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竹漂运动的推广和开发研究 *

2014-12-05 07:41张俊斌
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赤水民族旅游

张俊斌



独竹漂运动的推广和开发研究*

张俊斌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独竹漂运动的推广和开发问题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独竹漂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性、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和竞技性特质。可以通过各级体育类赛事,与旅游和文化开发相结合,开发教育、人才资源和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融入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等多种途径进行推广和开发。并提出了开发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独竹漂;民族传统体育;推广;开发

独竹漂是贵州省黔北地区赤水河流域一种独特的民间绝技,是当地人民从长年累月的生产劳动中提炼出来的,历经上千年的传承发展演变而来的一项原生态民间活动。赤水河流域盛产楠竹,楠竹生长快且高大粗壮,在水上的浮力可以承载一个成年人。当地民众以一条细竹竿为“桨”,脚踩一根楠竹为“船”,依靠细竹竿的划动实现水上漂行,这项绝技世代相传,有效地解决了群众交通出行和运送竹材的问题。而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门绝技最初的功能已经淡化,逐渐发展成一个表演项目和竞赛项目。2009 年,独竹漂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正式成为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会竞赛项目。独竹漂项目无论作为推广旅游表演,发展竞技比赛,还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独竹漂项目的推广

1998年赤水独竹漂在贵州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了表演项目银奖。1999年,独竹漂作为表演项目首度亮相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就夺得了表演类金奖,从此这项贵州民间体育绝技走上了全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2000年,赤水独竹漂表演团在赤水河6千米顺流赛中创下了长距离独竹漂的吉尼斯纪录。2004年起,为争取将独竹漂项目列为2011年全国第九届民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贵州省民委、省体育局和有关专家进行了项目论证、规则起草与审定,并在省内推广开展与比赛。2009年整理、编写了《独竹漂竞赛规则》(试行),并通过了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申报和专家组论证。2009年全国龙舟暨独竹漂邀请赛在贵州麻江县下司镇举行,来自北京、湖北、海南、广西等12支独竹漂代表队参加了比赛。2010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联合在遵义举办了独竹漂项目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50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加了培训。经过一系列的宣传推广,独竹漂运动很好地向世人展示了其独有的内涵和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近几年独竹漂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除了四年一届的全国民运会和省民运会外, 每年贵州省内的贵阳、遵义、赤水、麻江等地区还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独竹漂的单项比赛,每逢比赛都汇集了各地慕名前来的选手和观众,场面壮观,很好的促进了各省、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2独竹漂项目的开发途径

2.1与旅游和文化开发相结合

独竹漂项目的开发要融入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与红色革命历史、人文特色与民俗文化风情,以实现与旅游经济和文化开发的互动式发展。开发形式有:假日节庆和旅游景区表演、游客参与式体验、大型夜幕山水实景表演等。

与旅游和文化相结合的开发需统筹规划,可通过区域协作开发、配套开发和专项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区域协作开发是整合本省内不同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发挥地缘和资源互补的优势,强强联手,一体化开发,打造一个区域整体旅游品牌。配套开发是依托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民俗文化村推出独竹漂项目,丰富旅游产品项目,充实当地民族文化的内涵,提高景点收益。专线开发是根据地方特色设计并推出行程合理、特色鲜明的民族体育专线。在专线的各个点,提供不同的民族体育项目,向游客介绍相关知识和表演展示,安排游客参与,让游客感受民风民俗。另外,赤水地区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纪念地,也是茅台酒的产地,因此赤水独竹漂也具有浓厚的红色革命文化色彩和地区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史学、文学、美学、民族学、军事学知识去丰富和开发它的文化价值,使其更具表现力。

2.1.1开发假日节庆和旅游景区表演

独竹漂作为一种独特的融民族传统体育、娱乐、表演和竞技于一体的项目,在当地乃至全省的节庆假日活动(如端午节和一些文化庆典节日)中得以沿袭持续下来。。通过传统节庆假日和民族盛会的“舞台”,充分展示了独竹漂的文化魅力,成为了当地和贵州省的一张标志性名片。开发旅游景区的独竹漂项目表演,可以促进景区经济提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开发旅游地的民族文化。独竹漂项目的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不断创新,表演者可以在水面上倒退、转身、换竿、绕弯,还可以多人组成队形、方阵,并做出“劈腿漂”、“弓步漂”、“翘竿漂”等各种高难度姿势,深受观众的喜爱和称赞。近年来,水上“独竹漂”婚礼表演和“一字坐杆漂”等新内容不断涌现,2004年当地还组建了女子独漂队,女子表演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2.1.2开发游客参与式体验

独竹漂项目动作简单易学,在旅游开发中可以作为一个尝试式体验产品推荐给游客,从而提升旅游效果,增加收入。所以,从项目样式的创新、编排,难度的选择上都要充分激发游客的参与欲望和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理需求,让表演者和游客互动体验并感受其中的欢乐、刺激和挑战,使项目更富亲和力、诱惑力。

2.1.3开发大型夜幕山水实景表演

独竹漂项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科技文化元素与本土特色相结合,引进先进的文化市场营销和理念。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其艺术和表演效果,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可借鉴印象刘三姐、梦幻漓江、印象西湖、印象丽江等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经营推广模式,将独竹漂技能、舞蹈、音乐和自然山水风光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加以民族化,打造出集艺术、唯美和视觉性于一体的实景演出。地方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项目的商业价值,在一些自然景观比较优越的地区,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打造独竹漂文化品牌。

2.2教育、人才资源和理论研究的开发

独竹漂项目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其继承和生存发展的关键。学校是项目传承发展的基层单位和培养传承人的摇篮,也是项目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重要场所。因此,项目所在地遵义市、赤水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肩负起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出台扶持政策,建立校本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依靠学校教育的培养、训练,为独竹漂的传承发展充实后备人才提供条件。近年来,贵州部分高校成立了民族传统体育系,一些中小学还成立了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基地,肩负起了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保护、开发等科研工作和培训任务。部分民族地区学校还选择性地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并成立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2004年贵州省部分地区的学校已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2008年推广到全省民族地区所有学校。

加强人才的培养,是开发和弘扬独竹漂项目的一个重要保障。人才的获得可以有多种渠道:(1)可以在当地进行本土挖掘和培养,寻找一些技艺高强的人来培训传授技能;(2)可以在贵州省的大中专院校进行选材培养,尤其是通过民族、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培养;(3)向社会招聘。可以制定出招聘人才的政策,把优秀人才吸引过来。

组织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学者对独竹漂项目著书立说,形成文字材料,还可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绘制资料,对其浓厚的地方特色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整理,包括项目的运动形式、技术与技能,对人体生理、心理、健身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和指导性教材,这些研究工作,将极大地丰富项目文化内涵,加速项目的开发和推广。

2.3融入山地户外运动赛事

贵州设有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示范区,举办了多届山地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在户外品牌赛事中融入独竹漂这个竞技项目,有利于开发其商业户外竞技价值,吸引众多跨省区、跨国家的队员前来旅游、参赛,这不仅可以把独竹漂打造成为民族户外体育品牌,还可以扩大本省户外运动的涵盖面,更好地构建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水、陆、空”全方位发展的格局。

3独竹漂项目开发需解决的问题

3.1完善法规条例

目前,我国关于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还不完善,只是零碎散布于一些法规条例中,并无专门具体的法规条例和细则,因此,难以具体督促主体行为,不能整合社会力量,缺乏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所以,一方面中央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法规条例;另一方面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等相关部委和贵州省政府要根据中央法规条例制定具体的文件,独竹漂项目开发的所在地区市县级政府要根据相关法规条例和文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意见和工作条例。

3.2健全管理组织

独竹漂项目的开发要遵循“高度重视、统筹兼顾、明确责任、分级管理”的要求。独竹漂的保护与开发涉及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地方教育局、体育局、民政局、乡镇政府乃至村委会在管理沟通、配合、协调上要有健全的制度,活动开展要明确责任,政府部门要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同时要加强纵向管理和横向沟通联系。

3.3拓展经费渠道、合理使用经费

改善当地政府对独竹漂项目发展经费投入的不足,要多渠道融集资金,将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公益资金合理地投入使用。除了地方财政适当加大项目发展资金投入外,可通过相关配套政策来发动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开发,争取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经费的使用着重放在项目的挖掘、保护、运用上,包括对民间艺人的生活扶持以及有关物质文化层面的整理、保护、创新上。另外,体育彩票公益资金也是支持项目发展的有效来源。

3.4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独竹漂”项目的宣传力度需要省、地、县各级政府与文体局、广电局、民委的共同支持和协助,充分利用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等媒体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通过摄影作品、纪录片、广告片等宣传手段重点宣传推广,展示独竹漂项目的民族文化、表演形式、竞赛形式,还可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爱好者、运动员前来考察、研讨和交流,或者组织队伍到省外和国外表演、比赛,将其推向全国、全世界。

4结论

独竹漂项目的开发和推广正处在起步阶段,当地需要加强与各省市和新闻、旅游、高校、科研等有关机构的联系,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与交流,为独竹漂融入时代元素,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在创新和发展中进行保护开发,使其创造出更辉煌的民族体育文化。

[1] 谢芳.合理开发利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3(1).

[2] 张辉审.赤水流行独竹漂[N].中国民族报.2005-04-29.

[3] 韦丽春;蓝建卓贵州赤水独竹漂的历史渊源及功能价值[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

[4] 徐 宏.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5).

[5] 田祖国;陈永辉等.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

[6] 王海;邓永汉.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赤水独竹漂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2).

Research o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ingle Bamboo Drift

ZHANG Jun-bin

(PE Institute of Guangxi Normal College, Nanning 530023, Guangxi , China)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ingle bamboo drift a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 single bamboo drift has unique, recreational, ornamental, challenging and competitive trait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ctivities. It could be promoted and developed by holding various sports events, combined with the tourism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developing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carrying out in-depth theoretical study, entering the mountain outdoor sports events and other ways. The author also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required to solv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m.

single bamboo drif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promotion

广西师范学院基础研究基金课题项目内容。

张俊斌(1980-),广西桂平人,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赤水民族旅游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赞贵州赤水诗四首
赤水市委离退局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赤水情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