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教学方法也得到很大改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中体育教学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青少年个体性,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以及个性的培养发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因此,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这一弊端,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开始寻求新的教学方式,这其中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方式成果显著。
分类教学方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身条件在专业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分别由教师依据教材、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特点,按照不同的类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方式,就是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体育项目,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固定方式的统一练习。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得到锻炼,但是完全不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分类教学方式教学应该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选择体育项目和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意识。分类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能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兴趣和学生个体的需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逐渐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是由教师教授许多个性不同的学生相同的教育内容,教师和学生对固定的方式会失去积极性和好奇心,甚至最后会对固定方式的固定内容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掩盖了学生的个性,教师的特长也得不到发挥。
采用分类教学方式,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特点与学习内容互相切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教师学各有所专,教各有所长,采用分类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发挥教师的专项特长,使学生在符合自身兴趣情况下择优而学。这样确保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也保证教师教有所长,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体育项目,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更容易掌握学习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体育意识,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首先,体育教学课堂内容变得丰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开设不同的体育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意愿选择进行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改变了过去统一的教学内容和一成不变的教学的方式;其次,体育教学会增加学生实践环节,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更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和技术;最后,在进行体育授课时,讲解体育动作要领的时候,也注重对健康教育,运动文化以及日常运动的方法在内的基本的体育知识的讲授,促进学生养成日常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
首先,在体育分类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的形式,例如,开展体育游戏等,使学生有更多更真实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运动的乐趣,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单纯以上课为目的传统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过去自始至终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形式,形成了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首先,体育分类教学下的考核内容自选。因为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同,所以不能用统一的指标来衡量每一个学生,要以锻炼身体和发展自身个性为基础,在基础达标科目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自选项目的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考核时间自定。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对于所学习知识或技能不能同时掌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进行自我考查,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基础项目和自选学习项目,就会视为合格。这样会减轻考试带来的压力感和紧张感,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真正地为了兴趣而学习,将体育真正地还给学生们,让他们体验运动带来的愉悦。
采用分类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都存在不同,教师对于课程进度的安排也就不同。课程进度的安排要根据学生对所学体育技能的实际的掌握程度和所选择的体育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念。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学习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在这一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类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一锅粥”的教学方式。提供条件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体育项目分类上课,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特长,也方便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1]刘晋,邓日桑,王素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方式[J].体育学刊,2008,4.
[2]范英华.高中体育教学方式的新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8.
[3]刘向东.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
[4]李著.改革高中体育教学方式促进体育人才培养[J].快乐阅读,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