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亚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楚州中医院,江苏 淮安 2232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为疾病及其他原因,此类患者的心理情绪会改变,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所以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有必要的认知、心理护理等,提高此类患者对疾病认知,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本文选择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所选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病例,上述患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52岁,平均45.1岁。学历分布:小学及以下8例,中学及中专31例,大专及大学文共11例。对照组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53岁,平均44.9岁。学历分布:小学及以下7例,中学及中专32例,大专及大学文共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建立疾病档案,嘱咐患者定期复查,电话随访。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简单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嘱咐患者休息等)。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心理护理、行为干预等:①认知干预:让患者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并发症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让患者知道虽然慢性乙型肝炎是终生疾病,但通过药物、护理干预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消除患者对乙型肝炎的错误认识,能够全面认识慢性乙型肝炎,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临床药物治疗。②心理护理干预:要了解慢性乙型干预患者具体不良情绪,为患者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看法和想法,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在心理护理干预中,可以让患者听轻音乐、进行心理疏导等疗法。③行为干预:患者出院后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了解患者生活中引起心理情绪改变的相关事件,了解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进行指导,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
1.3 观察指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共9项目)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CL-90量表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9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共9项目)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前的9个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5个项目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CL-90量表评分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SCL-90量表评分结果比较(±s)
SCL-90各因子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躯体化 对照组 502.53±0. 611.87±0.40观察组 502.50±0. 441.52±0.33①强迫症状 对照组 501.72±0. 311.78±0.28观察组 501.75±0. 261.72±0.24①人际关系敏感 对照组 502.81±0. 231.88±0.27观察组 502.79±0. 181.86±0.25抑郁 对照组 502.63±0. 371.98±0.31观察组 502.65±0. 281.63±0.17①焦虑 对照组 503.14±0. 431.98±0.24观察组 503.12±0. 511.61±0.33①敌对 对照组 501.88±0. 421.91±0.22观察组 501.85±0. 361.80±0.35①恐怖 对照组 503.02±0. 301.95±0.30观察组 503.04±0. 471.61±0.24偏执 对照组 501.94±0. 351.96±0.27观察组 501.90±0. 461.92±0.31①精神病性 对照组 501.44±0. 191.52±0.36观察组 502.41±0. 221.53±0.27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慢性传染病,跟随患者终生而不能有效根治,但此病可有效控制,改善症状。但在临床中,此类患者因为是慢性疾病而产生心理负性情绪,可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影响到患者与周围人的相处关系,影响到此类患者的遵医行为,甚至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所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他能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中,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同时给予认知、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等,观察组干预后SCL-90量表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5个项目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实施的认知、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等是有效的,能够改善慢性乙型干预患者心理状态。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1] 陈先君.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29(1):119.
[2] 陈立荣,周靖,王赏,.护理干预对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8(2):2038.
[3] 杨海云,赵 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知识水平与遵医性的影响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13,5(2):351.
[4] 洪婉媚,李剑妮,彭秋燕.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31(3):20.
[5] 崔凤梅,刘丽娜,范钟方.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1(2):125.
[6] 温 泉,李红霞,张 硕,等.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4(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