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深入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2014-12-04 15:23张金城
国际贸易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中央企业

张金城

中 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与支撑,是国家重大工程的主要承担者,在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探索海外经营等方面发挥着“排头兵”和“顶梁柱”的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当前世界的经济格局,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当前,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竞争进一步加剧,各种挑战并存;与此同时,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也为新一轮海外投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央企业要想在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世界眼光直面全球市场,趋利避害、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深入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中央企业实施国际化 经营战略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中央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 具体表现为,其一,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2003年中国有关部门发布年度数据以来,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已实现11年快速增长,在2002—2013年的12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39.8%。2013年,全球生产贸易疲弱和国际金融持续波动,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势头良好,实现了22.8%的高速增长,当年投资流量达1078.4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蝉联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3年年末,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434亿美元存量中,国有企业占55.2%。而其中中央企业一直扮演着海外投资的主力军角色,对外投资的总量不断增加,增速不断加快。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265起。其中中央企业占35起,披露交易金额的32起,共涉及447.37亿元。其二,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与化解国内过剩产能作用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发展,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投资区域日益广泛,产业布局日益多元,产业链条位阶不断攀升,对全球战略资源的集聚以及整合能力逐渐提升。在国内钢铁、纺织、光伏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中央企业“走出去”,通过形成新的贸易布局、市场布局,有效缓解了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改革开放35年来,国内工业技术装备经过不断淘汰升级,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国内一些产能过剩行业仍有相对先进的技术优势。从时间周期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在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中央企业 “走出去”,积极推进“产能输出”战略,积极主动地创造外需,不仅缓解了内部供需矛盾,也为中国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更大空间和收益。

(二)存在的问题

1.政府层面

一方面,对外投资服务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首先,政府支持与服务职能的缺位,突出表现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比较完整的对外投资法,没有形成较为全面、完善、系统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来指引、规范、管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外直接投资立法严重滞后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其次,在中央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过程中,政府保护机制跟进不到位。宏观层面上,我国政府在签订国际双边及多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议方面做得不够。微观层面上,我国在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另外,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远远满足不了中央企业“走出去”的现实需要。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飞速发展使信息成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我国政府的信息服务相对滞后,对中央企业支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多头审批审核问题仍然存在。审批手续杂、程序多,多部门汇报审批,已经成为当前阻碍中央企业“走出去”的一大因素。多头审批、审核,效率低下,并且不利于中央企业在海外的激烈竞争中作出及时反应。政府职能应更多体现在准入规则制定以及投资事后监管,在前期审批方面,放权为佳,这能够进一步缩减权力寻租的空间。前期审批工作固然必要,但是过多的审批手续不仅束缚了中央企业发展的活力,更为权力腐败提供了寻租空间。例如,境外项目资金来源及安排事项均需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外汇管理局三个部门审核。这大大降低了中央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反应能力,导致因为审批手续繁冗错失投资机会。

2.企业层面

中央企业总体来说,海外核心竞争力不足,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技术含量和投资绩效有待提升,效益较差。这与中央企业总体在全球分工产业价值链低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创新力及国际化高端人才等有密切关系。

其一,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中央企业“走出去”,核心是竞争力。中央企业的海外竞争力,核心在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我国海外业务快速发展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储备数量明显缺乏,国际化人才供应不足对海外业务快速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加快培养步伐,提高人才数量与质量,是大部分中央企业目前的主要任务。当前中央企业对海外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科学体系,国际化人才的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都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需求。

其二,国际经营风险防范能力不足。除开典型的经济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不足外,政治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待提升。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到重创,同时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异军突起,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国有企业投资戒心加重,常常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通过政治手段横加阻挠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合法经营。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及周边邻国对中国企业心态复杂,心存疑虑,这些无疑都加大了中央企业“走出去”的难度。当前中东、北非等地区政局动荡不安,局部地区冲突严重,国家安全风险对中央企业投资合作项目构成严重威胁,甚至造成重大损失。中东和北非地区是中国重要经贸伙伴和海外最大的原油供应地。该地区安全局势的恶化将直接冲击项目、人员安全,损害经贸利益。此外,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等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民族或地区矛盾也在激增,十分易发恐怖活动,国家安全风险对中央企业在这些国家发展业务构成重大隐患。此外,各国贸易投资政策的风险也不断多元。金融危机过后,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对跨国经营行为进行了制约,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外资并购主体持有目标企业产权、资源环境保护、劳工保障、技术壁垒、反垄断、外汇管制方面的政策法律,是风险的主要来源。

其三,企业同业恶性竞争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各类制造企业、工程承包商、设计院等都不约而同地向海外发展,竞争主体多,业务同质化明显,在国外市场上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这不仅减弱了国内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而且影响了与国际优势企业的竞争能力。同业恶性竞争是制约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效率、影响市场长远发展的因素之一。中央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市场化程度不高,具有自身特色和不可替代性的市场竞争力缺乏;另一方面是现有政策调整和企业体制改革不到位。

二、中央企业开展国际化 经营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

第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带来新契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形成,中国影响力明显上升,中国经济可能会迎来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期。从中央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中央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新契机。中央企业应该抓住时机,坚定不移地执行“走出去”的战略方针,积极融入新一轮全球产业整合重组的浪潮中,着眼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长远发展,以全球化视野实施资本运作,要从过去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受制者转变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整合资源、融入全球产业链,抢抓战略制高点,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使自身能够在全球经济发展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第二,“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央企业“走出去”提供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使得中央企业的世界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将为中央企业“走出去”提供新平台。中央企业同中亚及东南亚各国有着长期的合作,合作基础牢固。2013年,我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已超过4000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0%,中国企业对东盟各国的非金融类投资持续上升,发展潜力巨大。在中亚,中国企业承包工程营业额近350亿美元,是我国主要的对外承包业务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将成为中央企业对外投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增强在世界的影响力。第三,APEC北京峰会为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开拓了新局面。经过多年发展,APEC已从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演变为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和区域内各国领导人会晤的重要平台。APEC北京峰会主题确定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就是为了面对从贸易规则到合作机制的新冲击,进一步强化了组织功能,拓展了合作空间。APEC北京峰会最为瞩目的成果是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进程。而在APEC期间,中韩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韩自由贸易区协定基本达成。与此同时,一系列双边会晤成果也相继产生,中俄、中澳等双边合作也顺利推进,这一系列的合作既代表着亚太经济合作的最新进展,也预示着亚太经济的不断融合。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正式启动将使APEC框架内的合作方式和路径发生深刻变化——令APEC经济体间原本相对松散的合作模式变得更为集中,势必极大促进中央企业海外投资便利化。

(二)面临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后金融危机时期,原先支撑我国外需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艰难使我国外需增长受限。一方面发达国家不断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来自于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欧美国家主导的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服务贸易协定(TISA)在内的贸易投资新规则的构建也给我国海外投资带来了严峻挑战。

从内部看,中央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跨国公司竞争更趋白热化,一些世界顶级跨国公司都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改善经营模式,加速兼并重组,提升国际竞争力,这对中央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形成了新的压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总体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发展约束增强,实现从传统的粗放型投资向以资本技术为主的集约型投资转变,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三、完善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境外投资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海外投资的各项制度,迅速填补海外投资各环节的法律空白,完善现有法律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投资与立法的实践经验,及早发布和不断完善海外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构筑更高层级的海外投资法律体系。

同时,要构筑我国境外投资有关的风险防控机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建立相应的机制,完善境外投资信息服务体制及境外投资项目信息库,构建与国外情报信息交流的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境外企业情报信息的支持,提高境外企业预警能力。积极与资源国建立多边军事和反恐合作机制,提升保护我国海外员工、资产和能源通道的能力。政府“走出去”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中央企业通过境外依法合规经营,规避海外经营及社会风险,注重环境资源保护,尊重其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加速与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提升信息披露的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真正扎根当地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中央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进一步简化境外经营审批环节

落实企业的国际经营自主权,实质性简化对企业国际投融资、进出口贸易等一系列市场活动的审批。同时,形成促进、保护、监管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政策体系,真正做到“放权到位”、“保障有力”。此外,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应当赋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央企业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建立中央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制优势,使中央企业能集中精力面对外部竞争,全力做好国际拓展。

(三)多措并举大力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

国际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央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瓶颈。首先,国家应该在“选才、育才、保才”等多个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其次,成立专项基金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留学生人才。最后,大力推进人才属地化战略,培养当地员工,通过国际化人才库的建设,为中央企业的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国际化人才支撑。

(四)挖掘“整体资源”实现中央企业互促共赢

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升与境外中央企业的合作协作能力。提高政府对外合作信息的透明度,促进政府与企业的信息共享,逐步完善与涉外中央企业间信息通报与协调机制,鼓励中央企业“扎堆出海”。使中央企业获得更多援外企业项目机会;加强对“走出去”中央企业的统筹协调,鼓励中央企业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在海外大型项目建设上,加强中央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实现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

(五)加强境外经营与国际政策的协同配合

中央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既要顺应市场需要,也要加强与国际政策的协调。在国际投资法中,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效力应当优于国内法,而我国现行海外投资立法与国际立法在一致性方面存在着明显出入。因此要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深入研究并遵守世贸组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有关协议、协定。深入了解投资所在国家和地区外资准入、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等程序、规则及标准,确保境外投资的合规运作。加快实现由国内经营向国际化经营转变,最终融入国际化的市场中去。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中央企业
聚焦港口国际化
企业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企业
企业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