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六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生态美是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生态位的良性循环,即生态有序。生态形式美是生态美的表征,是形成生态美的基础,而生态形式美是生态结构的聚力与生态结构的张力所生发。在生态结构聚力与生态结构张力的耦合对生中、动态衡生中和良性环生中形成非线性有序复杂中和性的形式美。形成于景颇民族地区的目瑙纵歌是少数民族节日的经典,是一场欢乐、祥和、团结、和谐的盛会,其蕴含生态形式美、生态美的潜质,是景颇民族文化的聚形与分形,也是景颇民族文化与其他生态元素之间的对生与共生。
圈态结构或环形结构是超循环的前提,是形成超循环体系的基石。事物在生发的过程中,组成事物的各局部和整体在所形成的圈态结构中循环往复,在圈态结构中生长、生存、发展以至消亡,之后重复这一机制,使得生命周流不息、生生不息。事物在生发的过程中伴随着聚形与分形的生态机制,聚形与分形是生态结构的逻辑运动,是促进事物生发和再生发的机制。事物由具体到抽象为聚形,事物由抽象到具体为分形。聚形总的发展趋势是类型性、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分形总的发展趋势是特殊性、多样性、独立性和单一性。聚形与分形虽具有二维间性,但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逻辑运动,是聚形中蕴含分形,分形中蕴含聚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逻辑关系和状态。聚形形成事物的整体质,整体质分形形成新事物,新事物形成新的本质规定性后,又聚形成新的整体质。聚形与分形的逻辑转化,聚形与分形的对生关系,也就有了超循环的意味。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就是生态圈态结构的聚形与分形,是景颇民族文化聚形与分形的逻辑运动。
目瑙纵歌是景颇民族文化艺术的经典,是景颇文化艺术的结晶,是聚形的景颇文化;同时,目瑙纵歌又是景颇文化艺术集中的展示,是景颇文化艺术的现代呈现,是分形的景颇文化。目瑙纵歌从形式上看是以目瑙示栋为圆心,形成大圈套小圈、小圈套小小圈的结构,圈态环形是目瑙纵歌的外在形式和生态结构。首先是由瑙双带领所有的参与人员围绕目瑙示栋形成最大的圈形结构;然后瑙双带领队伍形成左右两队,左行队向左绕,右行队向右绕,形成了较大的圈形结构;再根据场地大小和参与人员的数量自然的形成不同的环形结构,有长刀队形成的圈形、有扇子队形成的圈形、有手绢队形成的圈形、有景颇族为主要参与人员形成的圈形、有阿昌族为主要参与人员形成的圈形、有傣族为主要人员形成的圈形、有德昂族为主要人员形成的圈形、有外来人员形成的圈形等等。这样,目瑙纵歌就是一个有瑙双圈、瑙双次圈、长刀圈、扇子圈、手绢圈、景颇圈、阿昌圈、傣族圈、德昂圈和外来圈所组成的庞大的舞队。圈圈相套、圈圈链接,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是一个多层次的环形结构,在系统的生发中,形成了生态形式美的规范。
目瑙纵歌形成特殊的圈态结构与景颇民族的历史渊源有关。一种说法是目瑙纵歌演绎的是景颇民族的历史迁徙图,就是沿着历史迁徙线路以表演的方式来记忆和缅怀民族的祖先。相传景颇民族起源于“木拽省腊崩”(青藏高原某地),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或是战争的原因景颇民族的祖先们为了生存于是向南逐渐迁徙,他们跋涉金沙江、雅砻江、怒江、澜沧江、迈立开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等河谷,最终到达了今天云南德宏的陇川、盈江等地,目瑙纵歌就是按照景颇民族的历史迁徙路线来行走的。另一种说法是目瑙纵歌起源于“全民演练的兵法阵法”,景颇本民族的文化研究者木·何腊大胆提出了以上想法。他认为“目瑙示栋”是演练作战的路线图,而这种阵法或许是还存留至今的最为古老的一种练兵技能。接着他解释了“目瑙纵歌”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为什么会有标准的舞蹈动作,因为那个时候作战,死伤比较大,景颇人也分成了很多小的部落,固定的日子大家就聚在一起操练兵法阵法,全民上阵,在操练中从前队到后队紧密相连、首尾相顾,左右各路队伍也能互相呼应,形成庞大的迎敌、诱敌、分敌、缠敌,并能够时时保持着各自队伍运动的空间,最终达到集中力量,分隔敌人,个个围歼的战术效果。木·何腊认为,从远古开始,景颇人就经历着连年的征战,从强盛到弱小,从铁马平川败北南迁,在这个过程中,“目瑙”的含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转变,纪念“迁徙”成为了后代人的“牵强附会”,但是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的“示栋”符号早已告知了人们这个最深的秘密。[1]这些传说和考证是目瑙纵歌形成的重要素材,也是生态结构聚形机制的归纳。目瑙纵歌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景颇民族地区世代相传,有在村寨举行的,有在城镇举行的,因为景颇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因此目瑙纵歌还有在国外举行的。目瑙纵歌从一个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今天这样一个集文化、艺术、宗教、农事、商业、经贸为一体的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大型综合性民间节日,说明了目瑙纵歌生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时代的变迁中、在生态结构的变化中,目瑙纵歌有了新的生发机制和生发生态。随着目瑙纵歌影响力的剧增,目瑙纵歌所蕴含的景颇民族文化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彰显和激发了景颇民族文化的潜在魅力,这也是生态结构分形机制的演绎。
目瑙纵歌无论是起源于“迁徙说”还是“练兵说”亦或是其它的说法,总之它均与景颇民族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战争、习俗等紧密相关。目瑙纵歌特殊的圈态结构是景颇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逻辑中,在逻辑的历史中形成的,有其特殊的必然性。目瑙纵歌是景颇民族文化具体事象的抽象化,也是景颇民族文化抽象的具体化,是景颇民族历史文化的演绎和展示,是景颇民族文化的聚形与分形。
圈生环长是超循环的生发机制,动态平衡是超循环的特征。事物的生长、生存和发展均有一定的生境和环境,在适宜的生境机制下生长、在适宜的环境机制中生存和发展,并在生境与环境的相互耦合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事物才能保持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才能持续和谐永续的发展。这是生态生发的一般规律,只有遵循生态生发的一般规律,生态结构才会有序、生态系统才会稳定。生态系统是生态结构聚力和生态结构张力之间所构成的生态体系,是生态结构聚力和生态结构张力形成的多种复杂的生态。生态美的形式是生态结构的聚力与生态结构的张力所生发,是结构聚力与张力对生的关系。“聚力由生态系统的目的性、共同性、统一性、稳定性生发,张力由生态系统的丰富性、个性、差异性、变化性生成。聚力是生态平衡性规律与目的的表征,张力是生态多样性规律与目的的概况,两者可共生生态系统中和发展的整体规律与目的。它们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内在的影响、制约、决定了生态美形式的生长。”[2]生态结构的聚力与生态结构的张力耦合递进,促进了生态元素的对生与共生,从而提升生态系统的圈生环长,进而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寻求平衡状态。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就是在与母体文化的张力与聚力结构中,在与母体文化的对生与共生中生发的。景颇民族文化催生了目瑙纵歌,孕育了目瑙纵歌的生辉;目瑙纵歌是景颇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彰显了景颇民族文化。景颇民族文化与目瑙纵歌是结构张力与聚力的耦合、是对生与共生的景象。
目瑙纵歌的整个仪式中,景颇民族文化元素在圈态结构中得到彰显,随着圈形环形图式的变化与整合,景颇民族文化又得到了圈态环生;目瑙纵歌在景颇民族文化释放的空间里尽情的舒展,与适宜的生境与环境中相互生发,自身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目瑙纵歌的圈态结构主要是有瑙双舞蹈和瑙巴舞蹈组成。瑙双舞蹈由瑙双组成两队,它与大队伍分开后,从右向左内绕。瑙双有自己的固定舞蹈,必须按自己的规定舞蹈动作跳,走的路线与目瑙示栋舞蹈谱可以不同。瑙双一路上的舞蹈要表现目瑙纵歌全过程的劳动场景,包括二十多个舞蹈动作,每一个劳动舞蹈动作,需要绕两周,共绕场40 多周。祭祀舞蹈动作要求极严,每个舞蹈跳几圈,在什么地方变换动作都有规定,不许有半点随意性,舞蹈动作微妙变化无穷,且要求动作严肃认真,不容许迈错一步。每次走到示栋的正反两面都要向目瑙示栋连叩两头,还要向示栋左右两方侧拜,每完成一项舞蹈动作都要交代一次,表示感谢太阳神赐予人间欢乐的目瑙纵歌,祈祷人寿年丰、四季平安。[3]瑙巴舞蹈分左右两队,左行队向左绕,右行队向右绕。舞队可以绕成螺旋形曲线。左右两队也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绕成菱形图或各自绕成波浪形曲线。瑙巴左右两队的舞蹈动作完全一样,有时两者需要一起配合共同完成某些图案动作。所以,两者联系密切,相辅相成。瑙巴舞蹈队低头退后,表示逐鬼驱魔;瑙巴舞蹈队也要向目瑙示栋礼拜,表示捧接财富、祈求幸福。向目瑙示栋礼拜的目的就是目瑙纵歌活动的含义,也是景颇族世世代代执意追求的美好愿望。目瑙示栋和与其相配的各种图案,构成了景颇族文化历史踪迹的形象写意。图形中有大雪山、太阳、月亮、星星、螺旋式、波纹式、回旋式图案、神刀与宝剑、孔雀、犀鸟类图案、菱形图、乳房、蕨纹、南瓜子等。这些景颇民族文化元素是目瑙纵歌的的文化母题,使得目瑙纵歌有了深层的文化底蕴;同时景颇民族文化在目瑙纵歌的历史演进和世代传承中得到了极大的彰显。景颇民族文化与目瑙纵歌形成了相生互长的局面,相互催生、相互发展,在对生中生发,在共生中旋进。因此,景颇文化与目瑙纵歌对生与共生。
目瑙纵歌的瑙双和瑙巴的行走路线图演化为各种圈态环形结构,瑙双的行走线路是一种“上层路线”,它可以不按照目瑙示栋标注的路线来行走,而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路线,规定的舞蹈动作来完成,它不是分成左右两队相对进行,而是从右向左内绕。这种不同于瑙巴的行走路线恰恰是能够形成目瑙纵歌圈态环形的大结构,为目瑙纵歌的无限循环与无限圈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而瑙巴的行走路线是按照目瑙示栋上的既定路线与既定舞蹈动作来完成,这保证了目瑙纵歌生态结构的相对稳定,一个生态系统的每一部分不能都是在无序、失序的状态,总有某些部分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来运行的。目瑙纵歌的整个仪式在瑙双的带领下,完成了生态结构的大开发、大开放格局;在瑙巴的跟随路线中完成了生态结构的无序与有序的统一。目瑙纵歌的队伍呈环状展开,从高处看就像一条条盘旋的长蛇,数千人乃至上万人在这个队形中秩序井然,队列中不时发出“哦然,哦然”的声音来统一步调,舞者在瑙双带领下,时而穿插,时而环绕,进退有序,成千上万的人踩着同一个鼓点前进,随着鼓点的变化,舞步随之改变,毫不紊乱,井然有序,而且气势越来越宏大、规模越来越庞大、音律声和“哦然”声越来越响亮,响彻整个景颇民族地区,给人一种愉悦、欢快、团结与和谐的感受。瑙双和瑙巴的舞蹈路线共同构建了目瑙纵歌的圈态环形结构图式,有了周期性与动态平衡的超循环特征。景颇民族文化与目瑙纵歌在圈态环形的结构中,在周期性与动态平衡的超循环运行中,相互生发、相互对生、相生互长,形成了对生与共生的生态关系。
圈进旋升是生态位的高端运行,是生态结构系统生成的重要机制。非线性有序和动态中和是超循环的显著特征。
目瑙纵歌集景颇民族的口头文学、诗、歌、舞、乐于一体,蕴含景颇民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认知,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目瑙纵歌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国内国际社会影响、文化艺术的传承价值、目瑙纵歌与生境环境的关系反映了景颇地区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民族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和谐局面,是景颇民族地区文化、自然与社会三者的统一,是景颇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持续协调的景象。目瑙纵歌举办前夕及舞蹈队伍行走前,景颇人对尊敬的“目瑙”要进行祭祀活动,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由“目瑙”吟诵景颇族的神话史诗《目瑙斋瓦》,《目瑙斋瓦》蕴藏景颇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是目瑙纵歌得以历史传承的重要文献和载体,是景颇民族历史与精神的再现。瑙双和瑙巴所组成的舞蹈行进路线,螺旋式、波纹式、回旋式的圈态舞蹈图式、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均衡统一的音乐合拍是景颇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民族的表征,代表的是景颇民族文化的历史与民族精神的记忆。目瑙纵歌的世代传承是景颇族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景颇族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标志,象征了景颇民族的民族整体性、统一性与团结性,是民族和谐发展的标识,是景颇民族内部生态整生的结果。当然,目瑙纵歌不仅是景颇民族的节日,还是当地多民族的共同节日。从参与者来看,现在的目瑙纵歌是真正的各民族的大舞台,除了景颇族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如阿昌族、德昂族、傣族、傈僳族等也会加入,当然也包括很多汉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目瑙纵歌已经成为多民族的节日,体现了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互长的美好局面。从国际社会影响来看,景颇民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缅甸有几百万的景颇族,国内的景颇人与缅甸的景颇人来往一直比较密切。随着德宏目瑙纵歌节影响的日益扩大,现在的目瑙纵歌已经走出了云南,走出了中国,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民族节日,在很多国家,特别是与云南毗邻的几个国家,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同时在举行目瑙纵歌,节日的传播为景颇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播开辟了另一渠道。传播是景颇文化分形化的机制,也是聚形新文化的机制,目瑙纵歌与景颇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国际生态走向和谐的一面,是国际生态整生的结果。从文化艺术的传承来看,目瑙纵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历史起源、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音乐、舞蹈艺术和文化艺术特点,是研究景颇族社会历史,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的最好材料。目瑙纵歌是景颇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景颇族文化历史生态的整生。
目瑙纵歌表征的事象中,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并不始终“怀揣”着“合作”的基因,有时会闹点“别扭”、让“你出点丑”,甚至会有“冲动”更具破坏力,就像在目瑙纵歌的舞蹈行进中,会有人跳错步、踩错点、吆错声一样,这就是目瑙纵歌表征事象中无序的“异位”分子,生存并生发于景颇民族地区的自然、社会、文化与人的生态结构中,为了让其归正位,由无序趋之有序,必然存在某种规范,在生态体系中,那就是整生范式。整生使得目瑙纵歌及其表征的事象趋于总体的平稳,使生态系统中的矛盾对立统一,并趋于中和,从而派生出生态的整生之美。
目瑙纵歌圈态环形结构的外在形式,是景颇民族与文化、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表征。圈态结构的圈进旋升不仅是表征物的自然提升,还是被表征物质与量的提升,随着目瑙纵歌和谐因子的传播及影响力的增加,这种被表征物的质域也在自然而然的扩大,包含了整个景颇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与人,使自然、生态与人三位一体,耦合并进、相生互长、圈态环生、圈态旋升,实现了生态的超循环运行,共同演绎着生态的中和之美。目瑙纵歌从历史、时代、文化、生境、环境及传播中走来,目瑙纵歌又在演绎着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厚、艺术的魅力、自然的清丽、人的健康、社会的和谐,因此,目瑙纵歌是生态结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景象,是生态整生的效应,是生态美的写照。
[1]闵楠.景颇“目瑙纵歌”是纪念还是练兵? [N].生活新报,2012-03-20.
[2]袁鼎生.袁鼎生集——生态美学论[M].北京:线装书局,2013.104-104.
[3]德宏州委宣传部.目瑙纵歌:文化艺术园里的一朵艳丽奇苑[Z].德宏:德宏州委宣传部材料,200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