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训练时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成因分析

2014-12-05 17:37:27刘玉鑫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合理安排排球心理素质

刘玉鑫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天津 300381)

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体育项目,排球运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技巧性和对抗性,是一种技能型隔网类对抗运动项目,尽管双方不会发生身体接触和对抗,但对于运动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要求,因而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运动损伤的预防,极有可能在训练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因而,加强对排球训练时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成因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做好运动损伤预防和提高排球训练整体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排球运动损伤概述

1.1 排球运动损伤的定义

所谓排球运动损伤,就是指在排球运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损伤。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因素具有多重性,涉及到训练安排、技术动作、训练水平、心理素质等多种因素,特别是由于排球运动技术很多时候都是在半蹲状态或腾空起跳下完成,因而极易导致踝、膝、腰、肩等部位损伤。

1.2 排球运动损伤的部位

排球运动的特点突出,既要求有身高,更要求灵敏性,而且还必须具有力量和耐力,因而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根据国内专家和学者对我国排球运动员的调查和分析,2001年新组建的中国男子排球队员中,以膝、腰、踝几处部位发病几率最高,分别为21.5%、17%和15%左右;其次是手、肩、腕等部位,其他部位相对较少,而且很多以慢性损伤为主。而在排球训练中,则以急性损伤居多,此外慢性劳损也比较多,而且随着运动年限增长损伤也越多。

2 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分析

2.1 预防意识较为薄弱

由于排球运动的特殊性,安全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因而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这也是一切体育训练的重要基础,但从当前我国排球训练情况看,无论是教练还是学生,其预防意识都比较薄弱。有的教练认为,排球运动没有双方身体上的直接接触,其对抗性也不是很强,因而就放松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不能很好的制定和实施运动损伤预防制度和预防措施,因而在训练过程中极易出现运动损伤。很多学生更是在排球训练过程中不注重运动损伤的预防,对运动损伤预防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在平时训练中注意保护自己就可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根本不需要了解和掌握繁琐的预防知识,导致学生在排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经常发生。

2.2 训练安排不够合理

准备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且还能够提升肌肉的柔韧性和伸展性,因而做好排球训练的准备活动对于预防运动损伤十分重要。很多排球训练尽管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准备活动埋单较短是当前排球训练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在训练安排过程中不注重运动量的合理安排,过大的运动量和过小的运动量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过大就会使身体局部超负荷,过小就无法对肌体达到相应的刺激。在训练安排过程中,还由于组织方式不恰当,很多时候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激励训练、系统训练和区别训练,容易造成训练损伤。

2.3 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排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这两个方面的素质如果不好,极易导致在排球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弹跳能力是排球运动对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在排球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隔网对抗的强度也越来越高,进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因而对弹跳能力和弹跳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排球训练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够采取“分类训练”,因而极易造成一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产生运动。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强,因而在学习排球技术动作过程中对技术掌握不到位,由于技术错误也会导致运动损伤。

3 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1 提高预防意识

在排球训练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强化运动损伤预防意识,加强运动损伤预防教育。作为教练,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和理念,在排球训练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运动损伤预防机制,既要研究制定长效化的运动损伤教育和预防制度,又要在训练过程中加强预防教育,特别是要排球训练开始利用一定时间向学生传授运动损伤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通过全方位的安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确保学生在排球训练过程中不出现或者少出现运动损伤。提高预防意识,还要求教练和学生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踝、膝、腰、肩、腕等部位的安全预防工作,明确容易受伤的部位,同时要学习运动损伤后的处理措施,切实做到“预防为主、处理为辅”。

3.2 合理安排训练

排球训练需要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训练成效又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因而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要大力加强排球训练的准备活动,特别是要着眼于提高准备活动效果,合理安排准备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特别是要结合排球训练的专项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就做好运动损伤预防工作。由于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往往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合理安排训练还进一步强化技术训练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着力加强保护动作的训练,因而在训练初期就要使学生尽可能的领会技术动作和技术要领、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技术规范,既要让学生掌握技术又要使学生相应的肌肉力量得到训练。比如在训练学生起跳技术动作的同时,一定要将起跳动作与缓冲动作紧密结合起来,这项技术是极易被忽视的技术,而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减少和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3.3 开展分类训练

分类训练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不同的训练。排球运动是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之上的,因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训练方式,而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进行“分类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开展分类训练,必须大力加强“学情”的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通过分类教学的方式进行分类训练。开展分类训练,还必须建立一套形之有效的分类训练教程,比如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应当大力加强体能训练,着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而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应当加强相关技战术训练,同时要教育学生提高运动损伤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4 结语

总之,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但预防意识较为薄弱、训练安排不够合理、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因而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有的放矢的做好运动损伤预防工作,重点要在提高防范意识、合理安排训练、开展分类训练,以此来预防和减少排球训练过程中的各类运动损伤。

[1]虞重干,曾倩.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江捍平,王大平,肖德明.运动项目及相关损伤[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董焱.青少年排球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

[4]凌文杰,周振平,刘天才.浅析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与预防[J].现代预防医学,2007(8).

[5]卢虹利.浅析排球运动的损伤与预防[J].才智,2013(20).

猜你喜欢
合理安排排球心理素质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4:10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写作顺序
读写算(中)(2016年11期)2016-02-27 08:48:08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