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野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4-12-03 14:16薛玉香
江西社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文素质

■薛玉香

在市场化不断深入、工具理性日益蔓延的今天,教育领域也难免受到市场经济的诱惑。从地方高校普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与生产技术直接挂钩的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上便可发现,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无论其培养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还是其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都以突出其专业性、技术性和职业性为主。可见,当今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严重受经济社会、市场化发展的影响,越来越走向功利性、实用性的一面,而人文素质教育则被边缘化甚至被搁置。然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1](P4)本文基于“人文”视角,探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

一、应用性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

学术界通常把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或新知识直接应用于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实践,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从而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但是,“应用型人才并非只‘应用’知识和理论,而不进行研究。恰恰相反,应用型人才不仅在知识的应用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理论的创新方面常常给人们以启发,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所开展的应用性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与作用”[2]。因此,应用型人才不只是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注重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并强调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在2012年进行的一项采访调查显示: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强调,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专业素养、协作能力、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创业激情和创新精神、良好的个人品质等成为企业招聘人才的基本标准。[3]由此可以看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三位一体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其目标应当是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健全人格、既有科学素质又富于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当代社会价值多元、文化多元发展总态势的要求,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具有基础地位和决定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4]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完善应用型人才的人格。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用于行善,还是用于为恶?实际上,这些方面与个人的人格包括道德感、责任心等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急功近利,只重实用知识的传授。而人文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重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容易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自觉,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协调发展,人格更加完善。[5]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随着工业革命浪潮的出现,传统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逐渐暴露出知识面不宽、道德素质偏低、创新能力差等弱点,取而代之的是集创意、创新、知识、技能于一体的“智慧型人才”。许多科学家认为,创新不是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凭借知觉和想像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开阔应用型人才的视野,提高其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增强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从而点燃创造欲望,增强创新能力。

最后,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实践能力与人的心理素质,如兴趣、情感、性格、意志、认知能力、自我意识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引导,能培养他们高雅的志趣、积极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从而提高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等实践能力。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实用主义倾向,特别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被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搁置。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反映了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一)以“用”为主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地方高校迫于生存压力,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不得不把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第一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种具有社会功利性的地方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时,盲目跟随市场的变化和就业形势,往往有意减少人文社科类专业和压缩人文类课程,从而使地方高校的人文氛围变得越来越淡,导致学生对人文教育潜在需求的弱化,使人文类课程处于边缘化或搁置状态。

(二)注重“速成”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重点,忽视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参与等环节。特别是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师追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速成”教学方法,在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工具性的同时,在相当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价值性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虽“快速”学会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但在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真善美价值内涵的理解和道德文化的提升等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浅尝辄止。

(三)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偏向于引进重点理工院校的工科型教师,而具备良好人文素质与文化修养并且毕业于重点文科大学的教师在地方高校所占的比例不高。这种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象。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经费还是激励政策等方面,都会一边倒地向着实用性的学科、专业及课程倾斜。然而,在这些学科专业日渐强大的同时,人文社科类的学科、专业及课程则在悄悄地萎缩,从而导致文科类师资力量因缺乏平台而日渐削弱,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变得越来越艰难,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人文”视野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的发展必然要基于“人文”的逻辑起点,才能与当下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社会发展态势同步。那么,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笔者对此提出了独立的思考。

(一)目标定位:技术型向智慧型转变

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但地方高校仅仅关注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不够的。在21世纪,以智能制造技术、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和新材料开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袭来。数字化的制造、智能化的物流和管理系统将会彻底取代传统的制造业,以福特的生产线为代表的大批量、标准化、严格质量控制、标准流程操作的制造业模式将被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以3D打印、移动互联、多中心生产、分散管理和决策为代表的个性化、多样化与智能化的制造业模式。毫无疑问,新的工业革命将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那些大量存在以低人工成本、低附加值为特点的中小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面对新的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我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唯一选择就是果断地进行转型升级,以提供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不同偏好的、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产品和服务为唯一目标。因此,对于转型中的社会来说,他们所需要的不再是仅会熟练操作机器却缺乏学习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而是将创意、创新、知识、技能结合在一起的“智慧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只有改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从“技术型”向“智慧型”转变,才能适应社会,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二)课程设置: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意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利用学校多学科、多专业的特色融入人文教育。

1.课程设置讲求多样化。地方高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时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调动各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可增设“道德哲学”、“历史文化”、“经典导读”、“电影赏析”等富有人文精神的课程,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并相应增加此类课程的学分以鼓励学生多选。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三大类课程设置体现多样化原则,并拓宽人文类课程的构建视野,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有效融合,以实现特色鲜明的融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2.增设体验性课程。在第一、第二课堂完成相应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后,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应积极搭建人文教育新平台,多增设体验型课程,如开设人文类学术讲座,组建专题性的学术沙龙,举办辩论赛、专题讨论会等。这些体验型课程可契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让学生既能加强专业方面的知识技能,又能在活动中拓宽文化视野、培创新思维等。同时,还可增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实践环节,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体验,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3.课堂教学讲求“适度”原则。为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全面发展,在教学上,教师应改变“单向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当引入“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小组研讨”、“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同时,教学设计还要注意“适度”讲解教学内容,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三)师资队伍:优化学结构,提高人文素养

真正落实创新型人才理念,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的顶层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能够充分整合校内既有资源,优化专业队伍学结构,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制定一套有利于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的机制。

1.改变通识课程由专业型教师担任的局面。由于忽视人文类课程的建设或为了节约教学资源,在许多地方高校一些文史哲类通识课程往往由专门教导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师担任,这不仅造成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不足、学习效率低下、人文素质不高,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专业型教师的负担。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就必须重新分配教学资源,可从其他高校引进优秀教师,与专业型教师队伍分工协作。这样,各种资源才能优势互补,从而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应培训并推动学科间的交流。地方高校可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人文素养培训,促使全体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另外,还可以建设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平台,使不同专业教师相互之间能够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当前的迫切需要。”[6]

(四)评价体制:科学、合理、灵活

在许多地方高校,综合素质测评是一套能够很好地反映在校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但是,普遍的高校在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往往过于主观与随意,如测评中德育分数虽占20%,最后的结果却往往是大多数学生的分数一样,这就抹杀了不同学生的道德水平的差异。又或者测评过程偏重结果,如一些奖励项目的设置评定直接以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另外,综合素质测评与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偏差较大,造成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我定位的错位。针对现行评价体制的若干漏洞,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评价体制。

1.改变测评中人为性与主观性过多的局面。综合素质测评往往是由教师自行打分,这一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随意与不切实际。如果能够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班级测评三级评价制度,通过小组测评得分,最后由教师得出综合得分,这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道德水平,切实反应不同学生的人文素质特点。

2.改变以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如果以成绩为主,那么就不能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测评中增加志愿者活动、社区调查、义教助学、“三下乡”等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社会感知与体验能力的项目,增设科技大赛、创业大赛、辩论赛等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的项目,可使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更加合理从而促进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

3.素质评价体系要与就业市场同步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创新型、协作型、灵活多变型、复合型等已成为当今市场对人才质量测评的主要依据。因此,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把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到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创新思维、吃苦耐劳、自我约束等方向上来。

四、结语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应做出相应的变化,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更应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人文”角度,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宽、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不仅切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2]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

[3]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1ink? ur1=6CFYNOinfJgh2nUJ JookOfv9qVp_WSxQokfosYw0110v9WINbqeVno73E5ZHe K1id3Ik1GYVyE3iMk6FkWDg3rye6LucEaGogJb7jv47.

[4]杨丽.利用外语教学资源,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7).

[5]常维亚,朱郴韦,邢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8).

[6]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文素质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人文社科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