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朋
(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中国文化的“写意”具有把不在场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功能,也具有产生从未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功能,通过心理上的再现去描述一个不在场的事物,不仅可以满足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求,而且还可以成为通往创造力的出发点。
电影中惯用的表现手法很多,包括描写、象征、怪诞、写实等等,其中抽象化是“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感情的一种意象。”这种审美意象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艺术性,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归纳,是将形而下变为形而上时的分析论证的需要,因此,抽象化也就使得中国电影具有了中国文化的“写意”性。而“电影的所谓‘写意’,不是简单地摹写含混不清的图象和意念,而是指导演对民族、对社会、对时代、对自然的总和体验,它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借镜头立意为象。因此,它主要是通过形象,并超越形象之外,表现人的感情、意志和内在气质,重视人的精神的直接抒发”。
任何一部影视武术作品都不是抽象观念的独立存在,不是特定时空中客观事物的简单写实,也不是胡乱拼凑的主观随意性的任意发挥,而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思交融后,通过一定的语言符号、物质材料使其得到固定化和外在化,获得一定的物质外壳,形成一个直接诉诸人们感官的形象,影视表达中的语言符号抽象化的武技和武理,是超越表象的艺术再现,是我们得以体悟武术文化及其审美的介质,因为,技是理的有形载体,理是技的内化思想。旷文楠教授说:“拳技的千变万化中贯穿着一个‘理’”,武技与武理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武技是武术文化的“外显层”,是武术文化表达所必须依附的载体,武术在影视中艺术化的表达效果,华丽的动作设计,套路化的攻防情节,甚至是夸大与不切实际的特技效果,都是以武技为最基本的原型。
观众印象中的大多数武侠电影“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得习练武术者可以飞檐走壁、腾云驾雾、排山倒海,大大突出了武术防身、攻防的一面,为武术包装了太多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新潮情感’,添加了神奇的特异功能或妖术鬼技,动辄腾飞万丈,潜地千尺。”而中国武术影视剧中抽象化的武技是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来源于武术技术攻防的原型,将武术打斗的场面经过夸张和艺术化的处理后运用到电影或电视剧中,以提升影视画面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从而呈现出富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一种影视表达策略。
对“意”的追求,使中国武术脱离了功利的实战技击的单一功能,转而走向文化与艺术的发展领域,其价值在不断地提升,其品位不断地超越,使中国武术具有极强的抽象表现意蕴,虽然抽象化的武技脱离了具体的自然对象对应物,但却在真实的打斗、闪展腾挪的进退攻防间虚实转换,阴阳呼应,得自然之造化。这种从抽象意蕴中表达出来的武术文化就是“写意”的,其中主要有:(1)阴阳。《周易》中认为,阴阳为天地万物之本,阴阳调和而化生万物,二者各有其不同的性质特点,故曰:一阴一阳谓之道。虽看不见摸不着,但武术的拧转开合、伸缩吞吐、左旋右转等动作,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的阴阳分合之道。(2)虚实。武技注重用身体体悟意识,注重练身修心,究其内涵本质是把“实”变为一种“抽象”,使人从刚硬自傲、个人英雄“实”的原态达至回归自然本性的“虚无”,是一种典型东方的文化意识。动静。(3)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静的,是永恒的,世界的运动变化则是相对的,静是“有常”,动是“无常”。动静相济是中国文化从自然现象中提炼出来的适合人类活动的一种理想境界,也是武术追求的境界之一,电影中抽象化的武技推崇的就是“动如天马行空,静如老僧补衲”的意境之美。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电影《藏龙卧虎》中,李慕白和玉娇龙的竹林打戏将武术文化中的阴阳、虚实、刚柔、动静、攻防、进退、开合,以“写意”的形式在电影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蕴涵了深刻的道家思想和意境。
武属于技艺层面,理属于某些精神层面的彰显,武是手段,理是目的。武理之间有主次之分,可分可合,《辞源》中解释“理”说:“道理,法则。礼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也。’疏:‘理,谓道理,言礼者使万物合於道理也。’”
武理作为武术文化表达的一部分与作为影视剧的表现手法抽象化连用,形成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一种特色表达方式。武术影视剧中表现的“武林纷争,双雄对决、民族大义、江湖统一”等场景的设计,是基于我们所处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特色表达,也是对武理抽象化的影视表达,其能够吸引观众的魅力在于,拥有绝世武功的侠者、剑客大多是为江湖统一而战,为生死存亡的民族大义而战,正好切合了中华民族重“和”、重“一统”的民族性。
影视剧中抽象化的武理正是创作者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人物、武术流派、历史发展背景等诸多元素,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勾勒出的一种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表达形式,多元化、多视角的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神秘性。但抽象化了的武术文化使得主角在剧中拥有了异乎寻常的武林绝学,虽然在炫技和视觉效果方面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特色的“写意”表达,曲解了受众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给中国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电影《霍元甲》中,霍元甲为民族大义而战的擂台之役,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展现的淋漓尽致,但这种以偏概全的将武术的“打”或以打为目的的“赢”,作为影视作品中彰显民族精神和表达爱国情怀的主体和主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曲解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深意。影视作品中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民族精神的体现应该是一种自然地表达,而不应是过于抽象化的渲染。
“写意”的中国,“写意”的电影,“写意”的武术文化,从中国电影诞生的一刻起,武术、电影与“写意”就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合体,武术在中国电影中的角色地位,乃至以武术为题材的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地位都是极其重要的的。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卧虎藏龙》和奥斯卡提名奖的《英雄》,抽象化的武技和抽象化的武理在众多电影中的运用,生动形象的再现了中国武术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和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表达。
[1]王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