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建设的生态伦理问题浅析

2014-12-01 14:22程翔
老区建设 2014年20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

程翔

提 要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农村建设是中国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同时,农村又是生态伦理建设的薄弱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就应该统筹经济与生态的整体布局,走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农村建设;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程 翔(1987—),男,南昌航空大学在读硕士?熏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63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永恒主题。传统的发展观往往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增长,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我国小康社会正以稳健的步伐发展,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推进农村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物质丰富的农村,还要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在新的时期,农村的生态伦理建设需要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方法,构建一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新农村。

一、 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自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得以快速的发展,但在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忽视了许多重要的因素,出现了如生态失衡、资源告罄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发展陷入困境。在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构建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尊重生命和自然界,要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伦理的范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今单一的追求改建与发展而忽视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不可取的,必须保护好农村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并以此作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和谐、健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反之还是一味的发展和改建的话将会给自然带来巨大的影响,也必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农村的人口达9亿之多,占有我国绝大部分人数的总量。生态意识对于农民而言是相当的淡薄,甚至何为生态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是相当有必要的。

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农村工业的兴起,由于开发商往往更注重经济的利益,而农村的农民对法治和生态意识很淡薄,所以农村环境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污染也将会影响和改变人类往后的生活方式和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因此,生态伦理建设在农村是迫切需要加大力度。

二、 新时期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生态伦理问题及影响

在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由其信息化的时代到来,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镇的规模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农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文明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这些取得的成果大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农村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景,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 生活垃圾污染

在现在的农村地区可以随地看到大量的垃圾成堆,政府部门也并没有相关的处理措施,每经过时都会发出腐烂的臭味,更重要的是那些垃圾很多都是不易分解的或是对土壤有毒性物质,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农膜残留量增加,水分渗透量就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残膜在土壤中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形成阻隔层阻碍作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农膜中添加剂影响土壤,也将统破坏农田的有机结构和种植物的不良生长。

2.家禽粪便污染

在农村地区,几乎每家都养着许多的家禽。农村居民都习惯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家禽产生的粪便都是随意处理的,甚至直接与家庭的生活垃圾一起打包丢入河流造成污染。有些居民甚至不及时地处理,这将很容易引发细菌滋生和传播。

3.化肥、农药的污染

无节制的使用化肥会使土壤退化,现在大部分的化肥都含有很高浓度的氮元素,氮素化肥相比其他化肥而言污染更严重,氮素过多也是对自然环境的威胁。氮素进入地下后会造成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和农村居民的正常饮用水。

4. 工业污染

看看现今的农村不难发现,许多的地方为了提升经济的发展,都开始建立了工厂和工业园。打着发展经济的口号而不顾生态环境的建设,并且政府对环境监控的措施相对松弛和农村居民对环境意识的淡薄,造成现在农村许多地方也经常性的飘着各种有害物质,使得附近的居民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新时期农村生态伦理建设

生态伦理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是建立一种人类遵守生态道德的体系,是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价值观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建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为了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现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

1. 提升农民生态伦理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人们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行动的。”农民生态伦理建设首先要提升农民生态伦理意识,要在思想上让广大的农民有足够的认识。我们现今面临的生态伦理问题,就是因人类对自然不正常的行为所造成的。所以,提升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才能让农民以主人公的角色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的平衡,才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只是一味的以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和只考虑经济的利益。要从过去的注重工业的发展向现实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转变,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变,传统型农业向生态型农业的转变。总言之,需要农民从传统伦理观念向生态伦理观念转变,提升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伦理建设的行动力。

2. 增强农村生态伦理教育

意识的提高仅仅是观念上的改变和行为发生变化,生态伦理建设需要正确的指导方法,因此,要增强农村生态伦理的教育。教育是提升生态伦理意识一种重要途径。意识的发展需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获得和提高,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带来巨大的作用。要积极发展各种科学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一点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书籍以及科学知识的传授。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可以增加更多的教育方式来满足更多的农民,用信息化知识来武装农民,甚至采用信息化技术来丰富农村生态伦理的建设。

3. 建设农村生态伦理机构、完善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相关设施

农村生态伦理建设不仅需要农民意识的提高和教育的培养,政府作为执政部门更要发挥其作用。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和带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应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的正确的举措。

一切的生态伦理建设都离不开相关的设施作为支配,只有“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尤其是要运用好现代化的设施。

4. 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

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我国还并不算是很健全,也不是很明确。这也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的缺失,在生态方面,出台较早的《环境保护法》“只重视对城市环境和重点污染地区的保护,处罚工业对城市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眼4?演我国其他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很健全,而针对农村的就更加的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应结合农村的实际修改以往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到“责权清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眼5?演,防止农村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恶化。

参考文献

1王周.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眼D?演.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2刘青松.农村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贺新春.黄梅珍.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生态伦理思考J.成人教育,20091 .

4刘颖杰.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5刘冬梅.雷玲.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眼J?演.安徽农业科学,2007,?穴6?雪 .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
公证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精英流失问题研究
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总结和反思的研究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