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

2014-12-03 04:57朱庆波
科技资讯 2014年26期
关键词:精益化线损配电网

朱庆波

摘 要: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综合性考核指标之一,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10 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介绍了10 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损耗情况及提出解决措施,同时在配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工作着重分析。

关键词:配电网 线损 技术线损 管理线损 精益化 降损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107-01

电能在电力网输送、变压、配电等环节中有一部分损耗,主要表现在电网元件如导线、变压器、开关设备、用电设备发热,电能变成热能散发在空气中。另外管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电能流失比如违章用电、窃电、计量误差、抄核收差错损失等。线损是电能在电力网传送,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线损不仅可以反映出电网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营销管理的综合水平,也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10 kV及以下配电网采取精益化的线损管理已成为电网降损的趋势,也是电网企业响应国家在节能减排政策上的一个体现。

1 10 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影响的主要因素

电网在输送电能并且进行分配的环节中会产生电能耗损,这个耗损的总称就是线损。用电网的总供电量减掉总售电量,就是电网总的线损电量,该数据反映的是电能从产生端(也就是发电厂变压器的一次侧)到电能的最终使用端(即电力用户电能表)之间产生的所有电能耗损。线损总量和供电总量的比值就是线损率。配电网会出现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种情况,其中技术线损又分为固定线损和可变线损,它受电网结构和使用的电器设备的影响;而管理线损就是线损总量和技术线损的差值,受到电网管理程度影响。

1.1 影响配网技术线损的主要因素

影响10 kV以及低于10 kV配电网技术线损主要有以下几点:(1)配电变压器、CT、PT、无功补偿电抗器等设备自身产生的铁损以及铜损等;配电线路耗损;电缆、绝缘子等设备产生的介质损耗以及电晕损耗。(2)电气设备出现绝缘失效而产生的泄露损耗;变电所或开关房中使用的二次设备、保护以及控制装置和通风消防的设备损耗。目前,配电线路技术线损损耗表现以下几点。

①电网规划不合理,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电使损耗升高;或因线路布局不合理、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等使损耗升高。

②导线的截面不是最佳值,线路长期出现轻载甚至空载或者过载现象,达不到最佳的经济运行状态所产生的损耗增加。

③无功补偿出现不足或过量的现象,导致无功穿越,对供电能力产生影响,只是线路损耗增加。

④因低压线路过长引起末段压降过高使损耗增加以及接户线过细、过长或破损严重使损耗升高。

1.2 影响管理线损的主要因素

由于供电企业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出现管理漏洞,造成用户违章用电,计量装置误差以及漏抄、错抄等引起的电能损失。10 kV及以下配电网管理线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在电力营销的管理环节中,由于抄核差错所导致的损失,以及供电端与售电端抄表结算时间不统一,导致的误差存在错抄、漏抄、估抄等现象,甚至主动少计电能,造成人情电、关系电的存在。(2)部分低压线路改造不彻底,存在部分线路换乱、接户线不合理现象,这使得用户偷电较为严重,造成局部地区管理线损较高。(3)用电稽查人员反窃电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工业用户没有依法经营,而是千方百计使用高新技术窃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供电企业管理的难度,也对管理线损产生较大的影响。(4)打击窃电力度不够,部分用电稽查人员积极性不高,没有尽心尽力开展用电稽查,且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对窃电户的处理难度很大,追补电量困难,直接影响配网线损率的升高。(5)计量装置的缺陷和故障处理不及时,造成计量不准确和部分电量的流失。

2 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措施

2.1 技术措施

2.1.1 提高功率因数和负荷率

通过提高功率因数可使发供电设备和线路减少输送的无功功率和合理而有计划地安排用电负荷和用电时间,提高电网负荷率,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2.1.2 合理规划线路网架,缩小供电半径

要严格按照各电压等级的供电半径,变压器应选择安装在负荷中心,对负荷密度高,供电范围大的重负荷区,优先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

2.1.3 合理减少导线截面

正确选择导线型号、材料、材质,在输送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粗导线截面,从而达到降损目的。

2.2 管理降损措施

2.2.1 强化基础管理

统一、规范抄核收日常管理,加强电能计量装置和相应采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加强基础档案管理,实现线损管理基础数据的动态维护,确保线变和户变对应关系的准确和及时更新。

2.2.2 强化用电检查和营业稽查管理工作

加大反偷查漏工作力度,建立常态化的反偷查漏机制。完善营业稽查制度,堵塞工作漏洞,将事前预防手段和事后补救措施结合起来,有效减少电量的不明流失情况。

2.2.3 加强用户侧无功管理

加大对用户功率因数的考核力度,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和末端电压,降低电网企业的综合线损率。

3 10 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的实现

开展线损“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四分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完善线损管理工作分工精益化、工作责任化、工作考核制度化。通过营配信息集成的建设及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全覆盖,逐步实施线损“两比对”。

3.1 建立和完善线损管理机制

成立线损管理组织机构,坚持规范化、指标化、体系化的管理思路,形成了“牵头管理、分头负责、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线损管理组织体系;其次,制定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方案,为线损精益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依据。

3.2 坚持精益化管理的原则

采用专变客户线损精确比对、公变客户线损趋势分析的方式,加强线损异常分析与处理工作,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和追踪分析”的原则,充分利用营配信息集成建设成果,整合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电能数据、营销系统和配电生产系统的设备台账、配电GIS系统的电网拓扑等信息,对线损异常的线路和台区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

3.3 坚持信息化管理的原则

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管理作用,以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注重营销、计量、营配一体化等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数据的互联互通,不断推进管理线损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4 结语

线损管理工作者应该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监控,将线损管理从传统的统计分析转变为监控,同时从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合适本网区的技术措施,使10 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温爱玲.10 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安徽电力,2010(1):64-67.

[2] 李姝,钟鸣.配电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J].供用电,2008(5):65-68.

[3] 张华,冉文胜.降低10 kV配电网线损措施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05(S1):30-36.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益化线损配电网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提高掘进工作面单进水平的探索与实践
医院精益化供应链管理探索
烟草物流实施精益管理的意义及创建思路
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建议
农网配电线路线损成因及降损措施
基于启发式规则与和声搜索的配电网重构算法
10kV配电网现状及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