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4-12-03 02:34李建礼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课本家乡利用

李建礼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在教,课本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来源,而是一种导向,一种范例。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76-0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在教,课本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来源,而是一种导向,一种范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利用多种途径去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将其优化整合,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斟酌损益,有选择地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利用,以此来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但纵观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尤其在基础教育学段,绝大多数教师还是抓纲务本,忠诚的守着一本多年未曾改版过的教材,言必称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走火入魔,误入歧途“。很难想象在此中单一的课程资源的教导下,怎么去培养我们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怎么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呢?

我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以本学科为例,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它不像理化生学科那样可以通过试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它要揭示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学生得到的都是直接经验。而历史学科具有不可重现性,加之时空跨度很大,学生得到的都是间接经验。学生学习和认识起来感到很抽象,很模糊。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呢?我觉得单凭课本上介绍的一些有限的知识和资源是显然不够的。加之新课程标准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体验获取知识的快感。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同时,要多途径,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呢?从我十几年的从教经历与体会来谈一谈几点看法与做法,以期和各位同仁探讨商榷。

首先,我们要大力挖掘本地区的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历史教学的一个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往小处说,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家乡的历史,懂得去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家乡有那些历史遗迹,历史名人。这就要求在讲课之前教师要发动学生利用网络或查阅相关书籍,也可以向长辈打听,搜集相关资料,将其进行整理,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对于学生的展示成果要进行充分的肯定与评价,并讲清它与课本内容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例如在讲到唐代统治者崇尚佛教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搜集我们彬县大佛寺的相关历史资料。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搜集整理。课堂上,同学们展示的资料很丰富,有正史记载,有神话传说,还有地方掌故,我指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引导学生去分析,辨别。通过学习,学生对于唐代佛教的兴盛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我趁着学生兴趣正浓,又想学生介绍了我县又一佛教历史名胜古迹——彬塔,使学生对于我县唐宋佛教文化有了一定认识。我又向学生介绍我县近年来打造的泾河川道唐宋佛教文化旅游线这一旅游品牌。通过这些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学生对于课本上的知识理解起来更直观,更深刻,而且学生也感受到家乡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其次,我们要善于挖掘其他学科中有关的历史课程资源。因为每个学科之间不是割裂的,也不是毫不相干的,他们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其实也就是不同学科间相互交叉的知识。例如在讲到南北朝科学技术时,有关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时,就可以联系在数学学科中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经常会用到的一个衡量“兀”。在讲到安史之乱的影响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本中唐代杜甫的《石壕吏》所描写的一家人为应付永无休止的兵役而落得妻离子散的凄苦情形,学生就可以对安史之乱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同身受。在讲到黄花岗起义时,我适时地引入语文课本中孙中山为纪念黄花岗起义中死难的烈士写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时序》和林觉民的《与妻书》,前者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壮怀激烈,后者则缠绵悱恻,情深动人。我让学生对这两篇文章的风格进行了鉴赏。通过学习,学生对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舍小家为国家的革命情怀和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历史教学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当然,在挖掘其他学科中历史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一要精心选择,切不可随心所欲,任意引用,一定要选择具有典型性,最具说服力的内容;二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可喧宾夺主,讲历史课上成其它课,从而让学生有“大杂烩”的感觉,一定要体现出历史课的学科特点。

再次,我们要时刻关注历史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动态,多听,多看,自己去搜集,也可鼓励学生去查阅,像现在电视中的《百家讲坛》,《经典传奇》,《真相》等节目,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评说可谓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对这些教学资源,我们可以进行整理,并加以甄别,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评析。例如,在讲到夏商周的历史时,我跟学生介绍了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社科院的重点攻关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其历时之长,耗资之大,学科综合之广,实属罕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研究的艰辛与永无止境,在讲到岳飞抗金时,我介绍了近年来有学者为秦桧翻案,称秦桧是促进民族融合的功臣的观点,还有学者为近代中国头号卖国贼汪精卫唱赞歌,称他忍辱负重,曲线救国。我都在课堂上适时地向学生罗列,通过辩论评析,学生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明确了,思想受到了教育,独立思考,辨别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去学习历史,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精神和审慎的科学态度

总之,历史课程资源如长江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我们用敏锐的视角,审慎的态度,艰苦的努力去挖掘,去利用,只有我们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去探索,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全新飞跃,达到历史教学的明理,鉴世,服务现实的育人功能。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本家乡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