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娜
【案例背景】
《奇妙的昆虫》是人美版新教材第二册第19课。通过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能够简单的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一些常见的昆虫都不会陌生,所以本课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昆虫身上所具有的各种美,并且能利用昆虫的这种美来美化我们的生活!让学生知道小小的昆虫世界,也能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美的享受!
【案例描述】
教学内容:《奇妙的昆虫》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昆虫标本,昆虫作画工具,范作若干,DIY饰品制作材料。
学生:各色纸张若干,彩色笔,剪刀,双面胶,课前进行昆虫的资料收集。
片段一:唱春天,享春景,赏昆虫
1、情境导入。
课前多媒体播放歌曲视频《春天在哪里》,我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结束后,我直接出示春天景色图,设计了一个语言情景:“小朋友们,春姑娘来了。花草树木都绽开了美丽的笑脸,鸟儿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世间万物都苏醒了过来。好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欢乐的季节呀!有一群特殊的小伙伴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想和我们小朋友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一天,你们欢迎吗?”
学生异口同声道:“欢迎!”
2、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
为了让学生观察放置在实物展示台上的仿真昆虫,我用“它们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看,都是谁呀?”进行过渡(图1)。学生根据我手指的昆虫,一一说出了它们的名称。怎样让学生发现昆虫身上共有的特征呢?我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组仿真昆虫,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观察边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答案。几分钟后,小手纷纷举起。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老师,它们都有六条腿。”
“昆虫身上都有翅膀。”
……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了总结:昆虫通常都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拥有一对触角,一对或两对翅膀,三对足。
设计意图:课前我带领学生唱《春天在哪里》,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调整公开课对他们带来的紧张心情。设计语言情景和图片的结合,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从而来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昆虫。这样的引入,亲切、生动、自然,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昆虫的特点时,我每个小组都提供了仿真昆虫。这样可以使学生近距离的观察,更直观的认识到昆虫的特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
片段二:进一步探寻昆虫的奇妙之处
1、欣赏大自然中的昆虫图片。
“昆虫是个大家族,人类已经知道的就有100多万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欣赏一下它们在大自然中的风采!”
2、根据图片,探究昆虫的奇妙(图2)。
欣赏完毕,画面定格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昆虫组图上。我提问道:“小朋友,刚才欣赏的这些昆虫它们美吗?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非常踊跃:
“颜色很漂亮!有红的,有绿的……”
“有些昆虫身上还有花纹呢!”
……
学生的回答络绎不绝,我及时从三方面进行引导,使他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昆虫的奇妙之处。
①色彩美
如果有学生观察到了昆虫身上的颜色美,我就会说:“是啊,昆虫们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色彩丰富的昆虫把我们的大自然点缀得更加迷人了!”(板书:色彩丰富)然后,我会追加一张图片(图3),让学生找一找图片中的昆虫在哪里?以此来发觉有些昆虫身上还有保护色,可以很好的隐藏在大自然中,不被敌人发现。让学生体会到昆虫的奇妙之处。
②花纹美
如果学生观察到了昆虫身上的花纹美,我就会说:“你的观察真细致!这只昆虫背上是……这只翅膀上是……然后追加两张花纹图片(图4),让学生猜猜是谁身上的花纹?以点到面,让学生说说哪些昆虫身上也有这样的花纹?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花纹美,我又出示了一组蝴蝶图片(图5),让学生进行欣赏。看见美的花纹,我发出感慨:“一条条线,一个个点,组成了那么多奇特而美妙的花纹。花纹多变的昆虫仿佛给大自然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真是妙不可言啊!(板书:花纹多变)
③形态美
学生对于昆虫的形态一般不会去提及,所以我采取模仿昆虫动作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来做昆虫运动操。我是这样过渡的:“小朋友,不同的昆虫有着不同的外形,如果它们活动起来,那形态就更加的丰富了。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做昆虫操吧!”
学生玩得很尽兴,在玩的同时,也感受了昆虫的形态美!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开放式的。学生观察后的回答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先说到色彩方面,也有可能说到其他方面。所以以上的内容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设计的。从色彩美中引申到昆虫身上的保护色,从花纹美中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花纹,同一种昆虫身上的花纹也各有不同,从运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形态美。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昆虫带给我们的惊喜。
片段三:教师表现昆虫美
为了激起学生画昆虫的兴趣,于是我说:“这些奇妙的昆虫穿梭与大自然中,为美丽的大自然添上了精彩的一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课堂上我范画了蝴蝶和瓢虫(图6),并把画好的图形黏贴到了饰品材料上,形成发夹,发箍等。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昆虫的基本绘画方法,也能了解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作业任务。通过演示,方便于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绘画制作活动。
片段四:绘昆虫,展惊喜
1、绘昆虫
学生作业前我提出了两点要求:
①画一只外形特别,花纹、色彩丰富的昆虫。
②剪出昆虫的大轮廓,黏贴在你想装饰的饰品上。
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开始行动了。画笔在孩子们的手中飞舞着,小剪刀发出咔嚓咔擦的声音。
2、展惊喜
不一会儿,一件件小饰品开始成型了(图7)。有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戴在了自己身上。孩子们还互相欣赏着。为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本次的作业展示形式,我设计成了新饰品发布会!伴随着强劲的音乐,小模特们佩戴着自己设计的昆虫饰品向大家走来。
学生们得到了听课老师的掌声,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这笑容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满足。这笑容中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收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的亮点主要是学生作品的展评方式。我摒弃了传统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展示。使学生充分的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设计的作品还能美化生活,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也会空前高涨。这不正是美术老师所希望的吗!
【教学反思】
“从大自然中来,到大自然中去。”本节课最好的设计是课堂能挪到室外,在大自然中进行。但是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课堂纪律难把控,执教当天的天气原因等,放弃了这个最初的想法。所以只能在课堂中营造更适合学习的氛围。于是,我在本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唱春天,享春景,赏昆虫的环节。不能去室外,我们就从图片中走进大自然。为了学生能更直观的认识昆虫,我每组还准备了大量的仿真昆虫模型。学生可以去触摸,去观察它的特点,还可以动手摆一摆昆虫的不同动态。这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昆虫,为画昆虫打下基础。整个施教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表现活跃、积极。从唱到跳,从跳到画,从画到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明白了小小的昆虫,原来有那么多的奥秘,还给大家带来了大大的惊喜,使学生对神秘的大自然又增添了无穷的遐想。
当然,在课的设计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教师的示范环节,我针对了孩子比较容易画的蝴蝶和甲虫入手,导致后面学生千篇一律,都不愿意画其它的昆虫。没有更好的利用仿真昆虫,进行范画。其实我可以根据实物摆弄出不同的动态,进行示范,这样画出来的昆虫姿态就会各异。学生根据自己桌子上的昆虫,也会展开更多的联想,丰富作业的内容。
(慈溪市逍林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