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与实证

2014-12-01 21:53刘媛媛孙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11期
关键词:形成机理产业集群

刘媛媛 孙慧

摘要目前中国资源型产业行业和地区分割严重,产业链短,资源和环境破坏严重,劳动生产率较低,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集群化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试图探求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现阶段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因和发展模式,为推动集群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回顾,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结合国家战略,构建包含形成基础、形成诱因和形成路径三维度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模型假说;测算中国资源型产业集聚度,分析其集群规模和趋势,依据模型假说选取表征指标,基于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动因,验证形成机理模型并揭示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集聚程度在波动性上升。集群的形成基础为矿产资源储量,影响系数为0.555;形成诱因为产业平均规模,影响系数为0.672;形成路径主要依托国家资本,相关系数为0.137;提出 “资源禀赋为基础—规模经济为诱因—政府培育为路径”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出资源型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的加强、创新能力的上升、集体效率的提高和竞争优势的培养等尚未成为集群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出现资源型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因此需要提升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市场化程度,推动集群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形成机理;产业集群;资源型产业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11-0103-09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11.014

产业集群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共识,而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是产业集群的核心问题,研究产业集群中的影响动因能够更好的促进产业集聚,发挥集群效益。现有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以产业集群特征较明显的制造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很少涉及。目前中国的资源型产业行业和地区分割严重,产业链短、低水平的规模扩张、资源和环境破坏严重,劳动生产率较低,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而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特征,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模型假说。选取具体表征指标,以2000-2011年中国资源型产业为研究对象,测度资源型产业集聚度,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理论模型中各表征指标对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影响机理,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现阶段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因和发展模式,以期为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资源型产业一词被广泛使用但没有严格界定,学术界通常将其分为广义资源型产业和狭义资源型产业。广义的资源型产业是指直接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和初步加工的产业,狭义的资源型产业是指以矿产资源的开采及对其初级加工的相关产业[1]。根据狭义资源型产业的内涵,按照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本文选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共11个行业为资源型产业。

1理论分析

1.1文献回顾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已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关于产业集聚的推动力量主要出现了以下3种理论解释。①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众多学者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探讨产业区位分布问题,将区域比较优势,特别是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影响因素加以研究,如Kim通过控制要素禀赋区分自然优势引起的地理集中,估计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优势能够解释美国制造业集聚的大部分地理变化[2],Ellison和Glaeser较早利用企业数据研究美国制造业集聚,发现大约1/4行业的地理集中归因与自然资源优势[3]。马国霞等认为资源禀赋空间分布不均是导致产业间空间集聚度低的主要原因[4]。而具体到资源型产业,我国学者更注重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如徐强指出在地区产业集聚形成之初,自然资源较为充裕,具有比较优势,其对集聚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5]。郑风波以严格的经济学视角,归纳了资源型产业所具有的三大特征之一就是资源型产业的资源禀赋优势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来源[5]。张建斌的研究认为资源储量和资源利用方式直接影响资源容量的相对大小进而影响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6]。张新年等从网络视角,构建集群规模与资源容量、资源价格等相关因素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时发现资源禀赋对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7]。朱英明在研究资源短缺与产业集聚效果时指出我国国情决定了代表“第一性”集聚优势的自然禀赋在我国工业集聚中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性(在新经济地理学文献中,通常将自然禀赋等传统因素给地区带来的集聚优势称之为“第一性”优势,将规模报酬递增及其累计循环效应带来的促进基于的优势称之为“第二性”优势)[8]。②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9],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下五大学派,产业集聚理论:包括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工业区理论[10]、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11]、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新产业区理论:代表学者及其观点为意大利社会学家别卡提尼的新产业区理论、斯科特的产业集聚理论等;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代表学者及其观点为克鲁格曼规模报酬递增理论[12];竞争优势理论:代表学者及其观点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13];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代表性观点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提出的,其核心概念是“创新环境”和“集体学习”,强调产业集群内的创新主体之间要有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14]等。围绕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国外学者在分析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地理格局时,发现溢出效应、劳动力效应、交通成本、规模经济、产业联系等诸多产业特性均影响产业地理集聚[15-18]。国内学者樊秀峰的研究显示行业劳动力密集度、行业增长水平、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运输成本降低能促进产业的集聚[19]。贺灿飞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地理位置、制度环境以及产业传统等方面对比研究江苏和安徽省制造业地理集聚差异性原因[20],进而结合产业特性和区域特征揭示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21]。何玉梅在研究制造业空间集聚演变驱动因素时指出中间投入共享、劳动力成熟度、知识溢出、开放程度及运输成本的降低对产业集群发挥了重要作用[22]。藏新的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和产业集聚存在互动关系[23]。凌晨的研究表明规模经济等因素与产业集群呈现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24]。③国家战略:除考虑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所揭示的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外,Barrios等研究还发现同一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区域的集聚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并认为与国家战略等特定因素如基础设施、产业环境、区位地理等显著相关。金煜等考虑了国家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发现出口导向和沿海导向的开放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集聚。He Canfei指出在中国制度环境同样影响产业地理集聚[25]。胡晨光等提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改变了集聚经济圈外在的发展环境,从而改变了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成为产业集聚的外部动力[26]。郑风波指出资源型产业的生产活动具有典型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因而更容易受到国家力量的干预[5]。陈振在对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的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时认为政府可以在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7]。

1.2理论框架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探讨分别从不同理论角度,重点研究影响因素、形成条件,从系统发展的观点来看,围绕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探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多数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围绕产业集聚动因,进行一事一议的分散研究阶段。本文在综合新古典经济学和产业集群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特征性分析,提出一个“基础—诱因—路径”的三维框架,作为分析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具体见图1。

在三维理论框架下,①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外生的要素禀赋差异对地区专业化分工的决定作用,所以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需要选取资源禀赋度高的区域,在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的集聚发展;②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克鲁格曼的规模报酬递增,还是波特的竞争理论,均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论述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企业通过追求规模经济、报酬递增、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提高所带来的集体效率提高和生产、运输、交易、创新等成本降低,最终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促使企业或产业在特定区域内进行集聚;③由于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国有性”,国家资本、产业政策和配套的产业环境是区域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主要依托条件;④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基础、形成诱因与形成路径共同构成了集群条件,集群目的与集群模式选择,资源禀赋基础为条件、竞争优势诱因为目的,两者互为作用,选择出产业集群形成的优势主导模式,即国家培育,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禀赋条件,快速形成产业集群,显示集群竞争优势。在具有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基础的地区加大国家资本投入,也可以更有效充分的发挥该地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加速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发挥形成基础、形成诱因与形成路径的良性互动,共同作用于资源型产业集群。由此本文构建了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国家战略三个理论框架下,包含形成基础、形成诱因和形成路径三维度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模型假说(见图2)。

比较优势理论下:资源禀赋差异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因素,资源型产业首先在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发展,出现资源型企业趋于地理集中,符合比较优势理论。因此有:

假说1:资源禀赋为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产业集群理论下:当某地区具有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条件下,企业和劳动力会集聚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要素回报时,就会存在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形成规模经济,进而随着企业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完善、技术信息的溢出,促使专业化分工的扩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增加了企业间生产、交易频率,稳定交易的空间范围和对象,减少企业生产、交易成本和其他经常性支出,实现集体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成本的降低,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相互关联的企业会寻求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有:

假说2:竞争优势为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

国家战略下:资源型产业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除市场因素外集群化发展受国家战略的影响重大,市场与政府双管齐下,政府本身也构成参与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同时其行为通过影响要素流动及相关的市场主体的行为来介入市场活动,主要体现在政府对资源型产业的投资力度,产业政策对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配套的产业环境三方面,国家对矿产领域投资限制政策的放宽,会对

模型(1)中,Yjt表示资源型产业区域集中度,X1表示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机理动因向量,即资源禀赋;X2表示产业集群理论框架下机理动因向量,包括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集体效率、企业成本、竞争优势;X3表示国家战略层面框架下机理动因向量,包括国家资本。εjt表示误差项。

2研究设计

2.1方法选择

运用地理集中指数(EG指数)测算资源型产业集聚度,公式如下。

其中,Gjt为t年j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Sit为t年i地区j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j产业就业人数之比,Xit为t年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之比。Hjt代表衡量市场集中度的赫芬达尔指数,Zj为j产业就业占该产业全国就业人数之比。

采用面板数据,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模型假说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其形成动因。

2.2指标说明

选取资源型产业形成机理计量模型的具体表征指标。在比较优势框架下,选取1项指标:以主要矿产基础储量表征资源禀赋。理论上,某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可以用资源禀赋程度来衡量,Brunnschweiler 和Bulte指出能够准确度量资源丰裕度的指标应该是资源储量[28],因此本文选取矿产基础储量来表征资源禀赋,并假定矿产资源富集区可以为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提供集聚基础。在产业集群理论框架下,共选取7项指标:以产业平均规模指标衡量产业的内部规模性,即产业中企业平均产值。理论上,产业平均规模越大,表明产业在空间上越集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内部规模经济,形成在特定区域的集聚现象。当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专业化分工,选取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数表征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包括资源型产业全部就业人员年平均数和企业平均就业人数两项具体指标,理论上,劳动社会分工的加强,促使企业间为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效率而形成集聚现象。企业间创新协同的需求强调创新主体的稳定性,从而促使产业集聚,本文以资源型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表征产业的创新能力。集体效率的提高、企业成本的降低和竞争优势的增强促使经济技术联系密切的企业寻求地理上的集中和产业间的协作,成为产业集聚的三大主要动因,本文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运作成本占比和产品的销售率表征集体效率、企业成本和竞争优势。在国家战略框架下,选取1项指标,以国家资本表征产业投资,考虑到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的稳定性,假定在研究期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保持不变。具体各类指标见表1。

进一步细化式(1)为如下具体计量回归模型,为确保正态分布,对变量取对数。

3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3.1资源型产业集聚度测算

2000-2011年中国资源型产业集聚指数如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法从公开公布的数据中获得中国资源型产业企业就业人数的详细数据,因此本文假设地区某一资源型产业的企业规模相似,选取该产业的平均企业就业人数计算。当然,使用平均企业就业人数是比较粗略的,但考虑到矿产资源型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国家政策的扶持性,企业模式的趋同性及处于发展进程的初级阶段等因素,选取平均就业人数也符合现实发展状况。

Ellison和Glaeser将地理集中度指标分为三个区间,第一个区间为γ<0.02,表示该产业为低集聚度产业,没有明显地方化现象;第二区间为0.02≤γ≤0.05,表示该产业为中集聚度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布较平均;第三区间为γ>0.05,表示该产业为高集聚度产业,在地区上的分布聚集程度最高。

从表2可见,中国资源型产业2000-2011年的集聚指数变化呈现以下特征:一是11个资源型产业的集聚程度不同,其中5个行业呈现高集聚度,3个行业呈现中度集聚,3个行业呈现低集聚度;二是11个资源型产业的集聚趋势不同(见图3、见图4),其中8个产业呈现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趋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金属

聚趋于集中;三是矿产资源型产业中除非金属矿采选业的其他4个开采业的产业集聚度高,而初级加工等下游产业的集聚度较低,仅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处的空间布局趋于集中。总体上,资源型产业的集聚程度在波动性上升,在2007、2008年集聚度最高。

3.2形成机理模型回归分析

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见表3)。

从表3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R2=0.95,接近1),F统计量对应的p值小于1%,说明回归方程总体是显著的。除产品销售率(Sales ratio)的回归系

数不显著,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Revenue of NP)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对应的p值小于6%外,其余7个解释变量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

在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国家战略框架下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动因的作用如下:

第一,在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模型估计结果中主要矿产基础储量(Reserves)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影响系数为0.555。验证假说1:资源禀赋是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此结论也符合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多集中在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西部地区,如内蒙古、山西、新疆等省区的现

实状况。

第二,在产业集群理论框架下:模型估计结果中产业的平均规模(Avgvalue)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影响系数为0.672,说明产业工业总产值的增加会促进资源型产业集聚度的提高,2000-2011年,作为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产业中企业平均产值的增长促进了产品的集中生产,提升了资源型产业聚集度;企业运营成本在回归模型中是显著和负向的,其影响系数为-0.362,表明企业运营成本每降低1%,可使产业集群程度提高0.38%。平均规模的正向效应和企业运营成本的负向效应共同验证了假说2:竞争优势是促使资源型产业集聚的形成诱因。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回归结果表明,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初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规模经济效应。

第三,在国家战略框架下: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国家资本(Official Capital)回归系数显著为正,相关系数为0.137,表明国家资本与资源型产业集聚度呈正相关关系,验证假说3:政府培育是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培育相较于资源禀赋0.555和规模经济0.672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言,其影响作用明显较小。说明随着国家对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型产业投资力度的加大,其带动辐射效应也在不断显现,如地方政府会围绕优势资源产业建立起相关的配套产业,民间资本介入资源型产业促进其发展。因此,国家大规模投资带来的正向溢出效应,成为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初级的优势主导路径。

此外,回归结果显示企业平均就业人数(AvgpPerson)回归系数显著为负,系数为-1.020,说明资源型产业就业人员的增多并不能促使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反而对其起阻碍作用,与模型中的理论假设相反。究其原因,本文认为目前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专业性特点表现的过于突出,因为集群内分工仍主要依托资源,分工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环节,对产品的深加工不够,产品品种单一、产业链短,集群内组织成员的创新能力不足,存在人才、技术挤出效应,导致就业人员的增多不仅不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会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变量全部就业人员年平均数(AEPersons)、新产品产值占比(Revenue of NP)回归系数为负,也证明了该点。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Wholeproductivity)回归系数显著为负,相关系数为-0.650,与模型中的理论假设相反,说明效率的提高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抑制作用,这完全出乎预料。可能的原因在于资源型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没有发挥作用,从而使其尚未成为集群形成的诱因。同时,也说明目前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仅限于地理上的集中,集群所带来的集体效率和竞争优势尚未显现。资源型产业中集聚度较高的多为开采业的特征,以及变量产品销售率(Salesratio)回归结果不显著,也证明了该点。

综上,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为矿产资源储量富集的自然资源禀赋,形成诱因为不断扩大的产业平均规模和逐渐降低的运营成本而体现的规模经济效应,形成路径主要依托国家资本。其他变量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初期尚未发挥显著促进作用。

4结论

综合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模型假说与实证分析来看,目前中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集聚程度在波动性上升,集群形成模式为“资源禀赋基础+规模经济诱因+政府培育路径”的模式,企业在资源禀赋度较高的区域,出于追求工业总产值增加、运营成本降低的市场需求,利用政府加大国家资本和放宽产业政策的机遇,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表明:第一,资源禀赋的作用弹性为0555,对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政府投资与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显著相关,其作用弹性为0137;第二,产业规模和企业运作成本对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弹性达0672;第三,企业平均就业人数、全部就业人员年平均数、新产品产值占比、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弹性分别为-1020,-0438,-0051,-0650,对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约束性作用。说明资源型产业集群存在人才、技术挤出效应,尚属于低效率的产业,产业集群形成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使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资源优势丧失,从而降低了生产优势,体现为两者的约束作用。所以要考虑到传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的事实,为避免资源型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应及时进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运用先进设备和高端技术改造初级传统产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源型产业生产效率、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提升市场化程度,让资源的配置和调动更有效率,从而实现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 54-55.[Tan Dan, Huang Xianji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 of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3): 54-55.]

[2]Kim S. Regions,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ources of U.S.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1880-1987[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9,29(1):1-32.

[3]Ellison G, Glaeser 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105(5):889-927.

[4]马国霞,石敏俊,李娜.中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度及产业间集聚机制[J].管理世界,2007,(8):58-66.[Ma Guoxia, Shi Minjun, Li Na. The Degree of Coagglomer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Management World, 2007,(8):58-66.]

[5]汪戎,郑逢波,张强.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J].管理世界,2012,(5):152-156.[Wang Rong, Zheng Fengbo, Zhang Qiang.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Mod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sBased Industry Development[J]. Management World,2012,(5):152-156.]

[6]张建斌.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生态学产业集群“S”型增长模型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4):51-54.[Zhang Jianbin. Path Choi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ial ClusterBased on the Thought on Ecology Industry Cluster “S” Type Growth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2,(4):51-54.]

[7]张新年,陈娟,达庆利.集群规模与资源利用等因素相互影响的仿真分析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8): 191-197.[Zhang Xinnian, Chen Juan, Da Qingli. Study on An Emulating Analysis of Effects Between Clusters Scale and Resource Factors[J]. China Soft Science, 2009,(8): 191-197.]

[8]朱英明,杨连胜,吕慧君.资源短缺、环境损害及其产业集聚效果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28-44.[Zhu Yingming, Yang Liansheng, Lv Huijun. Shortag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It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Research[J]. Management World, 2012,(11):28-44.]

[9]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cmillan,1890.

[10]Weber A.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 Friedrich C,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

[11]张占仓.国外产业集群研究走势[J].经济地理,2006,(26)5:737-741.[Zhan Zhancang. Research Tendency of Oversea Industrial Clusters[J]. Economic Geography,2012,(5):152-156.]

[12]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 (3): 483-499.

[13]E 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11):77-90.

[14]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Wei Jiang. Industry Cluster: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Learning[M].Beijing: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3.]

[15]Maré D. Concentr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Firms in New Zealand[J]. Economic and Public Policy Research, 2004,1:3-40.

[16]AlonsoVillar O, ChamorroRivas J, González X. An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in Spain[J]. Document de Tarbell, Universidad Vigo, No.0103,2001.

[17]Maurel F, Se′dillot A. A Measure of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Frenc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9,29:575-604.

[18]Bertinelli L, Decrop J. Geographical Agglomeration: Ellison and Glaesers Index Applied to the Case of Belg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Regional Studies,2005,39(5):567-583.

[19]樊秀峰,康晓琴.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9):115-160.[Fan Xiufeng, Kang Xiaoqin. Agglomeration Level Measure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Empirical Analysis[J]. Economic Geography,2013,33(9):115-160.]

[20]贺灿飞,朱晟君.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差异:江苏与安徽省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15-721.[He Canfei, Zhu Shengju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A Comparison of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J]. Science Geographical Sinica, 2008,28(6):715-721.]

[21]贺灿飞,朱彦刚,朱晟君.产业特性、区域特征与中国制造业省区集聚[J].地理学报,2010,65(10):1218-1228.[He Canfei, Zhu Yangang, Zhu Shengjun. Industrial Attributes,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l Sinica, 2010,65(10):1218-1228.]

[22]何玉梅,刘修岩,李锐.基于连续距离的制造业空间集聚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财经研究,2012,38(10):36-46.[He Yumei, Liu Xiuyan, Li Rui. On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Based on Continuous Distance[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2,38(10):36-46.]

[23]藏新,李菡. 垂直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样本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8):57-67.[Zhang Xin, Li Han. A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Vertical SpecializationBased o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2011,(8):57-67.]

[24]凌晨,郑义,刘军.中国产业集聚驱动因素[J].系统工程,2013,31(8):101-105.[Ling Chen, Zheng Yi, Liu Jun.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hinese Industry Agglomera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 2011,(8):57-67.]

[25]He Canfei, Wei Yehua, Xie Xiuzhen. Globalization, I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Economic Transaction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 China[J]. Regional Study, 2008,42(7):923-945.

[26]胡晨光,程惠芳,俞斌.“有为政府”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一个基于长三角集聚经济圈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11,(2):61-80. [Hu Chenguang, Chen Huifang, Yu Bin. The Evolution of ‘Promising Government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c Circle: A Framewor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gglomeration Economic Circle[J]. Management World,2011,(2):61-80.]

[27]陈振,严良,谢雄标.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53-157.[Chen Zhen, Yan Liang, Xie Xiongbiao. Analysi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 Evolution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ial Cluster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21(4):153-157.]

[28]Brunnschweiler C N, Bulte E H. The Resource Curse Revisited and Revised: A Tale of Paradoxes and Red Herring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8,55(3):248-264.

[24]凌晨,郑义,刘军.中国产业集聚驱动因素[J].系统工程,2013,31(8):101-105.[Ling Chen, Zheng Yi, Liu Jun.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hinese Industry Agglomera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 2011,(8):57-67.]

[25]He Canfei, Wei Yehua, Xie Xiuzhen. Globalization, I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Economic Transaction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 China[J]. Regional Study, 2008,42(7):923-945.

[26]胡晨光,程惠芳,俞斌.“有为政府”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一个基于长三角集聚经济圈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11,(2):61-80. [Hu Chenguang, Chen Huifang, Yu Bin. The Evolution of ‘Promising Government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c Circle: A Framewor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gglomeration Economic Circle[J]. Management World,2011,(2):61-80.]

[27]陈振,严良,谢雄标.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53-157.[Chen Zhen, Yan Liang, Xie Xiongbiao. Analysi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 Evolution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ial Cluster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21(4):153-157.]

[28]Brunnschweiler C N, Bulte E H. The Resource Curse Revisited and Revised: A Tale of Paradoxes and Red Herring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8,55(3):248-264.

[24]凌晨,郑义,刘军.中国产业集聚驱动因素[J].系统工程,2013,31(8):101-105.[Ling Chen, Zheng Yi, Liu Jun.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hinese Industry Agglomeration[J]. Systems Engineering, 2011,(8):57-67.]

[25]He Canfei, Wei Yehua, Xie Xiuzhen. Globalization, I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Economic Transaction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 China[J]. Regional Study, 2008,42(7):923-945.

[26]胡晨光,程惠芳,俞斌.“有为政府”与集聚经济圈的演进:一个基于长三角集聚经济圈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11,(2):61-80. [Hu Chenguang, Chen Huifang, Yu Bin. The Evolution of ‘Promising Government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c Circle: A Framewor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gglomeration Economic Circle[J]. Management World,2011,(2):61-80.]

[27]陈振,严良,谢雄标.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53-157.[Chen Zhen, Yan Liang, Xie Xiongbiao. Analysi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 Evolution of Resourcebased Industrial Cluster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21(4):153-157.]

[28]Brunnschweiler C N, Bulte E H. The Resource Curse Revisited and Revised: A Tale of Paradoxes and Red Herring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8,55(3):248-264.

猜你喜欢
形成机理产业集群
彭阳县陈沟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企业形成机理与政治关联的关系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