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体育礼仪文化的建设研究

2014-12-05 17:37:27刘珊珊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礼仪体育教师体育

刘珊珊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4)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体育文明发展并推动社会的进步。体育礼仪是体育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形象,对公众感召教化,而且可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发展。古代就有“体育礼仪”一词,展开于射、御与音乐的交融中,但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有些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体育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流,也随之被边缘化。由于社会文化的波及,传统体育礼仪受到影响,而新的体育礼仪制度还不完善,体育礼仪无法与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步。因此,在高校建设体育礼仪文化非常必要,是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推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手段。

1 体育礼仪概述

礼仪是一种道德表现,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辞海》中,礼仪被解释为“行礼之仪式”,亦可理解为礼节与仪式。最早“礼仪”二字是分开使用的,“礼”是一种道德的标准、内容,它与“仪”是不同的两种概念,“礼”所规范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对待他人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制度、一种规则,是一种社会意识观念。而“仪”则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根据“礼”的内容所表现的形式,是“礼”赋予“仪”的一种权利。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礼”是“仪”的标准、内容,“仪”是“礼”的载体、表现形式。之后“礼”和“仪”便结合在一起称为“礼仪”,作为一种维护统治制度的工具,“以礼治国”。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礼仪从维护国家稳定的工具逐渐演变成社会文明的标志,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

体育礼仪是体育文化在礼仪层面的一个具体体现,不仅体现在体育竞赛礼仪中,观赛礼仪亦是如此,是人们在长期进行体育活动与交往中,依据“礼”的要求形成的一种交往规则和价值审美观念。体育礼仪的载体是体育活动,而体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育文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育文明标志着划时代的内在精神和广泛影响力的外在表现,而体育文明最直接的载体是体育礼仪。体育礼仪恰恰是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是体育道德的体现,更是一个双面镜,折射出个人、集体、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程度。

体育礼仪是指在体育活动中,参与主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观众、媒体等)所表现出来的友善、友好、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在体育活动中,以道德为核心,进行公平、公正比赛的前提;主要通过运动主体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体现出来,即仪表、服饰、语言、礼貌、礼节及仪式在体育活动中的综合体现。体育礼仪作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国际性和地域性。在国际比赛中,不单纯的是运动员之间的比赛,更是两国之间文化、政治、经济的较量;在体育赛场上,参与主体的一言一行不仅折射出个人的素养,更反映出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2 高校体育礼仪建设的重要性

2.1 提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言行举止不仅反映个人的文化素养,更反映出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理念。因此在高校实施体育礼仪教育,不但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能培养其道德修养,提升大学生的总体素质。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其中一个小分支。前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教育也是人类最高的目的”。从此话可以看出“不学礼,无以立”的真谛。《弟子规》是我国很早对学生行为规范进行教育的一本道德书,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最早对学生行为作出规范的学生守则。体育礼仪在学生中展开,通过体育这个平台,展现礼仪在体育中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规范其行为,提升道德素养。

在高校中,体育活动场所是学生最直接的社交圈。在体育活动中的言行举止直接反映个人的道德修养,影响到与他人交往的效果。礼仪作为美化个人形象的工具,对学生的内在与外在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仪表、仪态、容颜都是礼仪的一种外在表现。整洁的着装、得体的举止、文明的语言、良好的精神面貌必将加深他人的印象与好感。通过体育礼仪,对学生内在精神的升华与外在道德的约束,加强自身的丰富与完善,达到一种自律自觉,从而有效地塑造个人的形象与魅力。同时,体育礼仪还可提升人际关系,使学生之间和谐友善相处,是塑造学生行为的标尺,开启人际交往的“金钥匙”。因此体育礼仪对学生而言,不仅提升内在与外在的修养,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的未来有很大帮助。

2.2 完善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和物质文明的重要窗口,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面担任着重要的职责。

体育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有其独特的教师职责。在教学期间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同时在学生意志品质等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在体育活动的指导者与引领者,其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举动。为人师表,加强体育礼仪修养,可以提升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与地位。一个人的形象是内在形象与外在形象的完美结合,内在形象是修养、气质、性格等人格形象;外在形象是言谈、举止、服饰等视觉形象。内在形象是外在形象的基础,只有加强内在的修养,才能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话告知我们体育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重要性。体育礼仪不仅是礼貌问题,更是一种道德修养。体育教师重视体育礼仪,不仅是自身素质的提升,还是自身地位在学生中提升的工具。因此,体育礼仪对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教好运动技术课,还要在人文素养上、礼貌礼节上以身立教,身正为范地育人。

2.3 传承校园体育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其文化的精髓是“礼”与“义”,“礼”文化也是其发展的核心所在。

校园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在学校体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沉淀、积累与升华,形成以物质、制度和精神为主的一种校园文化。在高校开展体育礼仪文化建设,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推动,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同时礼仪教育还可以加强校园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加强德育建设,动员社会所有成员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工作。其中礼仪教育就是德育的一部分,高校实施体育礼仪教育,配合学校的管理体制,即自律与他律结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创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3 体育礼仪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渗透到学校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在高校建设体育礼仪文化,不是一个短暂的或具体规定某一时间段进行的礼仪教育,而是把体育礼仪渗透到学校体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其具有不间断性,使学生逐渐地达到一种自我要求和内在意识,内化为自律行为。在体育理论课上向学生讲解体育礼仪文化知识;实践课、训练竞赛中,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体育礼仪并宣传其重要性,使学生感受体育礼仪的内在美,感受体育礼仪带来的和谐与美好。此外开展体育礼仪相关讲座、知识问答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礼仪宣传工作,使体育礼仪生活化地融入在高校文化中。

3.2 深入到学校的不同层面

体育礼仪文化建设应在管理者、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广泛宣传并普及。作为学校的领导阶层,应重视体育礼仪,加大宣传力度,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创造学习体育礼仪的机会。邀请专家开展礼仪讲座;组织体育研究者等相关专家编制实用性强、可读性强的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礼仪知识时有章可循。改变原来的教学惯性,在重视专业知识时,将体育礼仪理论知识渗透到体育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其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面与高度的责任心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在与学生接触时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正面地教化学生。教学中动作示范要标准、语言简单生动;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对学生给予充分理解与尊重,尤其对学习较差者更应给予鼓励,付出更多的关爱,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其自身的礼仪修养。这种环境熏陶的持久性,必然会积极引导和影响学生,从而形成自律。

3.3 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礼仪环境,是一个持久的、逐渐完善的过程,学生礼仪意识的形成亦如此。因此,加强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育礼仪文化活动,使礼仪理论与礼仪实践相结合,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悟体育的魅力与礼仪文化的内涵。同时,高校体育礼仪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净化校园文化、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高校学生的礼仪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杨彤彤,谢忠萍.体育礼仪的功能及传播途径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4).

[2]李钊.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改革与开放,2010(24).

[3]程千秋.论学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原则[J].邵阳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礼仪体育教师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乘车礼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礼仪篇(下)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孝——礼仪第一礼
学生天地(2016年34期)2016-05-17 05:47:39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学生天地(2016年22期)2016-03-25 13:12:16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