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琳
或许我们在送别地产的黄金时代的同时,也将送别银行的黄金时代。
此次非对称降息转移银行利益到实体经济,实乃真正的改革之举。
回顾过去10年来的历次降息(见右表),可以发现过去10年的8次降息中,有5次都是对称降息,并没有触动银行存贷利差,其余3次非对称降息对银行存贷利差的侵蚀也比较有限。
而本次直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40bps,其力度在过去10年中仅次于2008年11月底那次降息,但是08年底正处于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并且当时也对称的下调了存款利率,而本次存款利率仅下调25bps,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1.1倍扩大至1.2倍,在争揽存款压力下许多银行已经宣布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这样的结果是贷款端利率下降了40bps,而存款端几乎不变。
本次降息实际上是过去10年来对银行存贷利差侵蚀最大的一次,可谓利刀割肉!据静态测算本次降息将使明年银行的净利润增速降至零附近。
理论上来说,在一个充分竞争的有效经济体中,长期平均实际利率应该与长期平均经济增长率相一致。也就是说,在充分竞争且有效的经济体中,资源和机会得到充分利用,资金的成本应该与回报相持平。
从统计数据看,2011年IMF的一份工作报告表明:在1999-2008年期间,发达国家平均实际利率与GDP平均增长率之差约为-0.15个百分点,基本持平,其中7国集团的长期利率与GDP增长率相差1.2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实际利率与GDP增长率之差为-7.96 个百分点,其中新兴经济体为-4.15个百分点,中国为-8个百分点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实际利率水平普遍低于经济增长率,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了金融抑制政策,在中国金融抑制比一般新兴经济体更为严重。
为什么金融抑制造就了银行的黄金年代?这主要是因为居民存款利率被人为压低,而政府又为银行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利差保护,银行只需要简单的依赖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即可实现巨额利润。
根据美国学者Lardy的研究,中国的金融抑制人为压低了居民的储蓄利率,实际上是对居民征收的一种隐性税负,该隐性税负在2008年一季度相当于GDP的4.1%,这笔隐性税负的五分之一流向了企业部门,其余的都流向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部门,对居民和企业部门利益形成了侵蚀。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不可逆转,银行主要依赖利差保护获取利润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从国际经验来看,选择了金融抑制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的利差都将趋于收敛。一个可比的样本是日本,日本在经济发展初期也选择了金融抑制,名义存款利率长期低于通胀率,1977年开始日本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至199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这一段时间中日本银行业存贷利差由8.5%左右高位趋势性下降,到利率市场化后期利差收窄至3%以内,到近些年已经进一步收窄至1%以内。
(二)、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新常态预示着在央行货币政策主动性增加,而商业银行在央行话语体系中地位下降。
本世纪初,伴随着人口红利、政策倾斜以及加入WTO融入全球市场,中国国际收支持续收获“双顺差”,带来了外汇占款的趋势性增长,平均每月新增外汇占款到2007年达到4000亿元左右,这一时期的鲜明特征是流动性的总量充裕,央行被动的通过发行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吸收过多的流动性,货币政策的主动权较小。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渐行渐远和国际收支的再平衡,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央行逐渐从流动性的被动吸收方转为主动提供方,因此获得更多空间利用其它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今年以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贷款、定向降准、SLF、PSL、MLF 基本都具有期限短、操作灵活和定向特征,大大加强了货币政策主动性,作为被定向和被调控方的商业银行在央行话语体系中地位趋于下降。
(三)、中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因子由“衣食住行”向“科教文卫”的转移决定银行反哺实体将是未来选择。
以汽车、电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为代表的主要工业最终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已进入下降趋势。这意味着未来中国要从大国变成强国,可能不能再依靠“衣食住行”,而应大力发展“科教文卫”,即高科技产业、信息化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娱乐产业和医疗卫生产业等新经济的方向。“科教文卫”能否成功取代“衣食住行”成为未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引擎,有赖于银行业的让利。过去十多年的“衣食住行”驱动模式已经非常成熟,银行的资产端绝大部分都配置在这些方面,而“科教文卫”作为新生业态,在发展的初期更需要金融的支持和反哺。在引导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预计政府将继续选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并加大力度,这一过程中银行的旧有盈利模式和利润空间必然都受到挑战,必须谋变求通。
总结来说,本次非对称降息实实在在的动了银行的奶酪,彰显了政府冲破既得利益阻挠锐意改革的决心,而无论从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来看,还是从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新常态来看,或是从中国经济核心驱动因子的转型要求来看,银行的黄金时代都在渐渐远去。未来银行的利差保护都将逐步丧失,需要更多的反哺实体经济,银行单纯依赖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模式获取利润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未来亟需加快自身转型,提高效率,找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