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函
摘 要:马卡连柯提出了集体教育的重要性,即对集体的整体教育大于把集体中的每个学生独自教育一遍。统一、便于管理与教育是集体教育的积极方面,而这一点却又正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关键词:平行教育;价值;局限性
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过:“我从十七岁起就当教师,我曾长时间想过:最好先把一个学生管理好、教育好,然后再教育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个,当所有的学生都教育好了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良好的集体。可是,后来我得到一个结论,有时不应该跟个别学生谈话,而要向大家公开讲话,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在这段话中,马卡连柯提到了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是盲目的,而这种方式的教育是无界无穷的。因此,他提出了集体教育的重要性,即对集体的整体教育大于把集体中的每个学生独自教育一遍。统一、便于管理与教育是集体教育的积极方面,而这一点却又正是它的局限性所在。
一、平行教育的价值
平行教育最大的优点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导致心理厌恶与叛逆。教师利用教育集体而对个人施加影响,给予了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同伴和集体的教育会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自信心。
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做好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小形成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自觉为集体尽义务。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集体里共同学习、劳动、生活时,他们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才能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命令与服从等方面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在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每个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因而,集体教育也是符合我国国情与教育原则的。
有一个马卡连柯曾经用“平行教育影响”取得教育实效的案例:社员彼特连柯上班迟到两次了,马卡连柯得知此事后,没有直接给彼特连柯惩罚,而是采取了“平行教育影响”这一通过集体影响个人的方法。马卡连柯并没有把他本人找来,而是把全分队集合起来,并责备他们说:“你们分队里有人迟到了两次,应该引起注意。”全分队答应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形。散会后,分队立即教育该社员,并对他说:“你上工迟到,这就等于说我们全分队都迟到了。”之后,分队把该社员当做分队的一个成员,以集体的名义向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该社员也就在集体的影响下,不再迟到。
这就是同化效应(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集体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一致的行为)和驱动效应(集体的影响能使集体成员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上进的要求,形成内部的驱动力,从而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
二、平行教育的盲区
虽然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在实际运用平行教育影响这一方法时,有时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这也是马卡连柯在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没有看到的一些方面。如个别学生屈服于群体压力,口服心不服,甚至造成与群体对立,实际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马卡连柯提出这种观点太过于绝对化。学生是集体,但是集体不代表所有学生的性格需求和被教育方式是一样的。因此,平行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个人与集体可以相结合教育,但集体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还有社会环境、家庭和班级氛围以及班级制度等。
二是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立性,并不是用一套方法就能够解决的,平行教育也要具备很多条件才能去实行。同样,过去与现在不同,有的教育方式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
三是平行教育的实施方式一般就是把个别人的错误以及问题放到集体中解决,虽然这是非针对性的行为,但是学生容易认为教师是在影射自己,从而产生厌恶情绪和敌视教师的现象。
四是学生与成人不同,如果像上面的案例一样,一个人犯错而集体受罚,很可能会引发集体对个别人的讨厌甚至是排斥,那么这种教育方式的实施就具有一定的冒险性。
五是集体非绝对地比个人好,所以结果不一定是“好的”带动了“不好”,也许会是“不好”影响了“好”。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使用平行教育方法的时候要取其精华,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玉如.集体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何国华,燕国材.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3]苏凌.论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