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祥 周婷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体育教学口令借鉴于军事口令,内容明确、语言简练,是体育教学特有的语言。它是一种以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的信息传递方式;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它与组织、讲解、提示等教学手段交替使用,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口令语言,可有力地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口令又是一门艺术,是选择和运用口令表达体育教学技巧的语言艺术。口令正确、洪亮有力、抑扬顿挫的教学口令是体育教师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评价教师教学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教师展示专业水平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方面。口令一般可分为队列口令、基本体操口令、数字口令、信号口令、武术口令等几类。体育口令有预令和动令之分。预令是指动作的性质,即说明要做什么动作;动令是命令动作的开始,它不决定动作的性质。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口令下达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短促、断续、连续、复合等几种。短促口令如“立正”、“稍息”、“报数”、“停”等;断续口令如“第×列、出列”等;连续口令如“立—定”、“向右—转”等;复合口令如“以ⅩⅩ为准,向中看—齐”,“右转弯,齐步—走”等。
体育教学语言,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互动、交流思想感情、传授运动技能的重要工具。体育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的口语,它具有简捷性、规范性、准确性、反馈性、趣味性、形象性、激励性等特点。体育教学中,精妙语言可辅佐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动语言可启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教学中学生遇到困惑,要能利用勉励语言来解除;教学队伍调动和队形变换,要使用口令语言去指挥。在一次45min的体育课中,仅有不到8min的时间采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口令语、讲解语、组织语、应变语、纠错语、小结语等教学语言要覆盖教学讲解、示范、练习、小结等各个环节。因此,体育教学力求精讲多练,教学语言务必简洁精准。
作为体育口令的发出者,体育教师站位和身体姿态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呼吸、发声和口令的作用效果。指挥横队时,应站在队列的正前,与队伍两翼呈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位置;纵队时站在队列的左侧前头,随队伍移动而及时调整站位。教师站姿正确,才能使发声器官各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协调动作,获得正确的口令发声。正确的口令站姿:一是身体自然直立,挺胸收腹,精神饱满;二是双眼平视学生,依据口令内容脸部要富有相应表情;三是针对基础较差学生发口令时,如需一些提示性手势,则要大方、简练;四是发口令时,要精神振奋、生机勃勃,缺乏口令热情,声音就会苍白无力。所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良好姿态应是发好口令的前提条件。
发口令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动作,是在呼吸、振动、共鸣、吐字、听觉等许多器官参与下彼此配合,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完成的。在下达口令时要采用胸音或腹音,这样才能加大呼吸量,获得正确的发声,达到良好的效果。胸音多用于下达如“立正”、“稍息”等短促口令和口令中的预令,如“向右—转”的“右—”;腹音多用于下达带拖音的口令,以腹腔为共鸣器官,如“向右看—齐”的“齐”字。其次,下发口令时,字音发声要正确、清晰、完整,要让人感觉动力强、咬字吐字“字正腔圆”、声音清晰优美、圆润有力。
口令要想指挥得力,首先声音要洪亮、清晰、有力。依据队伍的大小,队伍纵深长度和人数的多少,队伍大,声音要大一些;队伍小,声音就要小一些、短一些。其次,口令讲究胸腔、鼻腔、腭腔共鸣,要技术娴熟;口令吐字、发声音调等要准确,声音清脆、明亮、圆润、传得远,富有力度和音色变化。再次,口令要注意音量有大有小、有强有弱,下达口令时,最后一个字的音调一般都要高一些。例如:“向右看—齐”的“齐”字,“立正”的“正”字,“齐步—走”的“走”字的发音都要重,音调要高一些。音调不分高低,声音无变化的口令是缺失权威性、命令性的。
体育教学口令要讲究节拍,要注意通过口令节奏的把握和变化,充分发挥口令的指导、提示和鼓舞作用。预令、动令和间歇要有明显的节奏,如口令“向右看—齐”,“齐”字音要高,要响亮;要突出口令的主音、重点字,发音清楚响亮,拖音稍长,如“向右—转”要突出“右”字。
体育教师下达口令时,还需注意字声的运用。一般情况动令都要发第一声,只有把词与声的关系处理好,才能使口令喊得更好。例如“立定”的“定”字是第四声,但在下达口令时要以第一声“丁”音发出;“向左—转”的“转”字是第三声发口令时常以第一声“专”音发出。还要掌握喊口令以词代音的方法。如“齐步—走”的“走”常发“邹”音;把“立正”的“正”字喊成“争”字;使口令声情并茂,给人一种想要做的感觉,学生感觉既亲切又兴奋。
针对体育教学,体育教师既要注重教学口令的规范性,也要注重教学口令和语言的完整性。有预令的口令,要把预令和动令区别开来喊出,例如“向左转—走”等口令发声要洪亮、干脆、有力;没有预令的口令,如“立正”的“正”字,动令发声要特别重一些,让人听起来规范兴奋。其次,要做到不遗漏口令,例如在集合的连续口令中,下达“向右看齐”的口令后,却忘记下一句口令“向前看”。再次,要严格使用口令术语,不用日常用语来下达口令,比如指挥队伍改变站位朝向,不用日常语“转过来”替代“向后—转”口令。要规范教学口令,完整使用教学语言,不断提升体育教学口令语言的运用水平。
第一,切勿使用模棱语。教学中讲解动作要领时,教师始终应态度鲜明地表明自己看法,讲解准确、简洁;教学竞赛时,要能及时果断宣判获胜队伍。任何时候绝不采用含糊不清的语言,否则学生无所适从,质疑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切勿使用否定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以肯定表扬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练习水平尽量不用否定语,教师要在学练过程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正确做法和值得肯定之处,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
第三,切勿流露讽刺语。不论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纪律表现上如何,教师对待任何学生的交流语言中,绝不应该流露出半句讽刺语言。讽刺只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伤害自尊心,拉大师生情感距离。
第四,切勿习惯机械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生动活泼、充满感情的,语言不是背书,教学中教师语言切勿干巴巴,照本宣科。风格单调乏味,方法陈旧机械,没有任何感情投入的教学语言是不受学生喜爱的。
第五,切勿缺少鼓励语。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态度上和练习中的点滴进步,都应该及时的、适当的给予热情鼓励,绝不能采取瞧不起或视而不见的态度。
第六,切勿带有地方语。无论是体育口令还是教学讲解中都不能带有地方方言,因为地方语属于平时很少接触的语言体系,进入学生大脑要经过“转译”方可理解,教学效果必然就将受到影响。
[1]张祺.体育教学中的口令[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
[2]马晓敏,李川.口令在体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体育教学,2013(6).
[3]王正祥.新课程下体育教学中“口令”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25).
[4]郑光.浅谈体育教学中口令化语言的运用[J].泰山学院学报,1997(06).
[5]盛昌繁.刍议体育教学口令的运用技术[J].中国学校体育,2002(3).
[6]崔斌.体育教师课堂语言失误例析[J].体育教学,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