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清点记录单书写质量中的应用

2014-12-01 06:16:08王琛王丽爱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7期
关键词:缺陷率清点品管圈

王琛 王丽爱

手术清点记录单是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 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临床中各种原因导致手术清点记录单书写不规范, 如何使书写准确是手术室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 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 一般8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 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 围绕单位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本科2013年8~10月开展以“提高手术清点记录单书写准确率”为课题的品管圈活动, 以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护理质量,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3年8月成立QC小组, 并命名为“清清”小组, 小组成员10人, 其中由护士长担任督导员,1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 全面负责圈内活动, 并推选1名护师作为秘书负责记录每次活动的内容, 其他成员全部进行分工, 实行全程全员参与。每月活动1~2次, 活动形式按集中-分散-集中的形式进行。

1.2 方法

1.2.1 选定主题 采用头脑风暴法, 按5M选题法(力所能及、有效可量、需要适中、医院赏识、圈以自豪), 将提高手术清点记录单书写准确率做为主题, 选题理由是规范手术清点记录单书写, 避免医疗纠纷。

1.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调查2013年7月该小组成员书写的共806例手术清点记录单书写结果, 缺陷率为8.06%,通过特因图(又称鱼骨图), 从人员因素、环境、材料、方法4个方面分析原因, 见图1。针对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3个月后进行调查对比。

图1 手术清点记录单书写缺陷原因分析

2 设定目标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依据本科现状和圈员能力, 预期改进后书写缺陷率有所下降。

3 制定对策

3.1 增强法律意识, 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福建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认识到手术清点记录单作为患者复印病历材料之一, 同时也是医疗纠纷中重要的举证倒置的证据。

3.2 制定手术清点记录书写标准

3.2.1 由巡回护士负责书写, 所有手术均要求书写, 包括局麻手术。

3.2.2 应体现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的原则, 规范使用医学术语, 字迹清楚, 不得随意涂改, 数字一律顶格并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术中如增加的器械、敷料等以“+”号相连。如有空格项目一律用“/”表示。时间使用24小时制。

3.2.3 手术若无洗手护士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并各自签字。

3.2.4 术中用血、抗生素等重要内容记录在备注栏中。

3.2.5 实习生或试用期护理人员须经本医疗机构取得执业资格并注册的护理人员以分子形式签名确认。

3.3 设计手术清点记录单具体书写样本, 让护士心中有数,熟练掌握规范的内容。

3.4 制定标准化书写流程

3.4.1 用单面复写纸书写一式两份。

3.4.2 眉栏在患者入室后立即完成, 以防漏项。严格按术前、关前、关后的时间顺序书写, 严禁因害怕漏写而提前书写。

3.4.3 抗生素输注时间, 患者出室时间一律与麻醉师再次核对后准确书写。

3.4.4 将灭菌指示胶带粘贴于主页, 供应室的灭菌锅次标识粘贴于副页。

3.4.5 由科室指定1名参与品管圈的主管护士专门负责核对, 无误后方可由巡回护士将主页夹入病历随患者返回病房,副页留科室备查。第2天由护士长再次查对副页, 每个月由质控小组成员组织抽查, 以确保万无一失。

3.5 部分护士随时记录的意识不强, 经常出现凭回忆记录,尤其术中增加的器械, 没有做到及时记录, 时时提醒, 警钟长鸣。

3.6 实行连台手术, 1台手术由1名护士负责, 减少交班,降低出错概率。

3.7 活动中每月选取1~2份有代表性缺陷的手术清点记录单在圈会上讨论, 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避免犯相同的错误。

3.8 每月评选1名书写优胜者, 给予奖励, 并在圈会上介绍经验, 达到共同提高。

4 效果评价

两组人员未采取品管圈的手术清点记录单缺陷率和有采取品管圈的进行对比。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未采取品管圈前2013年7月份806例手术中, 有缺陷为65例,占当月手术的8.06%, 其人员因素32例, 环境因素15例, 不良工作方法13例, 材料5例。采取品管圈后2013年10月份813例手术中, 有缺陷为18例, 占当月手术的2.21%, 其中人员因素9例, 环境因素6例, 不良工作方法3例, 材料0例。采取品管圈前、后缺陷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体会

5.1 实施品管圈后,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调动护士参与的积极性, 参与活动的护士必须通过认真观察, 时时总结、学习才能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已的改进措施, 因此使圈员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

5.2 促进手术清点记录单书写工作流程的标准化, 完善手术室管理。

5.3 完善三级检查控制, 加强主管护士-护士长-质控成员三级检查, 提高书写质量。

5.4 改变了护士一向认为护理质量管理是以护士长为主的观念, 护士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 从原来的“要我改”转变为现在的“我要改”, 增强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 并提高护理质量。

[1]研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15-18.

猜你喜欢
缺陷率清点品管圈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原位清点法应用于术前物品清点的效果研究*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零币清点工作的实证分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59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的魅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6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
右江医学(2015年2期)2015-07-18 21:47:31
降低变压器缺陷率及故障率的方法措施
显微镜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和清点方式的改良设计与应用
护理研究(2014年3期)2014-11-22 08: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