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碧华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联动协同转型的机制与对策*
石碧华
本文主要研究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与各县市产业联动的现实基础、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障碍等,并提出如何通过中心城市与各市县产业联动来实现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及政策。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产业联动;协同转型
加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的协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和重大问题。世界各国的区域发展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关联与互动。区域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强调通过产业联动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下文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被称为中国第一区域经济板块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合作发展现状是否有利于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形势下,只有协调城市群间的产业布局、优化分工与联系,建立跨城际的产业链,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和区域有效整合,才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占领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加强沪苏浙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特别是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与各市县产业联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对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壮大整体经济实力,加快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有关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企业联系、产业转移以及区域一体化等方面的实践探讨,而从理论和方法上,对于通过产业联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理、模式和路径等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目前长三角地区区域内各级城市发展定位和分工不够合理,无法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等,探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与各县市产业联动,以及实现协同转型升级的机制与政策。
长三角地区由于地域临近,文化相融,人员交流和经济往来密切,产业协作基础较好,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区域产业联动的现实基础。
1.区域总体经济水平较高且存在地区差异使长三角产业联动成为可能
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实力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辐射带动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越来越突出。2013年长三角16城市①GDP达97760.29亿元,占全国的17.2%;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达到418.28亿美元,利用外资量速齐增②。经济发达带来要素、产业以及财富的高度集聚,区域内部产业间的合作和联系也越来越频繁,为区域产业联动及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同时,长三角地区内部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也为区域产业联动创造了条件。从长三角经济整体水平来看,江浙沪三省市虽然大致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但上海整体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而江苏和浙江经济总量相近,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又存在适度的差距差异,有利于区域产业联动的产生和发展,产业联动的层次更高。但从内部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同样也影响产业联动的效果。如苏北和苏南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经济联系的障碍和难度较大,需要政府予以政策倾斜,实现苏南苏北之间的对口支援以及产业转移。
2.区域间的互补性和产业梯度是长三角产业联动的基础
长三角地区存在明显的发展层级,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城市(一级中心城市),南京、杭州为次核心城市(二级中心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宁波为三级中心城市,南通、镇江、扬州、嘉兴、湖州、绍兴等为四级中心城市的多中心城市体系。与此相应地,长三角产业的发展也大致分为四个层次。如上海和南京以重化工业为主要支柱,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苏州、无锡、杭州、宁波与常州地区,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绍兴、嘉兴、湖州、台州等地区,传统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进程正进入中期阶段。而舟山由于发展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限制,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城市之间形成了产业梯度,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林兰、叶森、曾钢;2010)。
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也都形成了一批自己的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如上海以金融、证券、信息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以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电子技术、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南京的石化工业、电子工业,杭州的轻纺工业、旅游业,宁波的石化工业,舟山的海水捕捞和养殖业都具有相当规模。根据国务院2010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各个城市功能特征的定位也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都有自身的战略定位和未来产业调整的方向,这种梯次分布、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为不同城市间的产业联动提供了条件。
3.地理临近及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性为长三角产业联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从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推进较快。经过多年建设,综合运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相互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地区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随着交通一体化的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内部联系将更加紧密。
4.地域文化的一致和相融性为长三角产业联动提供共同文化基础
长三角地区由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血缘相通,加上交通便利、民情相通、历史传统一脉相承、区域文化习俗合而不同,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这种天然的地理人文联系和文化认同为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来说,长三角文化包括了浙江文化、江苏文化和上海文化,从自身需要出发,这几种文化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核心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这种基于吴越同源文化基础上的基本的价值认同和核心精神是一致的。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形成的以宽容、市民化、外柔内刚、开放创新、积极向上、重商功利等区域认同的共同地域文化为区域内产业联动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但同时,长三角文化中市民化、重功力等色彩使各区域在合作中往往重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也给产业联动带来不利影响。
长三角区域文化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上海核心地位的认同,这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发展战略上主动对接上海,接受上海的辐射中可见一斑。江浙文化急欲融入上海文化,利用历史形成的以外向文化为主的上海文化走向世界,这一文化融合,主要以经济为导向。从各城市对长三角一体化的要求和呼声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文化自觉。
5.区域中心城市创新能力较强为区域产业联动提供了强劲动力
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较强,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的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近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5位,其中江苏省取代上海市连续3年排名第一。但三省市的优势各有侧重,2013年,江苏省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均排名第一,上海的知识创新能力排名第一。根据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杭州、苏州等城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重要指标已经超过上海。上海在传统强项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明显高于泛长三角其他城市,但科技创新产出指数却明显低于杭州、苏州,也略低于南京与合肥。另就创新环境指数而言,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已经超过上海。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推动区域产业联动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6.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区域产业联动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长三角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意识到区域产业合作的重要性,经过30年的努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联系和合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政府、企业、社会、市场等不同层面的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从合作机制来看,长三角两省一市的最高领导与各市市长之间的两级磋商机制已经形成,这也是长三角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之间的协商机制。每两年一次的区域首长协商和每一年一次的各市市长协商,有利于长三角各城市达成区域合作共识,为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目前,长三角重点专题合作范围涵盖了交通、能源、科技、环保、信息、信用、金融、工商管理、涉外服务、城市合作、产业转移等12个领域,通过规划综合协调,以及合作会议、协议和论坛等制度安排方式,为扩大相互之间的开放,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等做出了不少尝试。
1.从发展阶段看,处于从要素绝对集聚向传统要素扩散的过渡时期
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来看,一方面,区域产业优势已经形成,极化效应已十分明显,特别是体现在对高级人才和资本的吸聚上;另一方面,中心城市产业和创新势能还较低,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较小,资金和技术输出的能力还较弱,与其他地区基于技术合作的水平式联动还远远没有形成。目前这个阶段虽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和扩大产业规模,但对于提升长三角产业能级作用不明显。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别要充分发挥上海等核心城市作为区域创新中心的作用,加强区域创新联动,带动长三角产业能级的提升,增强长三角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从联动方向看,区内联动高于区外,上海本地联动高于长三角其他地区,上海与江苏的联动高于浙江
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群内的区域合作而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产业联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相对来说,上海的产业具有高度外向型的特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是外资,因此上海产业无论是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国外的联系和合作更加密切,与国内的产业联动总体上相对不足。从产业联动的影响因子来看,由于受行政区划、距离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上海本地的产业联动十分活跃,明显高于长三角其他地区。而上海与江浙的产业联动中,江苏与上海的联动要远高于浙江。这主要是因为江苏经济主要以外源型经济为主,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较快,与上海的产业结构关联度较高,而浙江经济主要以内源型经济为主,民营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明显,与上海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
3.从联动类型看,基于产业链的垂直型产业联动模式占主导地位
一般来说,区域产业联动的模式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多以水平型产业分工与联动方式为主;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区域,则主要以垂直型的、基于产业链的产业分工与联动方式为主。目前,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与周边其他地区产业联动还主要表现在基于产业链的垂直联系和合作上,尤其体现在市场拓展、原材料供应和生产环节的合作上,企业间水平联系不足,特别是基于创新的合作非常缺乏。但随着地区间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产业联动正逐步向水平联系方向发展。如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区域产业间的技术、物流、金融服务等水平合作越来越多,因此,水平联系将逐渐成为未来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主要方向。
4.从联动的方式看,主要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主
今后随着中心城市商务成本的不断升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转移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但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长三角区域内的产业联盟行为将逐步增多,最终将取代产业转移,成为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区域产业联动的主要方式。
1.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协调机制
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总体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缺乏统筹协调,尤其缺少跨区域规划和建设,综合性大通道相对不足,枢纽城市不同运输方式的配套衔接不畅。从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来说,在城市群政府分治的模式下,各城市由于存在不同利益诉求,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规划,也容易产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等问题。从港口发展看,虽然目前发展较快,但定位雷同,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未能有效解决;从机场布点和建设看,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不同类型机场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未能理顺,客货运需求未能与空港设施供给在空间上有效衔接,加上不同运输方式竞争发展,竞争激烈。从高速公路建设看,存在盲目建设,路网过密,供给过剩等问题;从铁路和公路的过江通道建设看,大多分开建设,不能最大限度地共享,造成资金以及岸线资源的浪费。
2.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竞争较为激烈
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较大,等级层次较高,体系也相对完善,但产业一体化的程度不高,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制造业竞争激烈。从长三角两省一市1999-2009年产值最大的6大产业对比来看,江浙沪地区主导产业高度重合(崔凤君,2011)。但近年来,由于发展模式的不同,江苏与上海之间同构性越来越强,浙江传统产业优势比较明显,与江苏、浙江与上海之间的相似性越来越低。
在市场分割和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长三角不少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高度趋同,制造业调整方向也比较接近。“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把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石化、钢铁、汽车、船舶、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等列为重点支持的行业,江苏、浙江也选择了类似的结构调整重点。从产业布局来看,不少城市强调大力提升本地配套率,延伸本地产业链,各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
应该说,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适度同构有利于产业空间集聚和行业集中,是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基础。但长三角地区存在的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实质上是地方行政体制分割下地方政府过度竞争导致的结果,因此在这种体制,产业同构将不利于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不利于区域产业联动和一体化发展。
3.产业联动的制度安排不足
虽然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合作与联动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还较为滞后,行政区域分割带来的问题仍然比较明显,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地区间的市场分割和贸易保护,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体化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目前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机制在许多方面还是非一体化的,如高速公路收费各自为政,区内货物的联运机制尚未建立,异地融资机制还不便捷,信息互换仍不畅通,上下游城市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不协调,以及各种行政或制度壁垒等等。从合作机制来看,虽然长三角两省一市的最高领导与各市市长之间的两级磋商机制已经形成,沪苏浙各城市对联动发展已有了共识,但由于缺乏一个具有跨行政区功能的权威的协调机构,这种合作机制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还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区域内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区域内港口、机场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以及区域制造业中心、经济中心、物流中心的争夺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
4.区域内产学研合作有待于深化
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区域产业联动以实现协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来源。近年来,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长三角地区产学研合作开始向市场化、长期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合作各方之间缺少相互信任、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企业对产学研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等。因此,长三角区域企业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水平联系有待加强。
1.市场体系建设
企业是区域产业联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并通过竞争,最终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实现城市产业联动及协同转型升级。长三角地区,由于行政分割和政府驱动造成区域市场体系不统一、市场网络不完善和不规范。条块分割,恶性竞争和地方保护严重干扰和制约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的正常市场运作。目前各自为政的行政区经济已经成为阻碍区域产业联动关系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因此,完善市场体制,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联动和协同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2.政府作用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为减少交易费用,合理发挥政府作用是促进城市产业联动、协同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现行的层级管理体制下,要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联动中的积极引导作用。目前,促进长三角产业联动的共识已经形成,长三角产业联动的条件和基础也比较坚实,导致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仍处于初级阶段的最大的因素是制度供给不足。政府合作还仅仅停留在为产业联动创造外部条件,如增强基础设施的通达性、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构建区域统一市场等方面,即便在这些方面也还有许多的提升空间,如产业要素自由流动还不够充分,市场自发的联动行为会受到来自行政力量的干预。而通过统一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来引导和推动区域合理分工、提升整体产业能级等方面的合作却很少。总体来说,政府还没有成为区域产业联动的推动力量,甚至还是产业联动的阻力因素。因此,当前政府促进长三角产业联动及协同转型升级中的功能,主要是打破区域间的行政壁垒,促进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并提供区域无差异的公共产品,创造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外部环境;同时,通过制定统一的产业规划和政策以推进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基础设施网络
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是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及协同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各城市之间要彼此合作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分工和联动关系,以及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必须要有不同等级、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节点和轴线组成的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为依托。目前,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虽然领先全国其他地区,但与世界城市群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前所述,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出现了城市群内港口、机场等的过度竞争等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趋紧,建设一体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将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联动以实现协同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4.产业集群的作用
产业集群可以说是实现区域产业联动及协同转型升级最有效的方式。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联系冲破行政区分割,达到资源整合、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区域产业联动和转型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的协同。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类型比较多、发展程度相对成熟,已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地区比较优势。长三角地区各类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但使不同城市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产业的新型专业化分工关系,而且也对资源高效利用和特色产业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目前,如何培育和发展长三角内部跨地区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内产业协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如何促进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以及如何正确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方式,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在促进城市间合理分工合作关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等,是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5.城市群层级结构
每个城市群都有着不同的等级规模和层级结构,这也是城市群规划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明确每个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合理定位,对于推进城市间分工合作关系的形成,实现城市协同转型升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到对经济中心、物流中心等的争夺之中,导致城镇发展处于无序混乱状态,对市场体系、产业组织网络和基础设施网络的一体化、高级化和现代化进程造成障碍,并对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产生不利影响。长三角地区,由于整体经济比较发达,在城市功能定位方面矛盾也十分突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对沪苏浙25个城市,无论是核心区城市还是辐射区城市,均赋予了明确定位。这些定位充分发挥了各个城市的自身优势,各具特色、功能互补,有效避免了城市间的恶性竞争。因此,如何落实《规划》中对各城市的区域功能定位,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将是长三角各城市未来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6.中心城市的作用
城市群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即一级中心城市),以及各次级中心城市所构成。一般来说,城市群中各级中心城市应存在明晰的功能定位和层次结构,否则就会加大各城市间的盲目竞争,引起各种纷争,如长三角地区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制造业中心建设所引起的矛盾。核心城市是城市群的集聚中心、辐射中心以及示范中心,承担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及社会、科技、文化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核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控制和决策中心,应该具有强大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通过产业联动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并对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如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特别是与周边城市联系紧密,因此上海的产业转型升级直接作用到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等距离较近区域,使得这些区域工业结构由传统的加工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转换。除了核心城市以外,城市群各次级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城市群整体功能和辐合能力,并通过产业联动带动区域结构转型升级。应该说,长三角地区各级中心城市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为整个区域产业联动和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产业联动是政府引导区域产业分工、调整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手段。国外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区域政策对区域产业联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亟需加大产业联动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
1.完善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应逐步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转变。目前来看,长三角区域的政府协调机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中央政府宏观政策与规划的综合协调;二是两省一市建立的定期协商会议机制;三是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建立的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在现行的行政管理层级制度下,区域内各城市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和利益互动机制已经较为成熟,在充分发挥已有垂直合作的基础上,特别要加强跨区域层面、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水平合作机制。
同时,也可以在组织和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在完善定期会商制度的基础上,考虑建立一个独立的,不属于两省一市的权威的协调机构,研究和解决长三角整体的专门性和综合性问题。在目前阶段,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如美国成立大都市管理委员会,通过讨论、咨询、协调等方式来解决大都市区面临的某些特殊问题。这种城市联合管理体系,不是城市政府结构的联合,而是自愿结合的城市市政联合组织,尽管它缺少威信和权力来统一管理大都市地区,解决大都市面临的若干尖锐矛盾,但在减少城市分治带来的城市交通、环境、水源等不良影响方面仍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
一是强化中央政府在长三角产业联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产业联动在方向上给予引导。二是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加强行政协调,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多种形式的区域联合组织,协调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推进政策和制度建设一体化;进一步改革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规范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完成从经济主体向社会服务的转型。三是改革不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弱化地方政府对GDP增长数量上的追求。四是加快建立地方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并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为地方政府的合作构筑良好的制度平台。五是引导建立区域性的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内部的协商来形成行业规范、产业标准等,促进区域的产业联动。
3.推动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及环境保护一体化
一是建立区域统一市场。区域产业联动的关键是建立区域统一市场,特别是促进区域资本整合、区域技术合作和人才流动,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产权交易等各类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统一市场规则等等。二是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加快交通以及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资源在长三角地区的有效配置。建立各城市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城市群内跨行政区域的综合规划和建设,真正实现区域内的共建共享,尤其要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加强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干线铁路建设及其与港口、空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衔接,建设以枢纽机场为核心,多种交通方式汇集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三是加强长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特别是共同治理流域的污染治理。
4.推动区域间企业联盟
一是大力培育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的联盟。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区域,应鼓励跨地区、跨国别的关联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形成若干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集团,以带动区域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区内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应积极主动地与跨国公司合作,充分吸取跨国公司在科技创新中的溢出效应,加快进入国际研究开发网络系统,融入到国际化研究开发的新环境中。二是注重培育本地企业联盟。与跨国公司相比,本土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产业同构问题突出,在竞争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挥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使中小企业在研究开发、咨询、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的服务,逐步培育一批能与跨国公司展开有效竞争与合作的区域性特色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如长三角地区的石油产业、服装工业、家电业等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可以适当进行产业重组和跨区域联盟,形成一批立足长三角地区甚至跨国发展的巨型企业集团,带动跨地区的产业发展。
5.建设区域创新网络
长三角地区整体产业能级不高,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下游环节,这是导致区域产业联动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提升区域产业能级的关键在于扶持技术创新。因此,加强区域间技术创新合作,共建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域技术创新协作网络,可以为推进产业联动和提升产业能级提供动力支撑。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的人才和研发机构的优势,建立一个区域一体化的创新网络。这个网络包括研发网络、信息技术交流网络、科学实验室共享网络、成果转化服务网络、风险投资网络等,创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可以提高长三角企业的产业层次和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和协同转型升级。
注:
①文中的长三角16城市包括上海,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镇江、扬州、泰州、常州、南通。
②根据上海统计网相关数据计算(http://www.stats-sh.gov.cn/fxbg/201407/272121.html)。
〔1〕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
〔2〕林兰、叶森、曾钢:《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1期。
〔3〕曾钢、林兰、叶森:《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城市规划》2011年第2期。
〔4〕沈正平、简晓彬、施同兵:《产业地域联动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探讨》,《经济地理》2007年第11期。
〔5〕崔凤军:《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态势与合作前景》,《浙江经济》2011年第23期。
〔6〕沈玉芳:《长三角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和影响要素》,《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7〕柳卸林、高太山、周江华编:《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责任编辑:清菡〕
TheMechanismandPoliciesofYangtzeRiverDeltaUrbanAgglomerationCooperativ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throughIndustryCooperation
ShiBihua
This paper discusses realistic foundation,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major problems of the industrial cooperation between central city and surrounding cities in the proces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ntegration, based on which, mechanism and policie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rough industry cooperation between central city and surrounding citi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regional industrial cooperation; cooper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家嘴研究基地课题“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石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 北京 100836
F127
A
1001-8263(2014)11-0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