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欣
内容摘要:语言复述是一种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二语习得活动,使学习者主动摄取更多的语言输入,有选择有目的地接受信息:语言的意义、词语、词语的搭配、句式等,对一段语料进行重复性的语言输入输出,可以对输出进行有效的监控,提高学习者口语的精确性、连贯性、流利性。选择进行复述的语言材料的根本性原则为适合口语表达、能够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生活化的语音语调。
关键词:输出 语言复述 语言输入材料
针对中国大学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远远落后与对语言输入理解的能力的现状,“语言复述”这一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一)复述的理论基础:
Swain(1985)质疑克拉申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为二语习得的唯一方法,提出了输出假设,并对输出进行界定:1)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注意;2)输出能对目的语进行假设检验;3)元语言功能;4)增强流利性。Izumi(2002,2003)指出:在输出环境下,学习者印证学习的内容越多,就越能引起对语言形式的更深层更精确地处理,这能使他们建立更为持久的记忆痕迹。文秋芳(2008)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周丹丹(2006)通过故事复述这一活动对输入与输出的频率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输入频率对故事复述内容的影响显著, 流利性和复杂性也有相应提高。” 王改艳(2005)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语言输出过程做了研究,通过故事复述研究语言结构知识、习惯表达在口语中的作用。
(二)语言输入材料的分类
对学习者进行重复性语言输入的复述方法可以实现以输出促进输入的目的,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输入的语言材料料有很多种,选择适合的语言材料进行复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材料的根本性原则为适合口语表达、能够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生活化的语音语调。
1.教科书
国内学习者在初中、高中阶段英语输入的材料是教科书“新目标”,这些学习材料,除了一些句型对话外,主要以课文为主。大学阶段的教材主要新视野、新世纪,主要以课文为主,课后练习为辅助。课文的题材有说明文、议论文,有小说,有散文,这些适用于对于文化的学习,正式语体的课文相对于生活化的口语来讲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用词方式,如果将其转化成口语化的复述,还需要学习者有很好的输出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笔者认为课本中的课文仅适合作为中级口语能力以上的学习者复述材料。
2.日常对话
真实的音频视频中的日常对话和问题探讨的语料作为提升口语的语言输入适合口语表达,容易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不足之处在于对话多为两人之间,复述需要大量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逻辑性不强,不适合作为学习者复述活动的首选材料。
3.新闻广播和演讲
作为语言输入,新闻广播和演讲经常作为英语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的首选材料,VOA、BBC等广播和名人演讲可以使学习者增加大量的词汇和语用修辞,并了解实事,但是语体正式,适合作为以提升口语为主要目的中高级口语能力的学习者的选择材料。
4.小故事
故事首先满足适合口语表达的原则,其次能够使学习者保持对英语学习兴趣。故事长度要适中,太长会使学习者感到焦虑,太短不能达到增加输入输出的目的。故事最好为母语者的语音输入,使学习者同时学习地道的语音、连读、弱读和语调。真实的语料输入对二语习得至关重要。适合长度的小故事可以作为初中级口语能力的学习者的语言输入材料。
(三)总结:
听的过程与说的过程是两个系统工作,听为输入信息,输入时大脑主要是有选择有目的地接受信息:语言的意义、词语、词语的搭配、句式等;说为输出,大脑需要对输出进行有效的监控,要考虑语言的意义、形式、连贯性、精确性等方面。因此大量的语言输入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一段语料进行重复性的语言输入输出,可以对输出进行有效的监控,提高学习者口语的精确性、连贯性、流利性。分析语言输入的材料:教科书中课文、日常对话、新闻广播和小故事等,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对于初中级学习者,适当长度的母语者叙述的故事可以作为进行复述的语言材料的首选材料。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