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园园 宋 洋 马海莲 冀 明 李 鹏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05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妊娠期由于妊娠呕吐、激素分泌的变化及腹内压力的增高,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2]。早期诊断能及时地对患者进行饮食、药物治疗,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胃镜及24 h食管PH检测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依据,但妊娠期妇女对此类有创操作耐受度较差。基于症状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RDQ)是以症状积分为主的调查工具,主要统计过去1个月内症状(烧心、反酸、胸痛、反食)发作频率及程度,已有文献[3-4]证实其有助于GERD的诊断。本研究旨在通过RDQ问卷,探讨不同孕龄孕妇GERD主要症状的发生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根据此研究结果提出针对不同孕龄患有GERD孕妇的护理指导。
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女性120例,其中妊娠早期(0~12周,含12周)、妊娠中期(13~28周,含28周)、妊娠后期(29~40周)各40例入选妊娠组,同期在妇科门诊进行妇科检查的患者40例作非孕组,一般情况与妊娠组匹配。
问卷由研究者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并经专家修改而成。包括4个方面:①孕妇基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怀孕前后体质量、孕周数、目前是否存在妊娠呕吐及呕吐程度、吸烟、饮酒等情况;②胃食管反流情况,包括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出现症状后的治疗情况。其中RDQ评分为入选前4周内反食、反酸、烧心感、胸骨后疼痛4症状分别按照症状频率及症状程度进行评分。症状频率计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出现频度每周<1 d、1 d、2 ~3 d、4 ~5 d 及6 ~7 d 分别计为1、2、3、4、5分。症状程度计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不明显,在医务人员提醒下发现为1分;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症状非常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需服药治疗为5分。症状介于1~3分为2分,介于3~5分为4分。症状频率计分加程度计分总分最高可达40分。各症状评分>0,认为该症状阳性[5];③GERD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胃食管反流疾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cale,GERD-HRQL)[6]含 10 个条目,用于评价患者在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条目为问题式,主要测量心痛症状满意程度、吞咽困难、日常治疗影响和对目前条件总体满意度。分值范围从0(最好的可能)~45分(在9个条目中全部丧失能力)。
所有纳入受试者与消化科医师进行面对面调查,医务人员认真、完整的填写问卷。问卷由2名医学专业人员分别进行数据库录入,数据一致者认为录入正确。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症状积分经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调查孕妇120例,同期行妇科检查的女性40例,年龄与孕妇组匹配。入组受试者基本情况详见表1,4组入选者年龄、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孕组相比,随着孕龄增加,妊娠组妇女体质量明显增加,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也明显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随着孕龄增加,妊娠呕吐明显好转(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非孕组与妊娠组患者的社会学资料Tab.1 Demographic data of pregnant group and non-pregnant group (±s)
表1 非孕组与妊娠组患者的社会学资料Tab.1 Demographic data of pregnant group and non-pregnant group (±s)
BMI:body mass index.
Variables Non-pregnantPregnant First trimester Second trimester Third trimester F P Number of patients 39 40 35 38 Menstrual age/week - 10.12±1.80 21.37±2.90 34.55±3.60 717.901 0.000 Age/a 29.63±3.00 29.16±3.00 29.16±3.00 29.70±2.80 0.374 0.712 Weight/kg 52.20±5.10 56.59±6.20 62.56±7.20 64.00±2.10 38.171 0.000 Height/cm 162.10±4.10 162.10±3.80 161.30±3.90 161.20±3.80 0.607 0.611 BMI 19.86±1.94 21.75±2.08 21.75±2.08 25.51±1.73 55.871 0.000
如表2所示,4组入选者反流程度和频率、烧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烧心程度、胸痛程度和频率、上腹不适程度和频率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孕期孕妇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比较详见表2。
对比非孕妇以及不同孕期孕妇RDQ各种症状程度和频率计分,本研究组发现,非孕妇组计分最低,而妊娠早期明显高于妊娠中后期(P<0.01)。随着妊娠周数增加,孕妇体质量增加,而反流程度频率计分反而下降,而从孕妇入选的基本情况可知,妊娠早期与中后期相比,妊娠呕吐明显为重。进一步分析妊娠呕吐与反流程度频率计分的相关性。经相关分析,妊娠呕吐与反流程度频率计分正相关,(r=0.69,P<0.01)。详见表3。
表2 非孕组与妊娠组各症状的发生频率及程度Tab.2 Severity and frequency of symptoms of pregnant group and non-pregnant group (±s)
表2 非孕组与妊娠组各症状的发生频率及程度Tab.2 Severity and frequency of symptoms of pregnant group and non-pregnant group (±s)
S:severity;F:frequency.
Symptom Non-pregnant First trimester Second trimester Third trimester F P Regurgitation S 0.70±0.82 1.63±1.25 1.03±1.17 0.80±0.97 6.061 0.001 F 0.83±0.98 2.53±1.63 1.55±1.60 1.15±1.25 11.184 0.000 Heart burn S 0.33±0.53 0.33±0.53 0.48±0.75 0.25±0.49 0.992 0.258 F 0.45±0.93 1.10±1.63 0.65±1.10 0.48±0.55 2.787 0.043 Pain behind breastbone S 0.15±0.48 0.35±0.74 0.28±0.45 0.13±0.33 1.554 0.183 F 0.18±0.59 0.53±1.01 0.43±0.78 0.15±0.43 2.480 0.063 Upper stomach pain S 0.43±0.64 0.70±0.88 0.60±0.87 0.58±0.64 0.835 0.447 F 0.75±1.17 1.35±1.61 0.93±1.33 0.75±0.98 1.883 0.133
表3 RDQ反流症状频率计分及GERD-HRQL量表评分Tab.3 RDQ and GERD-HRQL of pregnant group and non-pregnant group (±s)
表3 RDQ反流症状频率计分及GERD-HRQL量表评分Tab.3 RDQ and GERD-HRQL of pregnant group and non-pregnant group (±s)
GERD-HRQL: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cale;RDQ: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
Score Non-pregnant First trimester Second trimester Third trimester F P RDQ 3.80±4.12 8.70±6.49 5.93±6.66 4.08±4.156.699 0.000 GERD-HRQL 3.75±3.57 3.75±3.57 3.75±3.57 3.75±3.57 0.000 1.000
4组入选者GERD-HRQL量表评分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生活质量以妊娠早期最差,而随着孕龄增加,反流相关生活质量反而有所改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同孕周孕妇的评分比较详见表3。
4组入选者依据GerdQ量表评价其胃食管反流病的检出率分别为7.45%、53.5%、37.5%和32.3%。随着孕程进展,胃食管反流的检出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图1)。
图1 各组间胃食管反流的检出率Fig.1 Prevalence of GERD in the trimesters of pregnancy and a non-pregnant control group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我国GERD的发病率约为5.77% ~6.2%,30岁以下年轻人发病率较低[6]。妊娠是促进反流发生的一个因素。而妊娠期易出现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这些是造成孕期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妊娠以及不同妊娠时间对胃食管反流症状和孕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组选择了非孕期女性和不同妊娠分期的女性为研究对象研究,并且将年龄、身高等相匹配,严格控制研究质量。
多种因素会造成妊娠期GERD的发生。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胃会向左上方推移,并不同程度地向右旋转,导致胃部压力增加,使一部分妊娠期女性产生胃部烧灼不适的感觉[7]。此外,此时体内高孕激素会使胃肠道平滑肌舒张、贲门扩张肌松弛,抑制胃肠道运动。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可引起胃排空延迟和胃食管反流,导致胃部烧灼感[8]。
在一般人群中,肥胖是GERD的易患因素之一,与肥胖造成腹内压增加,促使胃酸反流相关。研究[9-10]表明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质量增加与 GERD的症状及合并症有关。而本研究却显示,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孕妇体质量及BMI随之增加,反流症状的程度和频率反而降低,症状计分下降。因此,对于妊娠期女性,胃食管反流与体质量增加并无直接关系。而通过相关性分析,本课题组发现,反流症状的程度和频率计分与妊娠呕吐明显呈正相关,说明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症状可能主要与妊娠呕吐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因果关系。而控制妊娠呕吐可能会明显改善反流相关症状。
烧心、反流可初步诊断GERD,并试验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烧心、反酸是诊断GERD的最可靠的症状,但是上述两种症状并不敏感[11]。一项对7个研究的系统综述[9]表明,依靠烧心和反流症状诊断GERD的灵敏度仅为30%~76%,特异度仅为62% ~96%。一项荟萃分析[12]结果显示:PPI试验性治疗亦有其局限性,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仅为78%和54%。对于 GERD诊断,应用RDQ诊断标准,优于2006蒙特利尔诊断定义[13]。因此选择RDQ标准,对孕妇的反流症状进行评价。
而胃食管反流症状对孕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组采用专门的GERD-HRQL量表进行评价,反流相关生活质量以妊娠早期最差,而随着孕龄增加,反流相关生活质量反而有所改善。结果与反流相关症状计分一致。
为了研究妊娠以及不同妊娠时间对胃食管反流症状和孕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非孕女性和不同妊娠分期的女性进行研究,并且年龄、身高等一般情况匹配,严格控制研究质量。发现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孕妇体质量的增加,BMI随之增加,反流症状的程度和频率反而降低,症状计分下降。而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反流症状的程度和频率计分与妊娠呕吐明显呈正相关,说明孕妇胃食管反流症状可能主要与妊娠呕吐相关。另外,反流相关生活质量以妊娠早期最差,而随着孕龄增加,反流相关生活质量反而有所改善。结果与反流相关症状计分一致。
[1] Katz O,Gerson B,Vela M F.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13,108(3):308-328.
[2] Vakil N,van Zanten S V,Kahrilas P,et al.The Montreal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 global evidence-based consensus[J].Z Gastroenterol,2007,45(11):1125-1140.
[3]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研究协作组.反流性疾病同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51-654.
[4] 陈天红,朱建军.蒙特利尔定义与RDQ评分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69-3071.
[5] 高丽,万崇华,李晓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5,22(4):156-161.
[6] 袁耀宗.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161-163.
[7] 徐晓蓉,邹多武,李兆申.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3,3(2):123-125.
[8] 赵清.妊娠期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J].中医药学报,2010,38(3):104-105.
[9] 蒋绚,王淑杰,张素巧,等.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危险因素及诊疗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0):774-776.
[10]姚欣,冯子坛,孙蓉,等.北京军区某部官兵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调查[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10):103-106.
[11]胡志伟,汪忠镐,吴继敏,等.胃食管反流相关呼吸疾病及其外科治疗策略[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7):62-66.
[12] Corley D A,Kubo A.Body mass index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11):2619-2628.
[13] Moayyedi P,Talley N J,Fennerty M B,et al.Can the clinical history distinguish between organic and functional dyspepsia?[J].JAMA,2006,295(13):1566-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