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芳
(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部 广西百色 533000)
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和传统医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形成了身体姿势、呼吸和意识三方面整合一体的独特健身方式。在民族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还传承了宝贵的传统体育文化。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也进一步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不可估量与替代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何充分利用开发传统体育项目中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思考[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对生命的长久和生活的质量更加重视,主动维护健康、防护疾病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于是,在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养生”越来越受重视。各种养生保健品成为最为热销的食品之一,各类养生保健类节目收视水平较高,保健、养生类图书热销。这一切均反映了人们的养生需求。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在全民养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一种低投入、高受益的健康投资,可以满足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是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最佳选择。
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大脑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为许多疾病产生埋下了隐患。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类60%~90%的疾病与生活中的精神压力高度相关。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魏高峡指出,人们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是为了找到一个排压的渠道。而通过重拾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对抗现代焦虑很好的方式。无论是古筝、茶道还是太极拳,并不单纯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是更多地培养了一种专注和放松能力,这对职场生活很有帮助。传统体育养生学中的“形神兼养,内外兼修”保健思想,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符合现代人的健身需求。
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现代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游泳、球类项目等。相对柔和的运动项目较少,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健身需求。尤其是没有考虑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性格文静的女生的健身需求。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开设在丰富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同时,可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健身需求。
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是对民族传统健身养生文化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地继承和发扬,是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文化的彰显[2]。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体育一直占据高校体育的主流,而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备受冷落。这必然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丧失。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与中国的古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以课程形式开设传统体育养生,可以增进对青少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使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起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在课堂上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为目的的学习目标,建立在体育课中通过动作的学习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使学生在毕业之后,仍能对一种或数种体育运动有参与的积极性,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但是从目前开设的体育项目来分析,大多数为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要求严格,资金负担重,过分注重技能培养,对学生心里教育关注较少,不适合作为终身体育项目来发展。与之相比,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易于教学、不受学生基础限制;场地要求简单、教学活动容易展开;时间灵活度高、易于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优点,适合在体育教学中增设。同时,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以追求身心平衡发展为原则,更加注重学生心态的培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最有活力的部分,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文化特色必不可少的内容,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增加学校体育氛围,促建校园文化建设。民族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同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达到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之目的。其次,传统体育养生学属于“医体结合”的课程,利用医学院校开展优势,形成民族医学院校体育文化特色。
在全民健身、全民养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体育的养生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国内多数学者对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健身价值进行了研究,存在大量的文献资料。从研究内容来看,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这类研究,为民族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必要性与意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研究深度不够等。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研究,仅搜索到1篇,且属理论研究。关于《医学院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研究,未找到相关文献。
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国外找不到相关文献。但从国外一些类似体育项目发展现状来看,可窥探到国外对传统体育养生的青睐。以瑜伽为例,瑜伽源于古印度,是东方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目前,西方国家70%以上的健身房、社区活动中心均开设了瑜伽课程,瑜伽被树为温和有氧运动的首选。据调查,美国有超过1000万的人练习瑜伽,瑜伽已经普及到社区内的一些活动场所。此外,很多国家还有专门的瑜伽学院、如印度著名的PARMA瑜伽学院、要穆拉瑜伽大学、瑞什克斯的瑜伽疗法学院等。可见,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动作舒缓、注重身心锻炼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受欢迎。
瑜伽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心灵的同步保健。这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所追求的健身理念、健身方式不谋而合,有些内容甚至是同质同构。在瑜伽风靡全球的同时,我们有必要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养生的基本理论,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一些功法的实践和教学,以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保健养生意识,日常生活中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发展学生终身体育项目,为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学习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打造民族医学院校体育文化特色。
传统体育养生是一个大家庭,包含了许多的健身项目,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应该以国家相关推广政策、已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经验以及民族医学院校自身教学条件为参考依据。健身气功是传统体育养生的一个分支,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4号令中指出: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满足后SARS时期人们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开展了编创健身气功功法的科学研究,2003年开始在全国九个试点省市试行推广健身气功新功法,经过十几年的推广努力,健身气功在群众当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推广的项目主要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简称1568工程。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健身内容也主要是这四个项目。
4.3.1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8个课时)。
理论:4个课时;技术21个课时;考核2个课时,机动1个课时。
(2)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4个课时)。
传统体育养生学概述:2个课时;传统养生学基础理论:2个课时。
(3)技术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21个课时)。
易筋经:4个课时;五禽戏4个课时;六字诀4个课时;八段锦3个课时。
4.4.1 考核
(1)考核的形式与内容。
①考试形式:分为技术考试、理论考试。
②考试内容:第一,技术考试:功法演练;第二,理论考试:功法动作健身原理及要领。
③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执行。
(2)技术考试评分标准。
技术考试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分。分为3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10~8.00分;一般为8.00~6.00分;较差为6.00分以下。
①动作舒展,圆活连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呼吸自然、平稳,与动作协调一致;神态安静、自然、与动作协调一致;肩、胸、腹微小动作所体现的内动和肢体紧张与放松与技术要领要一致者,为“很好”。
②凡动作较舒展,较圆活连贯,柔和缓慢,动静相兼,上下相随。呼吸比较自然、平稳,与动作协调一致;神态较安静、自然者为“一般”。
③凡动作不舒展,僵硬不连贯,动静不分,上下脱节不协调,呼吸不自然平稳,与动作协调一致;神态安静、自然方面差者为“较差”。
(3)考试的计算。
采用百分制评分,比例为:
理论成绩:占总分的10%;
平时成绩:占30%;
技术成绩:占60%。
从社会背景和学校现实意义来看,民族医学院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是必然的及可行的,关于类似研究,相对较少,民族医学院校增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也是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急迫性,可以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保健养生意识,继承传统体育文化,打造医学院校体育文化特色,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与分配、考试与考,该体系是根据民族医学院校实际教学情况设定,符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
[1]潘鹏飞.民族院校体育教学增设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4).
[2]王敬浩,虞定海.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