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波
摘 要:化学从表面上看似是一门研究性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物质内在的科学,特别是高中化学,相对于初中化学,最大的变化不只是内容多了,更重要是要学的角度完全改变了。如果没有从微粒观的角度来学高中化学,那么对于高中的学生,特别是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说,化学就会变成其学习的负担,而使其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如果能够让其树立微粒观的高中化学方法,由内而外来研究物质,那么学习起来就能事半功倍,激发其巨大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微观;氧化还原;原理
化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微粒就是电子,高中化学主要研究的反应应该是氧化还原反应,而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是促使很多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电子转移原理充分理解,才能让高中学生“入门”,真正了解化学这个学科的真谛。下面就围绕着电子这一微观角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对高中化学进行分析探究。
高中化学把化学反应只分为两类,即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当然氧化还原反应是重点的研究对象。刚步入高中学堂的高一新生,如果对其没有了解,还是按初中学习化学的学法来学习,由于高一化学涉及的内容太多,知识点太杂,学生一般难以适从,加上这一学科的特点“忘得快”,所以很多学生刚学完这一章,前面一章的内容已经忘了很多,特别是化学方程式,几乎已忘光。而由于教学进度的考虑,教师不得不很紧凑地安排章节,几乎很少或者说没时间帮学生再次“回顾”,这样的话会造成学生的知识点出现了很多的缺漏,在考试中就出现了好像会但又不会的情况,化学方程式能写出来的寥寥无几。
而如果我们能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对一些章节进行讲解,利用电子的转移,造成元素化合价的升价,对一些化学方程式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使学生通过这一原理,推出化学方程式,再认识其性质及用途。例如:铁这一知识点,要点就在于Fe、Fe2+、Fe3+的铁三角关系,要理清这三者的关系,如果只靠简单记忆,背其化学方程式,到真正应用其内容的时候,往往会无从入手。但如果能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角度来理清楚三者的关系,根本就不需要记化学方程式,需要的只是清楚氧化还原反应的“升降”原理,Fe的价态一定会升高,至于升高到二价还是三价,就取决于对方的氧化能力的强弱。碰到强的,被夺走的电子就多,就会升高到三价;碰到氧化性弱的,失去的电子少,到二价。而Fe2+,价态二价可降可升,但主要是升,显还原,但是要升高到三价,强氧化剂才可以,从零价到二价可解释,如果弱的氧化剂只能使铁失两个电子,升高到二价,不能升高到三价,也就是说没有能力再夺Fe2+的一个电子,升高到三价,只有强氧化剂才可以。而Fe3+的主要变化趋势是从三价变二价,需要的是还原剂。当然Fe2+、Fe3+都可以从二价、三价降到零价变成铁,就成了金属铁的冶炼,利用金属冶炼的常见还原剂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铁。如果能这样使学生理清楚它们的关系,就不会出现学生在书写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的时候,无从入手。这一原理在很多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都能得到应用,对于一些化学方程式根本就不应该“死记”,而应该“活记”。能不能“活”就在于能否充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下面,我们以SO2的还原性教学为例,来说明这一原理的有效性。SO2能使得溴水、FeCl3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因都是SO2的还原性,而不是体现其漂白性。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看到使溶液褪色,就立刻认为是其漂白性起的作用,如果这时候能用方程式加以说明,就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那么,其方程式如何书写呢?SO2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很多学生写得倒不错,而与FeCl3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方程式,大部分高三学生都很难准确写出,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应用这一原理。如果能应用氧化还原原理,就能很快地写出SO2与Fe3+的反应的方程式,Fe3+作为氧化剂被还原为Fe2+,SO2作为还原剂被氧化为SO42-,接下来就只剩下配平了,引发其反应的动力是得失电子,所以首先应该是要得失电子守恒,Fe3+和Fe2+前面的系数就应为2,SO2和SO42-前面的系数就应为1,由内而外,再通过电荷守恒,方程式右边应该添4个H+,再质量守恒,左边添2H2O,得到,SO2+2Fe3++2H2O=2Fe2++SO42-+4H+,通过梳理,SO2体现还原性的原理就很清晰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SO2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道理也一样,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琢磨,试着写出其方程式,再加以纠正,通过这种方法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充分发挥化学这一学科的人文特点。
当学生认为化学方程式很容易写的时候,还会认为化学不好念吗?而且对于一些省份的高考,几乎每年都会考到未知方程式的书写,这些方程式大部分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学生平时就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不懂得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活记”,从而再促进其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理解,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宏观表面,而无法深入到微观内在,那么高考的这种题型学生根本无从入手,只能乱猜,一些莫名其妙的方程式也就出现了。
如2014·福建卷-24①步骤Ⅰ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方程式的得分率低,如果归结于学生的定性思维,把框图撇开而书写错误,那还情有可原。但第一个方程式得分率低,只能说明很多高三的学生对于方程式的书写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了,而当其忘了记忆内容、不懂得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推导时,莫名其妙的方程式就出现了。
所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块敲门砖,当然它的应用还不仅于此,如电化学的有关知识,实际上也只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而已。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一向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但它又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很多学生花了很多精力去学这一部分内容,但收效甚微,原因在哪呢?既然是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那么重点又在哪里?明显在于原理上,所谓的“一理通,百理通”,就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如果连方向都弄错了,当然收效甚微。而电化学的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本质就是得失电子,原电池中的负极失电子,正极得电子,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阴极得电子,反过来通过得失电子的角度来分析,也就把握了本质,抓住了灵魂。特别是电解池的知识,可以说完全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一个小应用而已,知识的难点是利用阴阳极的放电顺序来书写电极反应式,而离子放电顺序无非就是氧化还原知识,阴极是阳离子来得电子,谁先得电子?强的先得,就是氧化性强的先反应,阳极就是阴离子来失电子(电极是活性金属除外),同样的道理,谁先失电子?强的先失,就是还原性强的先反应。如此把这道理理清,这一所谓的“难点“自然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纵观整个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至关重要,它是打开高中化学知识领地的一把钥匙,拥有它,就能使学生学习化学从“苦学”到“乐学”,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