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益

2014-12-05 17:37:27陈光昌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好胜心效益利用

陈光昌

(广东省雷州市第六中学 广东雷州 524200)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学科,体育教学重要的是要透析学生心理,把握学生思维活动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达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但是,体育教学时,学生经常出现各种心理状态,诸如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活泼与闭锁、敏感与固执等等,老师必须把握好学生的体育活动心态,尊重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的放矢创设激趣教学情境,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效益。

1 利用学生的心理变化,激趣创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常常表现为好奇心、好胜心以及自尊心,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心理趋向偏激或成熟。怎样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变化进行教学设计,是体育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体育老师要更好的完成教学,必须利用好学生的心理机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1.1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促其主动参与体育学习

好胜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不甘人后的表现欲更为强烈,是激活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动力。在体育教学或比赛中,每一个学生或参与团队都想取得成功,显示自己的自信、乐观、勇敢、顽强的一面,这就是学生呈现的强烈的好胜心。因此,怎样更好的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让其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课堂效率,这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机智。

例如,教学“排球”一课,为了提高学生垫球准确性,在进行分组比赛,接对方发球的时候,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将球以正确的方法,垫到三号位去。为了计算准确性,我在三号位处画三个同心圆,每个同心圆的半径相差半米,若是三号位的学生能够在最里面的同心圆里接到球,则可以得到满分5分;若是在第二个同心圆里接到球,则可以得到3分;在第三个同心圆里接到球则可以得到1分,接不到球则得零分,按照积分来排名次。这样学生更加积极的练习垫球,尽量在最里面的圆中接到球,而那些掌握技术比较好的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积极,从而确保不被其他学生赶上。而那些技术稍逊的学生,不愿当“乌龟”,也不断地练习垫球技术,或自己请教别人,提高球技。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团队比赛,为了能够让整个团队取得胜利,掌握技术好的学生还会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保证整体的胜利。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技能,打造了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好胜心具有激励、鞭策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学习新的动作并自始至终地进行练习,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益。

1.2 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自尊是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和体验,是潜在动力,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能源和前进动力。它是一种积极、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或者认可,这是人之常情。但一个人的自尊受好多因素影响,如身体状况、同伴关系、学习成绩和家庭状况等。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取得成功,就会得到大家的好评,获得同学的推崇和老师的重视,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就会成为动力,体育成绩继续随之提高;反之,若是失败,学生自尊心就容易受挫,情感体验则受到抑制。此时,教师要注意教育机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区别对待学生,安排教学内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安排的难度高一些,而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则可以降低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另外,还可以生生互动,让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对其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发挥学生“互助、合作、友爱”的作用,提高了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了坚强、合作的意志品质。

例如,教学“跳高”一课时,由于身体发胖,小晓同学行动缓慢.动作笨拙,往上一跳,身体重重地跌在地上,引起同学们的嘲笑,他的自尊心受挫,感到无地自容,十分自卑,便赌气不练了。我发现后,马上批评了那些同学,端正他们认识的态度,又走过去安抚挫伤的小晓同学,并针对性地降低对他的要求,给予他指导,还让技术熟练的同学帮助他,让他的自尊心得到尊重,激起他练习的兴趣,不怕困难地完成预期的任务,享受了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互助友爱的精神。

2 强化团队意识,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班级有一定的归属感和团队荣誉感。这是一种积极的、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种心理优势,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两个部分,并且让学生进行团队之间的比赛,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

2.1 利用班集体荣誉感,发挥学生整体力量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团体取得胜利,并且为这样的荣誉,认真练习比赛。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发挥学生整体力量,诸如篮球、足球、排球、接力跑、体育游戏等,学生就会想方设法为班集体争光,在和谐、平等、友爱的竞争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

2.2 利用从众心理,提高学生集体凝聚力

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发现少数人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或行为不由自主地趋向于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从众现象”。这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体育教学也如此。体育教学中,由于课堂活动范围大,个别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常常与教师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容易导致某些消极因素的出现,诸如学生的穿着、体育活动“开小差”、队形队列的“别扭”、体育动作“恶作剧”等等。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从众心理”,对学生出现的消极因素,进行个别学生谈话、谈心,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个体”,是班集体的一员,须为班集体争光,就会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提高学生集体凝聚力。

2.3 利用互助团结的心理,更好的进行教学

上体育课时,一些学生若出现技术动作或身体上的问题,很多学生便会主动帮助,体现了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风尚。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好这种心理,因势利导,让学生互帮互学,互补互纠,更好的掌握各种技术动作,提高体育教学效益。如上面练习“跳高”的小晓同学,可以说也是利用互助团结的心理而进行教学的。

3 鞭策激励,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根据心理研究,在日常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若是没有受到合理的激励,只能发挥出自己20%~30%的能力,若是受到了合理的激励,则能够发挥出自己80%~90%的能力,甚至能够达到100%。可见,激励的作用之大。一般来说,激励方法很多,不一而就。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常用语言激励与非语言激励两种方法,刺激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3.1 语言激励

所谓语言激励,在体育教学中,老师用适当的语言煽情刺激学生,进行激励、唤醒、鼓舞、鞭策、评价,克服学生的恐惧感,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感和动机,发扬优点,弥补短处,助其成功,是促使学生学习成功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教学“跳高”时,有的同学一见横杆,心里发傻,我就鼓励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一点,你一定能跳过去!”有的同学动作完成较好或失误时,我鼓励说:“好样的,你的动作越来越接近标准了!”、“刚才就是腿没有抬好,努力一下,腿抬高一点,动作就完成了”、“虽然你失败了,但已经十分努力了,老师还要表扬你!”、“你的跳高成绩离满分就差2cm了,再跳一次,争取满分!”这些激励性语言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将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3.2 非语言激励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非语言因素传达的信息占人的信息交流的60%以上。教学是师生信息交流活动,所以体育教学上,老师应该更好地利用非语言因素激励学生。所谓的非语言激励便是指老师在体育课上利用一些目光、姿势以及面部表情来对学生进行激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上,我常常注意利用非语言因素激励学生,诸如赞许的点头,期望、称赞的目光眼神,赞美的手势,会心的微笑,能够增强情感的感染力,让学生放松、减轻心理压力、心灵相通、更加自信,更好的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亢奋,提高学生的自尊心,提高教学的效果。

想要更好的利用这种手段,老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样教学思路才更加开阔,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更加强烈,教学效益自然就提高了。

4 结语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且利用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教学,激活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更好的掌握运动动作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益,保证完成教学目标。

[1]陈附儒.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益[J].参花(下),2013(10).

[2]蒋树荣.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益[J].教师,2011(36).

[3]郑雅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

[4]葛晓春.运用心理规律——提高体育课堂效益[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

[5]蔡东娣.初中体育教学之我见[J].文理导航(中旬),2013(8).

[6]唐建华.论初中体育教学新课改中教师观念的更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0(2).

猜你喜欢
好胜心效益利用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36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中等数学(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过年了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当代水产(2019年1期)2019-05-16 02:42:02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关于好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