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中,孙立靖,孙 青,党读华,郝明泽,黄宪梅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600)
颈源性眩晕过去称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1,2]。半数颈椎病患者有眩晕症状,即属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或椎动脉型颈椎病[3]。针刀治疗颈椎病是近年来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创伤小,疗效可靠。2012年9月~2013年8月,我院采用针刀松解斜角肌治疗颈源性眩晕9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来本院颈椎病门诊诊治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或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源性眩晕患者120例,均符合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病程1 d~10年,工作和生活中存在颈源性眩晕致病因素且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疗。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男26例、女64例,年龄 18~88(46.68±11.84)岁;对照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23~64(46.17±11.36)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眼科、耳鼻喉科等其他病因导致的眩晕,以及颈部外伤、颈部结核、颈部肿瘤,伴严重心、脑血管病变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行针刀松解斜角肌: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胸部垫枕,头低位,双手相叠,额头放在手背上,颈部充分暴露,保持呼吸通畅。术者首先确定患者颈部的病变部位,即两侧斜角肌与横突结节附着点、压痛点或结节点。病变部位标记后用0.45%碘伏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取“汉章”牌一次性4号小针刀,切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于标记处刺入皮肤直达骨面,即斜角肌与横突结节附着点,横行剥离、纵行疏通出针,按压片刻敷以创可贴。治疗10 d后复诊,如症状未彻底消失,可行第2次或第3次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②对照组行水液穴位注射: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定位C3~5夹脊穴,局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5 mL注射器,抽取复方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维生素 B12、生理盐水)[5],直刺入穴位,得气后,回抽无血,缓慢推入复方注射液,每穴1 mL,每7 d治疗1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2.2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①眩晕程度:0分为无眩晕;1分为轻度眩晕,尚可忍受,可正常行走,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2分为中度眩晕,较难忍受,行走有困难需扶持,对工作生活有较大影响;3分为重度眩晕,无法忍受需卧床,对工作生活有严重影响。②眩晕时间:0分为无眩晕;1分表示眩晕时间<10 min/d;2分表示眩晕时间为1l~30 min/d;3分表示眩晕时间>31 min/d。③眩晕频率:0分为无眩晕;1分为<3次/d;2分为3~5次/d;3分为>6次/d。④伴随症状:包括头痛、视物模糊、颈部疼痛、上肢疼痛等,0分为无伴随症状;1分为有1项伴随症状;2分为有2项伴随症状;3分为有3项伴随症状。⑤斜角肌压痛试验:0分表示斜角肌无压痛;1分表示斜角肌轻度压痛;2分表示斜角肌压痛明显。计算治疗前后以上各项积分总和,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改善率 >90%;显效:改善率为75%~90%;有效:改善率为30%~ <75%;无效:改善率<3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见表1。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n 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90 6.47 ±1.46 1.00 ±1.08*对照组30 5.97 ±1.45 3.30 ±0.92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39例,显效30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8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4%。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 <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3例因局部刺激出现一过性头晕、恶心,休息后缓解;对照组4例因麻醉药作用出现轻微头晕,30 min内自行缓解。
颈源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特征的疾病,是由于颈部传入神经异常活动而发生的异常空间定位和共济失调的非特异性感觉障碍[8]。颈源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视物模糊、上肢麻木及颈部疼痛等颈椎病症状。其发病因素包括年龄、体质状况、工作影响、精神状态以及生活习惯等。颈源性眩晕发生的诱因往往与体位及颈部活动有关。
颈源性眩晕发病机理有以下3种学说[9]:①血管压迫说:由于椎动脉受压或刺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内耳及前庭神经核区缺血,引起眩晕[10]。②神经反射说:上颈段颈部软组织内有大量本体感受器,当颈部出现损害时,主要是颈部关节、肌肉炎症,或者局部肌肉痉挛,导致本体感受器功能紊乱,传入异常冲动,到达前庭神经下核,诱发平衡系症状。③交感神经刺激说:颈交感神经激惹或椎动脉丛受颈椎病变的刺激,使椎动脉发生痉挛,血流量减少,前庭系缺血而发作眩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针灸、牵引、理疗、针刀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我们的临床实践显示,采用针刀松解斜角肌的方法来治疗颈源性眩晕十分有效。斜角肌是颈部两侧的重要肌肉组织,分为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三部分。斜角肌起于第3~7颈椎横突结节,止于第1、2肋。这些肌肉参与颈部的转动以及呼吸等运动,容易出现损伤,而且斜角肌的起点所处的上颈段部分,正是本体感受器的聚集区域。针刀治疗可以解除斜角肌的无菌性炎症和痉挛等对本体感受器的刺激和压迫,消除神经的异常冲动;同时斜角肌的起点与横突结节相连,距离横突孔最近,其牵拉力的改变对横突孔内的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影响最大。针刀松解斜角肌的起点,能够解除斜角肌的痉挛,松解肌肉的牵拉力,解除颈部组织对本体感受器的影响以及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造成的压迫。该治疗对患者颈部的正常组织没有创伤,是药物和其他手术方法无法比拟的。
[1]Tamber AL,Bruusgaard D.Self-reported faintness or dizziness-comorbidity and use of medicines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J].Scand J Pulic Health,2009,37(6):613-620.
[2]张素珍.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69-375.
[3]陈关富.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3-55.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4-235.
[5]史可任.颈腰关节疼痛及注射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9.
[6]郑筱萸.中药新药l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8-349.
[7]周利.穴位注射及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4,31(4):21-22.
[8]Wirsley D,Sparto P,Whitney S,et al.Cervicogenic dizziness:a review of diagnosis and teratment[J].J Orthopaedic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00,30(12):7 55-766.
[9] Bracher ES,Almeida CI,Almeida RR,et al.A combined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J].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2000,23(2):96-154.
[10]刘长军.电针结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颈源性眩晕症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2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