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岗
不同瞄准点训练对篮球罚球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 岗1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 河南 洛阳 471023)
运用实验法,对罚球时选择不同瞄准点训练后命中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分组训练,有确定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罚球命中率具有显著提高,而没有确定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命中率提高不明显。其中,以篮圈后沿为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罚球命中率提高最大,而以篮圈前沿为瞄准点的实验组命中率提高次之,选择篮圈中心和没有固定瞄准点的对照组训练后罚球命中率增加不明显。
罚球;瞄准点;命中率;实验
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很多,从持球动作到投篮时的出手力量、速度、角度、球的飞行弧线、投篮时的心理素质等众多环节,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将对最后的投篮命中产生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投篮瞄准点的选择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指标。正因为此,一些研究者开始从直接命中瞄准点的选择上研究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目前的研究是将投篮直接命中的瞄准点分为篮圈前沿中点和后沿中点两种情况[6]。通过专家访谈和课堂调查发现,在实际应用中,篮圈前沿、中心和后沿都可以作为罚球直接命中的瞄准点,但究竟选择哪种瞄准点进行练习后罚球命中率提升最快还有待研究。本研究从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班的罚球训练中选取不同瞄准点进行实验研究,以期找出罚球时的最佳瞄准点,从而完善学生的罚球技术,提高罚球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并为高校体育院系学生罚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和2011级篮球专项班男生共40名。
1.2.1测试指标
每人在罚球线使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进行罚球,共罚球30次,分3组完成,每组10个球,记录命中次数。
1.2.2实验对象的选择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和2012级篮球专项班所有男生53名,每人按照测试指标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利用卡方检验筛选出投篮命中率在同一水平上(P>0.05)的40人,并将其分成4个组,每组10人。该40人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其中2011级22人,2012级18人。
1.2.3 实验分组
将这4个组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甲组、乙组、丙组和一个对照组:丁组。其中,实验组甲组要求罚球瞄准点为篮圈前沿距投篮者最近的点,乙组要求罚球瞄准点为篮圈后沿距投篮者最近的点,丙组要求罚球瞄准点为篮圈中心距投篮者最近的点。对照组丁组不作要求,按照平时习惯进行投篮。
1.2.4实验时间
2013年4月1日~5月26日,共8周,每周二、周五下午各训练1次,每次10min。
1.2.5实验方法
采用组间、比较设计实验。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以正常步骤、要求进行教学。实验组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不同瞄准点的罚球训练,4个组的授课教师相同,练习强度相同。要求4个组的学生在每次课的结束前10分钟进行强化练习:由专人负责语言暗示,要求他们在罚球线进行投篮练习,规定他们在投篮时采用单手肩上投篮,且必须瞄准各组对应规定的篮圈前沿(甲组)、篮圈后沿(乙组)、篮圈中心(丙组)、正常投篮(丁组)。
经过8周16次共160分钟的专门训练,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于2013年6月4日进行最终的测试。
测试指标与实验前测指标相同,即每人在罚球线使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进行罚球,共罚球30次,分3组完成,每组10个球,记录命中次数。各组实验前后罚球命中统计数见表1~表4。
表1 甲组实验前后罚球命中率对比表
人数 组均命中率 差值 P值 实验前 10 46.3% 9.7% 5.61 0.018*实验后 10 56%
注:*表示两组命中率对比具有差异性,**表示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下同)
表2 乙组实验前后罚球命中率对比表
人数 组均命中率 差值 P值 实验前 10 44.3% 14.4% 12.34 0.000**实验后 10 58.7%
表3 丙组实验前后罚球命中率对比表
人数 组均命中率 差值 P值 实验前 10 48% 5.3% 2.41 0.121实验后 10 53.3%
表4 丁组实验前后罚球命中率对比表
人数 组均命中率 差值 P值 实验前 10 44% 3.3% 1.13 0.287 实验后 10 47.3%
使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运动员投篮命中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从4个组(表1-表4)实验前后的命中率对比可以看出,经过针对性训练,4个组的罚球命中率均有提高,但提高程度不同,其中差值最大的是瞄准点为篮圈后沿的实验组(乙组),实验后罚球命中率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其次是篮圈前沿组(甲组),提高幅度为9.7个百分点;选择篮圈中心为瞄准点的实验组罚球命中率提高了5.3个百分点(丙组),而罚球时没有要求特定瞄准点的实验组(丁组)训练后罚球命中率提升最少,只有3.3个百分点。从统计学上分析,在有固定瞄准点的三个实验组中,瞄准点为篮圈前沿(甲组)和瞄准点为篮圈后沿(乙组)实验前后命中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是瞄准点为篮圈后沿(乙组)的组经过16周训练后,罚球命中率与实验前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命中率提高了14.4个百分点,达到58.7%,而瞄准点为篮圈前沿(甲组)实验前后命中率也有差异性(P<0.05),16周训练周命中率提高了9.7个百分点,达到56%。在以篮圈中心为瞄准点(丙组)进行针对性训练后,虽然命中率提高了5.3个百分点,达到53.3%,但从统计学上来看,训练前后命中率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丁组,作为对照组,在训练时没有指定瞄准点,经过16周的训练,命中率也有提高,从训练前的44%提升到47.3%,但在统计学上没有出现差异性(P>0.05)。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专门性的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罚球命中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在有固定瞄准点的情况下,针对性训练后罚球命中率具有显著性提升(甲组和乙组);以篮圈中心为瞄准点进行训练后罚球命中率提高不明显(丙组),这是因为篮圈中心没有任何标志物,只能凭借投篮者的感觉和经验进行瞄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故以此为瞄准点的投篮命中率短期内提高不明显,这也从反面印证了瞄准点的选择是需要实物作为标志的;最后,没有任何要求的罚球实验会使学生练习积极性与注意力下降,命中率提高不明显,丁组的结果就是一个证明。
为了进一步找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实验后罚球命中率有无差异,需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其统计推断是推断各样本所代表的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因其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以有两个或多个水平,所以亦称单因素实验设计。
经过计算,4个组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为sig.=0.739>0.05,可接受方差齐性的假设。表5是4个实验组实验后罚球命中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4个组实验后罚球命中率具有差异性。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LSD法),则可以找出各组间的差异。从表6的多重比较中可以看出,实验后甲组、乙组、丙组罚球命中率没有差异(P>0.05),可视为同一水平,但与丁组相比,3个组命中率得到进一步区分。具体为:实验后甲组和乙组命中率都与丁组出现差异性(P<0.05),尤其是乙组和丁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说明乙组实验后命中率提高比甲组更大,而丙组实验后命中率与丁组没有出现差异性(P>0.05),说明实验后命中率提高效果相同。也即以篮圈后沿为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命中率高于以篮圈前沿为瞄准点的实验组,而以篮圈中心为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和没有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命中率提高相同。
表5 实验后各组成绩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T值 组间方差 78.20 3 26.067 4.659 0.007**组内方差 201.40 36 5.594 方差总和 279.60 39
表6 实验前后各组成绩均数的多重比较(LSD)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甲组 0.058 0.063 0.017*乙组 0.058 0.134 0.002**丙组 0.063 0.134 0.093丁组 0.017* 0.002** 0.093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罚球练习时,增加了瞄准的要求后,选择篮圈后沿为瞄准点命中率提高幅度高于选择篮圈前沿为瞄准点的,这可以从投篮力量和球的飞行路线进行解释。由于投篮出手后球是后旋飞行,如果瞄准点为篮圈前沿,根据球体在空中的飞行轨迹和球体触篮的关系,可能有3种情况:(1)如果用力过小,球没有触及篮圈前沿则不会中篮;(2)球可能正好碰到篮圈前沿上,那么由于后旋,球会弹回到球篮前面,也没有命中;(3)球的力量较大,超过篮圈前沿,投到篮圈中心或后沿弹回篮圈命中,因此瞄准篮圈前沿的命中率理论值为33.3%。而瞄准点为篮圈后沿时,也有3种情况:(1)用力较小,球没有触及后沿,而是投到了篮圈中心,则投篮命中。(2)如果球正好投到了篮圈后沿,由于球的后旋,可以将球弹回到篮圈里面,投篮命中;(3)如果力量特大(或特小),离篮圈后沿太远(或太近)则不能命中。所以,瞄准点为篮圈后沿时罚球命中率理论值为66.7%。总之,结合实验以及理论分析,罚球直接命中时选择篮圈后沿距离投篮者最近的点是最佳瞄准点。
3.1 罚球直接命中时需要一个固定的瞄准点,通过确定瞄准点的罚球练习,罚球命中率可以明显提高。
3.2 罚球瞄准点的选择通常有篮圈前沿距投篮者最近的点、篮圈中心距投篮者最近的点和篮圈后沿距投篮者最近的点。其中,罚球时选择篮圈后沿为瞄准点进行练习命中率提高幅度高于选择篮圈前沿和篮圈中心为瞄准点的实验组。
3.3 选择篮圈中心为瞄准点的实验组和不做任何要求的对照组实验后罚球命中率增加不明显。
[1] 钟添发.篮球大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21.
[2] 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6.
[3] 郭永波.篮球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3.
[4]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6-127.
[5] 高鹗,李峨恒.现代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22.
[6] 李同彦.确定直接命中投篮瞄准点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18(1):99-1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Aiming Point on the Free Throw Percentage
LIU Gang
(PE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Henan, China)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 comparis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free throw percentage with different aiming points and the free throw percentage without aiming poi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latter supers the former significantly.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free throw percentage with the basketball along as the aiming point is most increased, while that with the rim edge as the aiming point is less increased and those with the ring center as the aiming point and without aiming point are scarcely improved.
free throws; aiming point; free throw percentage ;experimental
刘岗 (1980-),男,河南南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赛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