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力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一论述阐明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特点及功能,对于正确理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围绕生产资料而形成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及物质利益的实现。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私有制,一种是公有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是这两种所有制的变体或混合体。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公有制与私有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强调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性,排斥任何私人特权;强调生产资料不是剥削工具,而是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私有制,特别是与剥削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私有制则以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为特征,以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并支配和剥削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为本质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少数人占有并控制社会绝大多数资源,而多数人则处于无产者的地位,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占有的极端不公平。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同时还存在大量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公有制影响并约束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发展,共同追求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混合所有制是指由不同的所有制成分在企业内部以资本为纽带结合而形成的所有制形态。混合所有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而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相融合的产物。严格说来,单一公有制经济或单一私有制经济是不可能派生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相同所有制成分的经济组织联合在一起,只意味着新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并不标志着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出现。例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股份制公司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出现的新型经济组织,公司的股份高度分散化,股东数量众多,公司内部控制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但是公司的所有制基础依然是私有制,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并没有否定所有制的资本主义属性。因此,混合所有制不能脱离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独立存在,而是以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共同存在为前提。
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股份制作为组织和运营形态。在股份制经济组织内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企业法人资本、职工个人资本及社会公众资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些不同的产权主体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有: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由于不同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不同,混合所有制经济大体有两种形态:一类是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在这类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资本或集体资本占主导地位,同时吸收非公有资本入股。由于公有资本为主体,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该经济组织居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这样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另一类是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占有一定比重,但不是主导力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在这类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公有制经济成分处于非主体位置,因此,该类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现阶段,在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在其中占居主体位置,这决定了中国特色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公有制经济属性。
现阶段,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到底有什么必要性,这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前必须弄清楚的问题。笔者认为,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的需要。在当代中国,国有经济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要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而是要巩固和壮大国有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一)国有经济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中国是现代化的后起之秀,加快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最重大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国有经济在能源、交通、通信、金融、基础设施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可以说,没有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延缓,人民的共同利益就得不到根本保障。(二)国有经济发展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公平与效率、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统一。国有经济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使劳动者直接支配生产资料,从而使支配个人劳动产品成为现实;国有经济使劳动者成为生产过程的主人,为了自身利益共同进行生产和经营,增进了劳动者之间的合作,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国有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中国的国有经济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是与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存在的,这个物质基础和生产力条件就是重工业化和加工制造业。中国是工业化的后来者,工业化起步虽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目前,在国有经济的控制和影响下,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资金密集型产业为骨干、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竞争力。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壮大国有经济的特殊重要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要通过与各类非国有经济成分相融合的方式,吸收非国有经济成分以扩大经济规模和经营范围,使国有经济借助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其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培养和发展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秩序。培养和发展市场主体,就是要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要排除形形色色的妨碍市场主体形成和发展的障碍,让市场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以增强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加快经济成长和产业发展,为提升经济竞争力,为确立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引领作用做出自己的贡献。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力量,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排头兵,加强国有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坚持市场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要在更大程度上为国有企业松绑,为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助于国有企业走开放式道路,广泛吸收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力量,通过与非国有成分相融合的方式完善市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国有企业不光要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还要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这是壮大国有经济的重要途径,为此,要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企业在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构建上更多地吸收和借鉴国际上通行的规范,在经营模式和运行方式上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接,使国有企业具有更加鲜明的国际化色彩,这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加积极主动无障碍地参与国际竞争。
其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国有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传统的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具有唯一性,企业决策和运营体制具有封闭性,决策主体对决策后果难以真正承担责任,对决策行为本身也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就必须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企业的管理和运营都必须遵循公司法的规定,这有助于形成多元产权结构,有助于建立多元产权主体共同参与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多元产权主体共同治理的制度安排中,决策主体由单一主体变为多元主体,决策活动与决策者自身的利益紧密结合,有助于决策者更加关心决策的科学性,更加关心决策的成效,从而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国有企业建立多元产权主体共同参与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会削弱国有产权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相反,它会更有利于国有产权主体行使决策权,更有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殖。
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体说来,就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有经济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为此,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坚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国有企业处于国民经济的不同行业,不同的行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条件亦不尽相同。大体说来,有三种行业类型:第一类是完全不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如提供纯公共品的行业,包括城市道桥、地下管网、城市规划、城市美化、废弃物处理等,这类行业的特点是投入规模大,经济效益低,追求最大利润目标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不愿意投资,只能通过国有企业来投资和经营才能推动行业发展。这类行业不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二类是部分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如自然垄断行业,包括电力、交通、石油、天然气、供水、电信等。这类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垄断性强、影响面广的特点,国有企业在这类行业运营有助于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有助于保证基础行业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国民经济,有助于社会公平政策目标的实现。在国有资本居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该行业可以适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第三类是完全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包括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这类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经营主体拥有高度自主和灵活的决策权和经营权,企业的运营主要受市场规律的调节,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经营目标。有一种观点主张国有企业应当从这类行业完全退出,这是十分片面的。目前这类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民族私人资本的竞争力十分弱小,而外国私人资本占据事实上的优势和支配地位,这对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是十分不利的。国有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资本规模大、技术研发能力强、信用度高的特点,市场竞争优势显著,因此,国有企业不但不能退出该行业,反而必须大力发展。在这类行业,国有企业不应该单打独斗,而是要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民族私人资本相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国有企业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升出口竞争力以及开展全球化经营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总之,行业类型不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程度和形式应当有所区别。但是,无论什么行业,只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都必须坚守国有经济成分占据控股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底线,这一点不能动摇,一旦非公有经济成分占据控股和主导地位,就会改变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公有制性质,这样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严重侵蚀国有经济,严重削弱国家竞争力,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其二、建立和完善资产和信用评估制度。国有企业要吸收非公有成分入股国有企业,首先面临国有资产估价问题,估价过高,不利于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国有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无从谈起;估价过低,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建立客观公正的国有企业资产评估制度势在必行。国有企业吸引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国有企业,涉及到这些资本形态的资质、信用条件以及与其混合发展的可行性问题,如果吸收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时不分青红皂白,不问究竟,来者不拒,那势必会影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质量,难以保证混合所有制经济达到既定发展目标。此外,也要避免吸收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时发生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的行为。因此,必须建立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资质和信用的评估制度,且要将评估过程和结果公开化。
其三,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通过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离不开产权交易市场的支撑,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对交易资产的估价;可以实现资产重组和兼并等。为了使产权交易有针对性,切实帮助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旨在服务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专门化产权交易市场,并建立专门机构加以监管。
其四,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就要求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股权安排必须体现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这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这一要求必须在法律制度上做出明确规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要坚持国有企业的控股地位,不能放任削弱国有企业控股地位的行为,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重要保证。
其五,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和健全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决策、激励和监督机制。主要内容是要建立股权多元化条件下的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加强决策的民主性和公开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切实保证道德品质高尚、管理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人顺利进入企业各个核心管理岗位;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各层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更好体现责任、贡献、公平相统一的收入分配原则;要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安排,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水平;要实行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得到切实落实;要加强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运行过程和财务状况的即时监督和检查,加大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要强化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对假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名私分和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行为给予严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