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2014-12-01 08:23许焘赵忠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办学学院

许焘+赵忠升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基于高等教育的继续教育,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学习活力。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建有近百所高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资源,各高校的继续教育为北京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清华大学是北京市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继续教育的高校之一。下面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为主体,介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及其为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955年,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夜大学学生,开启了成人教育历程。1985年,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成立了全国第一所继续教育学院。1993年,继续教育学院与夜大学合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的继续教育进入正规化发展阶段,继续教育学院成为学校唯一独立设置、专门从事继续教育的办学机构。此后,继续教育学院成为学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主体,同时也代表学校对全校其他院系开展的培训类工作行使管理职能。在世纪之交的几年里,学院通过夜大学、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后考虑到此举可能给学校的常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品牌造成干扰,遂停办了成人学历教育。进入21世纪,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以及普通高校扩大招生的大形势,学校的继续教育着手转型—从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大学后非学历继续教育;同时对继续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进行调整改革,实行“管办分开”的办学模式—学校成立教育培训管理处,负责对全校继续教育(非学历非学位教育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成为专门从事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实体。此外,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等人文社科类院系分别开设的培训类项目和课程,以及学校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学校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等机构组织的培训项目,也是学校继续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实践和发展,学校确立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组织部分”的职能定位,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建立了“管办分开、权责明晰”的管理模式,提出“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的办学原则,促进了继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校外产生了积极和广泛的影响。[1]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的办学特点与经验

1.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开发继续教育服务项目

大学之道,责任为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传承了学校爱国奉献的精神传统,[2]以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首要职责,遵循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及时、高效地调整和开设教育培训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积极为西部地区培养骨干人才。1997年,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学校继续教育学院随即开班为西部地区培训经济管理和科技骨干人才,在西部10省市(区)建立远程教育站点,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3]

二是在全国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战略。2003年,继续教育学院配合国家扶贫规划的实施,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贫困地区无偿输送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增强自主发展能力。[4]截至2014年,清华大学已在全国1,086个县级教育机构、2,520个乡镇中小学建立了3,600多个远程教学站,覆盖了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522个,覆盖率达到88%,每年提供的远程及面授课程超过2,000学时,累计培训人次近160万,成功地为贫困地区搭建了“知识扶贫的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平台”。[5]

三是面向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培训。近年来,围绕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面向节能减排、公共安全、金融危机等热点难点问题,继续教育学院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收效显著的培训。例如,央企班组长岗位培训、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全国残疾人就业指导员培训、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培训等,为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及时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对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也具有重要意义。

2.根据学校战略和继续教育特点创新运营体制机制

1993年,学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总体办学思路和“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规划。为配合全校调整结构奠定基础,初步实现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的过渡,学校于2001年底实施了“管办分离”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

改革后,在学校教育培训管理处的统一管理下,全校三大类型的机构—继续教育学院、各院系培训中心和与地方政府合办的研究院或科技园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继续教育的专业化队伍,下设若干培训中心,主要为社会提供管理科学、财政金融、土木建筑、信息技术、公共事业与卫生管理、考试辅导等教育培训项目,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各院系的培训中心以各自院系的教学科研力量为依托,开展与各自学科相关的高端、专业培训课程。与地方政府合办的研究院或科技园,针对合作省市的需求,提供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促进作用的个性化、当地化的教育培训项目。三种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机构在定位上有所不同,在业务上各有所长。

从2002年改革至今,学校的继续教育发生了几次转型,即继续教育从“补偿型”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转变为以提升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大学后教育培训;[6]培训对象从“潜在人才”转变为“现实人才”(公务员、企业中高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等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一定工作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管理模式从行政、办学职能合二为一的模式转变为管办分离、各司其职、办学主体企业化运作的模式。

在学校理顺继续教育管理体制,规范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继续教育学院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教学质量评估和保证体系。学院成立了教学管理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机构,建立了包括院领导、教学管理办公室、教学督导组以及业务部门在内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在从立项到课程设计、师资保障、教务管理、考核评估的全过程中,设立监督和检查节点,同时大力开展继续教育研究,全方位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办学效果。

3.明确继续教育战略和发展方向,开拓发展空间

2012年,清华大学实施了新百年发展战略,继续教育开启了新的转型发展。为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大势,服务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推动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继续教育学院调整发展方式,从重数量规模向重质量效益转变,提出了“精品化、国际化、信息化、集团化”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继续教育的“清华品牌”,重点开发以下四个方面的培训项目:

一是精品化项目。精品化有两层含义:第一,教学质量高水平;第二,培训项目具有创新性、先导性和权威性。高水平、精品化既可以是已有的培训项目中的高端课程,也可以是紧跟时代热点的高水平新课程。为开展这类培训项目,继续教育学院组建了专业的研发团队,追踪国内、国际社会热点、重点,把握发展趋势,超前或者及时研发出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严格把关培训内容。聘请在相应专业领域、行业内有权威性和号召力的教师,保证教学质量。学员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学习能力和社会地位,能直接推动本行业、本领域的发展,并与教师积极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二是国际化项目。持续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的一部分,继续教育也积极谋求国际化的发展。以国际化思维视野,国际化人才培训需求为导向,国际化项目为基础,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在继续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 2003年,学院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开展管理硕士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合作四年,培养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财务高级人才;2004年起,又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金融硕士项目,主要培养既具有国际化金融背景,又精通本土金融实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下一阶段的国际化探索中,继续教育学院将力求与世界高端接轨,带领更多的“现实人才”走出去。

三是信息化项目。我国高等教育虽已在总体上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严重,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大城市,且常规学校教育的容量有限,很多相对落后地区的民众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有责任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满足人们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习需求。继续教育学院利用卫星和网络向全国各地广泛提供课程资源。2012年以来,全球掀起MOOC(大规模在线教育)热潮,学校正在探索利用在线平台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的新模式。

四是集团化项目。集团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继续教育是一个包括继续教育学院、各专业院系、各地方研究院等各子品牌在内的“集团”品牌;二是着力为一个“集团”量身定制从基层到高层的系统性的继续教育服务。目前,清华大学在为企业提供培训时,主要是培训中、高层管理人才,今后将深入企业内部,为企业各层员工提供适用的培训课程,根据企业定制需求提供一套独特的、集团化的培训项目。

关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事业的思考与展望

1.继续教育是清华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继续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学校历来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学校原校长王大中院士曾指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还需要有一流的继续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三部分有机结合,共同肩负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并提出了“本科生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上水平、继续教育争活力”的发展思路。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继续教育都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2.清华继续教育在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力支持,高校的继续教育理应为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清华大学地处北京,首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学校的继续教育也必定要为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不竭的动力。

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北京市民,他们的素养决定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品味和格局。联合高校的力量造福北京市民,是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分析市民的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激发市民的终身学习兴趣和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是政府、社区和继续教育机构通力合作的当务之急。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高的继续教育研究水平,可以从社会需求分析、课程设计、资源整合与共享、资质认证和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为北京市量身打造一个区域化的终身学习体系。2013年5月21日,学校成为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的首批亚洲高校成员,并在其基础上研发了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在线”。“学堂在线”秉承开放共赢的理念,分享清华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满足全球华人以及希望以中文为载体进行学习的群体需求。[8]目前,“学堂在线”共发布了近30门课程供学习者免费学习,课程涵盖云计算、数据科学、创业管理、伦理哲思等领域。其中,2014年9月上线的英语听说课程,是继续教育学院针对初中以上水平的学习者开发的,该课程也是目前唯一一门英语技能课程。清华大学领军中国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将为北京市民开启终身学习的新旅程。今后,学校的继续教育将紧扣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全面开放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北京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刁庆军,李建斌,汤晓瑛,王雷,杨怡. 继续教育体制改革与转型的几点思考 [J]. 继续教育,2008,(6):14.

[2]李家强. 清华百年精神与继续教育发展 [J]. 成人教育,2011,(8):5.

[3]胡东成. 与时俱进服务社会不断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年的经验和体会. 清华大学新闻网. 2005年5月.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1/20110225231616546739431/20110225231616546739431_.html.

[4]李家强. 清华百年精神与继续教育发展 [J]. 成人教育,2011,(8):5.

[5]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十年(一). 清华大学新闻网. 2013年12月31日. http://news.tsinghua.edu.cn/ publish/

news/4222/2013/20131231104746473794905/20131231104746473794905_.html.

[6]刁庆军,李建斌,汤晓瑛,王雷,杨怡. 继续教育体制改革与转型的几点思考 [J]. 继续教育,2008,(6):15.

[7]卢志强.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国际合作的实践与启示 [J]. 继续教育,2007,(1):53.

[8]吴剑平等. 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99.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

[责任编辑:李艺英]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办学学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