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雷丽
2014年11月29日,在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上,国机汽车暨中进汽贸发布了《2014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和《2015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运作策略报告》。
报告认为,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自2012年以来持续发出市场风险预警,进口汽车供大于求已经成为新常态,跨国汽车公司主导进口汽车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强化,行业库存高企、经销商选择以价换量、进口车价格优惠幅度维持在高位。
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行业政策变化环境,2015年或将是未来十年汽车市场新格局确立的关键时期,新政策、新技术、新模式将加快汽车流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进口汽车市场增速将继续回落,预计全年需求总量增长10%左右。如果进口车市场国产车型投放时间早于预期,可能出现近5年来首次个位数增长。
报告建议,中国进口汽车行业面对新的变革与发展,面对新常态、新政策、新模式的挑战,不能一味延续以前单一追求高增长的方式,需要新的思路和推进策略、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及调整各自的战略,以适应行业政策调整和迎接汽车市场格局变化;面临完全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培育品牌授权营销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尤其是,部分跨国汽车公司应高度重视部分地区网络覆盖过度、全系车型库存高企、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和渠道经销商的上下游紧张关系已经达到临界点等问题,主动平衡厂商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进口汽车生态系统,谋求与品牌授权经销商共同开创进口汽车市场新格局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受中国经济调整、政策导向、多地限购政策出台及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趋势加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结合2013年同期的较低基数和经销商为缓解库存“以价换量”的市场行为,2014年1-9月销售上牌98万辆,增长20%,呈现超预期增长。但是从季度走势来看,二、三季度环比增速均呈现回落态势,市场逐步回归理性。A级车作为市场增长最主要贡献的细分市场,份额达33.3%。据数据显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趋势加速,进口车市场中A级车市场份额自2012年以来逐年上升。
从供给方面看,2014年的进口汽车市场延续了2013年四季度市场供给大幅度反弹趋势,1-9月累计进口量达105.3万辆,同比增长26.2%,月均进口量超过11万辆。数据显示,1-9月进口量同比增速高于同期进口车上牌量同比增幅6.2个百分点。
自2012年以来,由于跨国汽车公司按照惯性制定高销售目标,市场供给出现“结构性”过量,并形成了2012年和2013年行业库存高企的不良局面。随着零售终端的逐步回暖,到2014年6月份进口车行业库存深度为3.05个月;从7月份开始形势有所恶化,大幅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接近2012年的库存高峰值;9月经销商库存深度在2.2个月水平,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从价格方面看,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市场供给的逐步加大,尤其是行业库存的结构性回补,终端市场的优惠幅度持续攀升,2014年进口车价格优惠幅度维持在高位。虽然2014年上半年进口汽车市场呈现超预期的需求增长,但市场优惠幅度依然较大,9月份平均优惠攀升至5.4万元,优惠幅度为-8.2%,环比增加1.4个百分点,其中轿车达到-12.9%;部分热销车型在经历短短几个月的加价销售后迅速出现价格优惠,显示随着新品效应的退去及高供给带来的库存攀升,终端市场销售压力也逐步增大。
2014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仍呈现结构性调整特征,在品牌、车型、排量和渠道等方面呈现出了继续深化调整的格局。
从品牌结构看,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美系品牌市场份额明显提升。从分国别品牌看,欧系品牌虽在进口车市场中占比最大,但份额下滑5.4个百分点至58.2%;美系品牌份额较2013年扩大4.1个百分点至16.7%,其中以Jeep、凯迪拉克和福特等品牌的SUV车型的持续热销拉动为主要因素;日系品牌份额略有恢复,英菲尼迪、讴歌和雷克萨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进口量增速来看,Jeep、奔驰、路虎、丰田、斯巴鲁增长迅猛。
从车型结构看,乘用车市场份额稳定,2014年1-9月市场份额99.1%,比2013年增长0.2个百分点。SUV仍是进口车市场绝对主力车型,2014年1-9月进口65.5万辆,同比增长29.3%,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60%以上。同时,轿车、MPV进口量也呈现中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分别为22.8%和17.5%。
从排量结构看,进口车结构继续向小排量倾斜。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2014年1-9月,3.0L以下排量车型占整个进口汽车市场份额的91.6%,比2013年全年的89.3%提升2.3个百分点;3.0L以上排量车型份额继续下降,显示进口车排量区间下移趋势越加明显;其中1.5-2.0L排量区间成为第一大排量区间。
从渠道结构看,中西部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进口汽车市场延续向中南、西南和西北区域发展的态势,2014年1-9月,三个区域在进口车销售总量中的份额达44.7%,传统的东部和北部区域市场份额继续缩小。全国各大省市中,增速最高的依次为重庆、河南、四川、新疆、广东和贵州。因限购政策影响,天津1-9份同比下滑22.5%;内蒙古下滑3.2%。
2015年,新常态、新政策、新模式将加快汽车流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在中国经济新常态方面,中国经济仍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 “三期叠加”阶段。在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下,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强力推动改革,大力调整结构,着力惠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汽车市场新政策方面,国家行业政策和导向始终引导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原有政策经过十年的运行,相关部门结合产业发展新情况,在2014年颁布多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2015年仍将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政策次第出台,2015年将是新一轮政策调整下的汽车产业发展“元年”,将是未来十年汽车市场新格局、市场新规则重建的关键时期 。在创新市场新模式方面,汽车产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系列行业政策的调整必将会加快汽车流通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但是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才是真正推动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的源动力。伴随着汽车行业的深化改革、汽车市场的深度调整、多种业态的完全市场化竞争、多元化销售服务模式的挑战,面对新的变革与发展、面对更复杂的环境与竞争,我们不仅在继续创新现有的品牌授权和未来非授权业务模式,还在思考与探索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型模式创新。
报告分析认为,在2015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新形势下,进口汽车市场增速将继续回落,预计全年需求总量增长10%左右。如果进口车市场国产车型投放时间早于预期,可能出现近5年来首次个位数增长。从国产车市场面来看, 中国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2000-2010年期间呈现年复合增长率25%的高速增长,自2011年以后逐步进入平稳增长期间,预计未来潜在增速为8-10%,其主要驱动因素为三四线地区的新增需求,以及一、二线地区的换购需求。预计2015年国产汽车市场将增长7%-8%,乘用车市场将增长10%左右。从新产品供给面来看,2014年第四季度及2015年将有60余款进口新车投进中国市场,轿车占据7成,紧凑型SUV、高性能与轿跑车导入步伐继续加快;随着销售量级进口产品的陆续国产化,供给拉动市场的力度将持续减弱。
报告建议,中国进口汽车行业面对新的变革与发展,面对新常态、新政策、新模式的挑战,不能一味延续以前单一追求高增长的方式,需要新的思路和推进策略、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及调整各自的战略,以适应行业政策调整和迎接汽车市场格局变化;面临完全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培育品牌授权营销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尤其是,部分跨国汽车公司应高度重视部分地区网络覆盖过度、全系车型库存高企、盈利能力下降,以及和渠道经销商的上下游紧张关系已经达到临界点等问题,主动平衡厂商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进口汽车生态系统,谋求与品牌授权经销商共同开创进口汽车市场新格局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