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改革研究

2014-12-05 17:37:27王可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体系幼儿体育

王可

(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长沙 410100)

健美操的创编结合了多重因素,集体操、舞蹈、音乐多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健美操严格意义上来定义涉及到了体育、艺术、教育等多个范畴,它的锻炼价值不仅体现在强健身体、塑形瘦身等,对学生的气质和涵养都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因此,深受女生的青睐。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基础,因此对健美操的美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现代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未来幼师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优秀的健美操表演能力,还要在健美操的创新性创编和指导能力方面表现突出。这给高校学前教育健美操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与时代相适应的要求,因此,学前教育健美操专业应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重点教学任务。

1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高校的学前教育健美操教学中存在普遍、固定的教学模式,学期总体计划是讲授几种套路,具体课时中讲授1~2节动作,理论课与训练课的比例严重失衡,而评价体系多是测试套路的训练和学习,其中在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确定

学前教育专业的健美操教学应区别于一般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学前教育专业是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因此,应根据其职业特征确定相适应的健美操教学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健美操训练水平和锻炼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学前教育能力和职业能力,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应首先改革并确立自身的教学目标体系。

1.2 教学课程安排失衡

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的理论课程与训练课程比例差距甚远,多集中在每学期、每节课时中对学生健美操套路的训练,虽然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几种套路,但是持久性较差,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系统的掌握健美操的内涵、本质、韵律和流畅性的表现能力,还不利于在理论课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形式单一

在学前教学专业健美操的教学现状中,还普遍存在以单一的模仿式教学为主,教学气氛沉闷,缺乏活跃轻松感,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通过设立成套动作的学习、成套动作的评价体系,严重限制着学生的创新拓展和个性发展。

1.4 教学评价落后

现行的健美操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合理性,评价内容集中在对学生的成套操种掌握和身体素质的考核水平上,而考核方式是监考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成套训练表现给出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认定性,不能客观、公正地评定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同样也违背了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相脱轨,根本不能完成终身体育能力的教学目标。

由上述在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可知,健美操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在健美操教学中始终贯彻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2.1 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教育中的定位

学前教学专业的未来职责是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做出努力和贡献,作为幼儿基础教育的未来人才是开启幼儿创造和想象能力的教育家,因此,要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性教育能力,在学前专业的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提出改革性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十分必要。

2.2 纲领性教育文件对幼儿教育人才的要求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章第五条明确规定:“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启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教育环境中发展个性。”由此可见,国家教育部门对幼教事业和健康发展的的重视力度,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健美操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未来花朵的健康发展。

3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因此,在体育课程中始终贯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力图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并以培养学生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和工作的指导、组织、管理能力为主的多重教学目标。针对幼儿教学的特殊性,在健美操的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兼顾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技能水平、知识领域宽广、综合素质较高的发展原则,制定出学前教学专业健美操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健美操的理论、技能、技术、身体素质;学生的幼儿教学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灵活运用健美操项目开展幼儿锻炼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尽职尽力并热衷幼儿教育事业。”明确的健美操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方向,从而为幼儿教育事业培养出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理论体系、教学实践、社会适应能力都较强的综合性人才。

3.2 合理调整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2.1 丰富理论课程的实用性

在学前教育专业健美操的理论课程内容安排中,在保持原有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外,要善于结合实用性与幼儿适应性较高的健美操理论内容,从而丰富健美操理论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可增设:矫正身姿、瘦身塑形、营养和健康评价、幼儿肥胖症减肥操、与健美操相关的健身美体等相关性理论知识,在丰富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积极生活和广阔的知识面。

3.2.2 丰富实践课程的时尚性

教学改革的依据原则之一是根据时代特征的不断更新来调配教学内容,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健美操教学改革应紧随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例如在健美操教学中融入女性比较关注的健身美体等操种,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欣赏能力;另外,在掌握健美操训练基本技能上,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融入幼儿成套操种、幼儿啦啦操、幼儿拉丁健美操、幼儿椅子操、街舞等元素;在课程结束前也可放松学生的神经加入瑜伽、形体操等,来调节学生的轻松心态。

3.3 改革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3.1 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除了常用的模仿式教学方法外,要组织学生自由分组,由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变换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和自主教学能力;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合作进行健美操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团结、沟通能力;在评价体系中善于发动小组的力量进行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典型的纠错和指导实例点评,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同时得到快速进步。

3.3.2 课堂下的教学形式创新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余健美操辅导俱乐部,在满足学生强烈的健美操兴趣之外,辅导其他学生参与到健美操锻炼过程中来,在辅导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设计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创编新型健美操套路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健美操潜力、组织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组织学生形成团体,参与到校内外的表演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健美操锻炼机会拓展到校外、社会的空间中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表演舞台,使学生及早地与社会相接轨,学生在提高健美操表演技能、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培养自信心。

3.4 评价方式多元化,综合评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态度进步

学前教育专业的健美操评价体系应彻底改革陈旧的、只注重对健美操技术的掌握优劣的方面,因为这完全背离了社会发展对幼教人才的需求方向,要在评价体系中引入新的、科学性、多元性的思想,以“鼓励学生为主、反馈公平意见、重视学生终身能力发展”为多元化的评价思想。结合新课改的重要思想,在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基础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评价内容拓宽到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积极态度、日常考勤等方面,再结合健美操的训练水平和技能、技术等作为考核内容,为幼教事业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1]史瑞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考核方法的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1):93.

[2]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2010-07-29.

[3]赵岩.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2):35.

猜你喜欢
体系幼儿体育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2016体育年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我们的“体育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中国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 10: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