对育人文化的影响探究》(陈永俊,2013)等。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

[2]艾四林.哈贝马斯思想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3]褚宏启.教育政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6.

[4]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

[5][13]张民选.理想与决策——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81.

[6]王树岩.高等学校助学金制度改革浅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6(3).

[7]贠杰.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81.

[8]宫锦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人民助学金使用情况及其改革的建议[J].医学教育,1985(2).

[9]焦纪才.改革高校助学金实施办法的几点意见[J].高教战线,1983(4).

[10]木辛.谈谈高等学校人民助学金制度的改革[J].财政,1985(8).

[11]彭志越,刘献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百年回顾[J].现代教育科学,2002(1).

[1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

[14]卢乃桂,柯政.教育政策研究的类别、特征和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7(2).

[15]曾天山,金宝成.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民教育,2001(4).

[16]江应中.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伦理性及价值跃迁[J].江苏高教,2010(3).

[17]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33-38.

[18]李淑梅.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对哈贝马斯认识论特点的探讨[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9]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4(8).

[20]张绘.混合研究方法的形成、研究设计与应用价值——对“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5).

[21][22]蒋逸民.作为“第三次方法论运动”的混合方法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10).

猜你喜欢
旨趣资助政策
论近代中国的两种法家诠释路径及其旨趣
政策
政策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助企政策
政策
《古今名剧合选》编选旨趣探微
法律论证的修辞旨趣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