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博
(泸州医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跆拳道运动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浪潮,许多高校也将跆拳道课程纳入了体育课堂。跆拳道凭借修身、健身以及防身的优点,深受广大学生与教师的喜爱,将跆拳道运动纳入高校体育选项课程,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体育项目选择,更是培养学生各项素质与体育能力的重要措施。跆拳道课程作为这样一种优秀的体育项目被纳入到高校体育选项课程中,以其优势逐渐受到众多高校的纷纷推广。
众所周知,跆拳道运动始于朝鲜,面对当时各项物质匮乏,种族之间互相争夺食物与资源,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抵抗外来侵略者,由此原始社会的朝鲜人创造了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用于实战的技能。而后,随着生产力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与军事技击等已经很少运用,而跆拳道运动的健身、减压效果逐渐被重视起来。尤其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因学习压力大,要承担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压力,非常需要一种能健身、减压的运动项目。跆拳道运动不同于其他健美运动,不需要突出的肌肉与强劲的力量,而是培养身体的轻盈度与敏捷度,而其运动形式也决定了其非常适用于高校学生的体育选择。
高校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社会与自身,是祖国、家庭和社会未来的希望。因此,高校的体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体育设施与空间。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指导与辅助,培养体育能力与思想品德。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大多表现出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形态与思想,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思想品德问题的学生,他们的社会意识不强、对于任何事情都缺失一定的正确看法,极易作出伤害自身与社会的使。而跆拳道运动的实质目的就是锻炼一个人的意志与道德品质,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跆拳道运动的规则与内涵,就是在教育人们谦虚、恭敬与坦诚,所以跆拳道运动能够培养高校学生的德育,也是纳入选项课程的必要任务。
此外,跆拳道运动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所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美育。跆拳道运动拥有快速进退,攻守自如、刚柔虚实等特点,这种特点特别体现在实际的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的快速敏捷、舒展自如等动作,无一不是一种美感。跆拳道教学中的姿势练习与表演,能够整齐划一,表现得气势宏伟,因此,美的体现就是表演过程中,运动员的专注力、动作力度、姿势以及意境等一系列。而跆拳道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礼仪与境界也是一种美的表现,以及竞技场上与联系中,表现出来的技术柔韧性与爆发力的激烈与多边,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这也充分说明,跆拳道运动教学从侧面培养学生的美育。
任何教学科目的课程效率都是以一定的评价来衡量教学质量的,跆拳道选项课程也同样需要一个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判断的过程,对学深加工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做一个评价。新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之初,针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范畴为贯彻《体育教学纲要》为评价,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制、体育学科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非课程性的教学做评价。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开设了跆拳道选项课程但缺少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跆拳道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课程进行只是走走组形式,也就更谈不上培养体育能力与锻炼身体的目标。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与指导者,是任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在高校的跆拳道教学中,需要专业知识强、教学能力高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合理的专业机构与良好的教学能力,是促进学生对学习跆拳道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的重要支撑,而要提高学生的跆拳道运动水平,培养其体育意识与创新能力,则更需要充足的师资力量。当前的形势是,很多高校都开设着跆拳道选项课程,但事实上,许多高校都缺乏专业能力强、教学实践好,还具有科研能力的综合性教师。很多高校甚至直接聘用其他运动项目略懂跆拳道运动的教师进行教学,而有的高校拥有专业的教师,但资源太少,导致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跆拳道课时被压缩等现象。
教学环境与氛围是任何体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需求,跆拳道教学对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的需求较高,小到课程教材,大到学习环境都有着不用的要求。这些条件也给学校、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关系着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很多高校开设了跆拳道选项课程,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经济投入的限制,没有完善的教学设施,满足不了教学需求的条件,因此,跆拳道教学也就停滞不前,这也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甚至损害学院的形象。除此之外,跆拳道运动要在有限的课程时间与条件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能力就更加有难度。
跆拳道教学的首要学习目标就是礼仪,跆拳道运动本就是以礼来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体现道德修养的运动,而作为一种精神指导,应将礼仪教学充分融入到跆拳道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得礼仪成为促进学生良性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导向因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在练习之前,首先就必须学会跆拳道运动的礼仪,这是无形的要求练习者随时保持一种严格的礼仪制度来进行学习与训练以及竞赛。由此可见,跆拳道运动的核心就是礼仪,而礼仪对于任何一个练习者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跆拳道教学中,学会利用谦虚正确的语言,忍让与友好的态度,形成虚心与好学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跆拳道教学中。
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实战过程,将一些基础的动作囊括起来讲解,包括施展出容易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失误与技术上的错误。可以让学生在观看片段后,讨论指出这些失误与错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也展开新的课程。而开始新的课程教学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一些基本的动作视频,让学生首先观察动作的姿势与目的。例如,在横踢教学中,观看视频后,由教师详细的讲解动作分解,通过适当的演示,再进行相关动作的教学。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影响,对腿法的大致情况做到一定的熟悉。此外,教学结束后,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而这个环节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将学生们的练习拍摄下来,不断的对比回放,使得学生有自我纠正的意识,完善动作中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利用这种更为实际明显的教学手段,更直观的表现出了学生学习的情况,使得学生自觉去改善与规范。
针对当前阶段高校跆拳道选项课程的教学活动现状,我们必须以满足跆拳道运动的需求为原则,加大对体育跆拳道课程的人力、物力投入,完善跆拳道教学需求的条件与设施,建立相关的教学评价机制,促使高校重视起体育选项课程教学活动。另外,还必须完善跆拳道课程的师资力量,聘请专业能力强、拥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全面的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高校的跆拳道选项课程教学是一项全新的体育教学形式,具有培养学生德育、美育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各项综合品德,不仅达到了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的目的,更是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曾庆国.广东高校跆拳道选项课的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2(4):81-83.
[2]边文洪.对高校跆拳道选项课的教学探索[J].辽宁体育科技,2004(1):73-76.
[3]武伟东.江苏省普通高校开设跆拳道选项课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
[4]邱彬,马强,王健,等.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方法的探究[J].科技风,2013(5):227.
[5]晋天,张晓曼.高校跆拳道选项课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24):195,197.
[6]黄帝全.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1(6):37-39.
[7]刘先锋,于婷婷.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改革与探索[J].才智,2014(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