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4-12-02 09:06秦红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9期
关键词:会计教学解决措施存在问题

秦红霞

摘 要:目前,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的求职情况,显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很难一毕业就适应会计工作岗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会计工作中,这些问题说明我们会计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从如何认识这些问题,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会计专业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49-02

1 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的求职情况调查,反映出会计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教材选取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中,现行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一门课程选取一本教材,有时再加一本习题册,没有相关的辅助配套辅导资料,而我国目前的会计教材大都千篇一律,各门课程的侧重点不突出、教材质量不是很高,而且,教材内容陈旧,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能“就教材论业务”,知识面狭窄,使学习的视野受到了限制。而实际工作中的业务不一定与教材所列示的经济业务完全相同,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实际业务。

1.2 教学过程不完善,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理论性内容为主,缺少实践环节的操作,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后辅导方面的安排也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没有给出学生具体的教学安排,不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在一门新的课程讲授之前,教师一般很少给学生列出这门课的具体教学安排,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参考资料、作业安排及课后辅导时间等,只是在讲授新课之前,大致介绍一下这门课的结构体系,然后依照课表按部就班地按教学周讲授,使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讲哪听那,对这门课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不便于把握课程的重点和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2)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是什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为什么”。

从教学内容上看,主要注重教授学生“是什么”的理论性间接知识,注重结论,轻视推论,传授正确知识,告知标准答案成为教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势,长期训练的是求同训练,求异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开放和训练。

(3)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欠缺。

目前,会计教学过程是一个传输基本原理和相应理解的过程,使学生无法把枯燥的理论与显示业务相联系,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设置了实习课程,但大多是以仿真、模拟的教学软件或是在实验室进行手工操作为主,学生很难亲自到企业中操作实际业务,对会计循环过程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导致了毕业后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4)课后没有安排给学生辅导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教师讲完课后就离开教室,没有给学生具体安排课后的答疑、辅导时间,学生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能见到老师,在课余时间遇到问题很难得到教师的辅导,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创新。

1.3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利用欠缺

从教学方法上看,以满堂灌的方式为主,虽然多媒体教学被普遍适用,但仍是教师放幻灯片,学生被动的做笔记,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很少运用,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枯燥、兴趣不高,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

1.4 考核形式以闭卷为主,其他考核形式较少

从考核方式上看,当前的必修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为主,形式单一,学生即使是平时不学习,单凭期末突击也能过关,考后对学过的内容几乎全部忘掉,没有真正掌握,毕业时大部分学生感叹四年大学什么也没学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1.5 会计专业教师实践经验欠缺,对会计实践教学不利

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而我们现在的教师大多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不足,一些教师虽然在教会计课,而自己却没当过会计,不了解企业经营业务和基层会计实务;一些高校会计专业与产业界联系不紧密,师生与业界缺乏基本的业务交流,会计专业课教师产业背景的缺失,对会计实践教学极为不利。

2 提高会计教学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解决。

2.1 教材选择要“一主多辅”,内容丰富

在教材选择方面,一方面要选择一本主要教材(应选择著名高校的教材,会计界权威人士编写),给学生提供多种辅导书,引进世界公认的西方会计教材,有利于学生了解并熟悉西方会计的思维模式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丰富教材内容,将重要的学术期刊作为会计教材的补充,如《财会月刊》、《会计之友》、《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上的优秀论文作为教学辅助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和最新的学术成果,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2.2 完善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1)开课之前,将教学安排详细告知学生。

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把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参考资料、辅助教材,作业安排及课后辅导时间等,一一告知学生,使学生对这门课形成一个整体认识,有利于把握课程的重点知识和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之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教学法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与自己过不去的批判性思考,随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质疑思考的方法。可以克服教师讲解,学生记忆,课后学生针对教师的讲解做练习的机械记忆教学法的弊端。endprint

(3)给学生提供实地实习的机会。

会计学院与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因为这些单位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的求职领域,另一方面企业会计比较贴近现代财务会计。让学生利用假期等空闲时间,去企业实习,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实习,接触真实的业务,找出理论和实际的区别,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老师和老会计请教,逐步积累实战经验,实现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会计岗位的目的。

2.3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要借鉴美国大学会计学教学的先进模式和手段,由“教师中心说”向“学生中心说”转变,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的场所或平台。

在教学内容引入阶段,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将学习任务与问题挂钩,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讲授原理阶段,可以采用讲授法和案例法,运用生动的比喻,利用多媒体采用适当的图例,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讲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时,可以把六要素比喻成六个家庭(画出六个房子比喻六个家庭),把会计科目比喻为每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每个房子中画几个卡通人物,每个人就是一个会计科目),同时,引入典型的案例,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进行实训阶段,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让学生扮演出纳、核算会计、工资会计、总账会计等不同的角色,担当不同的工作岗位,使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流程,通过角色互换,可以让学生体会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团队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课后辅导阶段,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在线答疑,建立qq群或通过发邮件方式,进行交流讨论,每周安排一次固定的时间进行面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找出多种解决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4 考核方式多样化

改变过去期末一次闭卷考试的形式,从培养目标出发,在“应用性”上设置考试科目,贴近主要学习环节,消除学生作弊动机,构建以引导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新型考核方式。增大学生平时的成绩认定,就会计专业而言,可以由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专题研究、读书报告、论文撰写以及实验效果等几个方面组成,然后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来设定相应权重,最后评定每个学生的综合成绩。这样,既可以杜绝相互抄袭现象,又能做到设计成绩评定合理、公平,激发学生挑战有难度的设计课题,从而促进其创新的提高。

2.5 会计专业教师合伙开设会计服务机构

会计专业课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考取从业资格、初级、中级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合伙开办会计咨询机构,进行代理记账、财务咨询、代理报税等业务,这样既可以增加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又能树立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形象,让需要会计人才、会计服务的企业,自愿到大学去寻求会计人才和会计服务,通过这种方法,把教学、科研和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学生也有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 张晓岚,谢爱娟,唐晨,等.高级财务会计案例教材建设的调查统计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1).

[2] 陈敏,黄斌,肖美英.创新思维导向下会计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6).

[3] 陆勇.会计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1).

[4] 张才杰.我国会计教学改革的方向你和方法研究[J].职业教育,2013(2).

[5] 赵君.基于同时教育理念的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研究[J].成人教育,20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教学解决措施存在问题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