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
首先,来看一个教学片段:
师:好!同学们,《云南的歌会》这堂课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利用这堂课最后两分钟的时间,来做个总结,看看大家都学到些什么。通过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到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学到一些新鲜的词语以外,你还学到些什么呢?
生1:我还知道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和特点,以及在写景上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
师: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1:在描写方法上各有不同,三个部分分别写唱歌的人,唱歌的环境,唱歌的场面,归纳起来它们分别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和村寨传歌。
师:对,总结的非常好,还有那位同学需要补充——
生2: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领略到云南歌会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感受到作家沈从文笔下美好自在的边陲生活……
师:这两点就是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记下。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如上,现在许多教师课堂小结的做法通常是基于“一课一得”或“一课多得”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如果将课堂中的“得”仅仅局限于某个或几个知识点,未免有失偏颇,也给人画蛇添足之感,难道一堂课就一定要模式化、程序化地总结归纳出所谓的“得”吗?
这不由让人想起断臂的“爱神”维纳斯雕像。1820年,在希腊米洛斯岛上,维纳斯的雕像得以昭见天日。后来由于战争中的争夺,维纳斯的雕像失去了双臂,成了残缺的“断臂女神”。维纳斯雕像虽然失去了双臂,但这一缺陷并没有影响它的韵味美,人们仍然对这尊美的化身的雕塑顶礼膜拜,法国19世纪末著名的雕刻大师罗丹称誉其为“奇迹中的奇迹”。如今,即便是最高明的雕塑家也不敢贸然给这尊无与伦比的雕像续上断臂。因为,任何试图给维纳斯续上断臂的行为绝不会是锦上添花,而只会是弄巧成拙。
再反观我们的语文课,这个所谓的一课一“得”,通常就是上课伊始教师所展示的学习目标,一堂课的结尾反复强调的实际上是知识点落实的问题,是肤浅,是表层化的“得”,说到底是些认知方面的内容,是一些已经理性化了的知识结构点,而不是知识能力化的问题,更不是从根本上解决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问题。
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学习目标固然重要,而实现目标的过程才更为重要,尤其是以形象生动、情感体验为主要特点的语文课堂。因为,这一过程直接关系到兴趣、感觉、习惯等非理性和非智力因素,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志趣和人生追求。
一篇课文,除了知识点认知,如果进一步深层挖掘文本,更重要的还应该是那些语言、那些细节、那些优美意境,以及对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这些才是鲜活的、具有审美意象的思想内涵,也是文本的意蕴所在。
同样,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些目标绝非在某一堂课或每一堂课就能一蹴而就,如果仅仅更多地在课尾强调一课之所“得”,必然会蜻蜓点水,无关痛痒。“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真正有效的学法指导正是教育者通过对被教育的课堂指导,从而使之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标的出台,也让人们更注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课堂早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过程,它应当激发情感、张扬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堂课应当是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的,它摒弃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试问,一堂课,学生除了能掌握些异化的知识点外,绝不会因教师的小结就能再多得到些什么?
一味追求学习目标的落实,必然会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沼,“断臂女神”维纳斯,她的残缺给人无尽的遐想,人们看到的维纳斯总是美的,是因为残缺的维纳斯总给人无穷的想象和回味。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教育是要“化育”人,而不是“教化”人,这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化育是悄无声息的潜移默化,而教化则是耳提面命和谆谆告诫。请问,把一篇优美生动的课文,最后简化成两三条生硬的知识点,并强迫学生生硬地去吞服,这不是教育!
教学无定法,妙在巧用中。“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我想,一堂课如果在教师讲授后,能够使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进而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在无穷的回味中结束的语文课才是学生的真正需要。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妨让学生之所“得”,潜移默化于慢慢地回味中。那么,一课一“得”,教师又何必多此一举强加于课堂之末呢?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二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