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芦笙舞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2014-12-05 07:41李雅倩
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芦笙苗族舞蹈

李雅倩



高校开展芦笙舞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李雅倩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系,广西 柳州 545004)

芦笙舞作为我国苗族人民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传统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想要延续芦笙舞的发展,不仅需要“承上”,更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积极地创新从而达到“启下”的目的。芦笙舞本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决定了其对场地要求较低、容易学习、易于开展等特点,“芦笙舞”适合被引入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就高校引入芦笙舞的意义和方法提出些许看法。

高校芦笙舞教学;意义;策略

芦笙舞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特色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不断进步,芦笙舞同样如此,想要在新时代为芦笙舞带来新发展,就要在其本身祭祀、竞技、娱乐的特点上添加更多的元素,集娱乐、健身、教育等特点为一体的新时代芦笙舞将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将芦笙舞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无疑是发展芦笙舞的最佳选择,这种节奏欢快、韵律优美、高雅大方的舞蹈不仅能提升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更能起到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积极的影响[1]。

1芦笙舞的特点和内容

芦笙是一种深受少数民族喜爱的古乐器,每逢过年过节,他们都会举行花样百出、丰富多彩的芦笙会,人们随着芦笙的优美韵律翩翩起舞,欢庆着自己的民族节日,它们就像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耀眼的光芒[2]。有学者曾说过“芦笙见证了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的确,在这块华夏大地上,但凡有苗族人出现,就一定会有芦笙,芦笙作为一种乐器,它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舞蹈形式,根据芦笙舞的目的,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类:祭祀性的芦笙舞、竞技性的芦笙舞和娱乐性的芦笙舞。

1.1祭祀性的芦笙舞

苗族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其先祖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蚩尤部落,但凡这类最古老的民族,大多都能歌善舞,苗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类古老的民族对神灵都有着极高的敬畏之心,所以每逢过年过节,苗族人都会举行隆重的芦笙舞会来感谢神明。芦笙舞队通常由吹奏芦笙的伴奏队和族中舞蹈技术最优秀的舞者组成,其队形一字排开,时而原地吹奏,时而领着其他族人慢慢前行,这种形式的芦笙舞是所有族民的庆典,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男性舞者动作矫健大方、女性舞者动作轻快柔美,舞步配合苗族银饰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音,使得一股浓郁的苗族风味扑面而来,可谓人间极致的视听享受[3]。

1.2竞技性的芦笙舞

这类芦笙舞大多也是在传统节日里举行,其表演者多为男性,此时的芦笙舞曲不似祭祀时那么庄严肃穆,其曲调明快、节奏感更强、对动作的技巧性要求也更高,族中男性舞者通常会一一对决,族人会从中选出一个最优秀的舞者并赋予他作为来年祭祀时领舞的最高荣耀,所以这种形式的芦笙舞是最热闹、观赏性最强、技巧性最强、观众最多的一种。

1.3娱乐性的芦笙舞

与以上两种形式相比,娱乐性的芦笙舞则比较普遍,它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族民因为生日、婚庆等原因感到高兴而起舞;二是,未婚男女之间求爱的一种方式。其中以黔东南部的“讨花带”和黔中地区的“牵羊”最有特色。“讨花带”是男青年边吹芦笙边跳舞,姑娘则会边跳舞边把自己绣好的精美花带系在自己喜欢的小伙子的芦笙上;“牵羊”则是男青年在前,姑娘在后,两者共同起舞、互相观察、试探,随后姑娘会将自己的花带系在男子的腰上以传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2高校开展芦笙舞教学的意义

2.1丰富体育教学

高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如今的高校大多课程单一。芦笙舞作为中国的传统舞蹈,其舞蹈形式优美大方、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教育性和健身性,将其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既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又能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能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运动选择,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收获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从另一方面说,学生学习了芦笙舞后,就会由点及面的将芦笙舞辐射到整个社会,进而使更多的人去学习和传播芦笙舞,这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2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艺术本就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舞蹈艺术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又能锻炼身体,是一项一举两得的运动。

2.2.1芦笙舞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

芦笙舞的舞步来源于对动物动作的模仿,如:犁田、斗鸡、老虎下山、爬坡等,这使得芦笙舞常常要用到走、跨步、跳跃、单脚站立、踢腿、别腿、勾腿、翻身、旋转、蹲转等动作,这种粗犷豪迈的舞步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全身的肌肉和关节,大大提升舞者的速度、力量、柔韧性和耐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增强。

2.2.2有助于学生宣泄心理情绪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运动的时候体内会产生一种酶,它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等等。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已经开始初步踏入社会,其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遇到学习、生活、情感上的问题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将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而芦笙舞这种豪放粗犷又不失优雅的运动,正好可以帮助学生们宣泄内心的情感、愉悦自身,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

2.2.3增强各民族和地区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芦笙舞广泛流传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地区,虽说我们将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主要是为了增加体育课程的多样性、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从深层次方面来说,这些分散地区的其它民族看到学校对民族文化如此重视,其内心对学校的认同感也会大大增强;另外,广大人民群众在欣赏芦笙舞曼妙的舞姿、听到芦笙时而激昂时而婉转的乐曲时,他们对苗族的认同感也会变得更加深厚[4]。当高校在开展芦笙舞教学或举办芦笙舞表演时,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生穿上相同的服装,舞动着同一种精神,长此以往,随着默契的生根发芽,来自各民族、地区的学生们会更加和谐与团结,凝聚力将会大大提升。

2.2.4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西结合的现代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我国各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衰退,先人的智慧结晶也相继失传。据统计,苗族18.9%的体育项目已经失传。在这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互相冲击的风暴中,如何保存并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更行之有效的传承和发扬手段。高校体育无疑就是承载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舞台。芦笙舞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势恢宏,但是它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并不高,在各大高校开展起来非常便捷,这种既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又能增强学生精神意志的运动,正好符合当今高校体育课程教育的要求。

3高校开展芦笙舞教学的策略

3.1增加对教师芦笙舞的培训

芦笙舞作为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形式,普及率较低,高校体育舞蹈教师作为芦笙舞的教学主导,其自身的舞蹈水平对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芦笙舞对脚步的要求较高,包括斗鸡步、老虎下山步、快步等等,而且芦笙舞还要求舞者能在舞蹈过程中快速地做出跳跃、旋转、矮蹲等动作,蹲转更是其中的难度之最,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教师很难自己琢磨出芦笙舞的精髓,所以高校应聘请具有芦笙舞特长的专业人员对本校体育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并规范教师的舞蹈动作,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首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教师可将自己在学习芦笙舞过程中体会的心得传授给学生,既提高了教学水平,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最后,保证了芦笙舞文化传承的完整性。

3.2加强对芦笙舞教学的重视力度,深化学生对其的认识

现在各高校的舞蹈教学多将重心放在西方舞蹈上,大部分学生都更愿意去选择街舞、国标、芭蕾舞等,对民族舞蹈的重视过低。作为老师,应该多为学生们讲解有关芦笙舞的历史和故事,让学生们对芦笙舞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芦笙舞不仅仅只是一个舞蹈形式,它更是苗族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传承载体,它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它承载着苗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承载着古代人民对天空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学习芦笙舞,不仅是学习一种舞蹈技巧,更要从这种技巧中学会为人应有的敬畏之心和歌颂生命的态度。

3.3将芦笙舞“教材化”

正如芦笙舞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一样,芦笙舞的传承也需要一个载体,将“芦笙舞”教材化无疑是最好的传承方式之一。纵观现今流行的各种西方舞蹈,它们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其舞姿的优美,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它们“教材化”早。将芦笙舞教材化不仅方便体育老师上课时的讲解,更是有利于芦笙舞的传播。舞蹈教学通常都是靠上课时老师的直接指导和课后学生自己观看相关的舞蹈视频,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西方舞蹈。对于芦笙舞这种注重声乐和舞步结合的表演形式来说,将芦笙曲制成音频教材,学生在练习舞步之余,聆听芦笙曲,感受其中的意境,既能陶冶情操,又有助于舞蹈水平的整体提高[5]。

3.4效仿苗族的芦笙舞表演形式

百闻不如一见,再多的赞美也比不上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体验。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加深,高校学生开展庆祝活动已经不局限于在传统节日了,每年的情人节、圣诞节各高校也会举行庆典、晚会等活动,学校可以在这种节日庆祝活动中引入苗族芦笙舞。例如在圣诞节和元旦,学校可以组织专业的芦笙舞表演团队,效仿祭祀芦笙舞的形式,让舞蹈队在学校里表演,组织学习芦笙舞的学生们进行斗舞,胜利者将作为下一次庆典的领舞;在七夕或情人节,学校可以效仿“讨花带”和“牵羊”,组织学生们互动。这类活动可以大大激起学生们对芦笙舞的兴趣,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去了解与学习芦笙舞,如此一来,便能促使芦笙舞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效仿苗族的芦笙舞表演形式,让学生们切实的体会芦笙舞的魅力,在增加学生学习激情的同时,又能传承祖国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3.5将芦笙舞加入高校体育信息共建共享体系

高校体育信息共建共享体系是新时代信息化的产物,它将不同的学校联系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彼此间体育信息的共享。将芦笙舞加入到高校共建共享体系中,给所有学习芦笙舞和教授芦笙舞的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教师之间可以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交流彼此的舞蹈经验,促使芦笙舞的整体教学环境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4结束语

芦笙舞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无外乎是兴趣和技巧这两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将舞姿优美、健身价值极高的芦笙舞教授给学生们,这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更能使少数民族的学生感到亲切,促进各民族间的和谐包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1]彭丽英,姚鑫,余海浩,等.贵州苗族芦笙舞导入高校公体课的可行性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6):26-28.

[2]张林.苗族民间舞蹈芦笙舞教学意义研究[J].科教文汇,2009(16):67-69.

[3]钱应华.苗族“芦笙舞”引入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的探讨[J].体育科技(广西),2010,23(3):89-91.

[4]付明华.高等学校芦笙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4):105-107.

[5]蒙妍,陈燕.论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艺术特征[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5(2):74-77.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Lusheng Danc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Ya-qian

(Department of P.E. and Health Education,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Liuzhou, 545004, Guangxi China)

A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ulture traditions, Lusheng dance has long history. Due to its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Lusheng dance is easy to study and is easy to carry out. It is suitable that introducing Lusheng dance to PE teaching in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ways of introducing Lusheng dance to college PE teaching.

Lusheng dance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gnificance; strategy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苗族芦笙舞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C147。

李雅倩 (1971-),女,广西忻城人,讲师,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学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芦笙苗族舞蹈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岜沙芦笙节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你好,芦笙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芦笙恋歌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