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莉
(广西贺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贺州542899)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又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病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约占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原因的30%以上[1]。临床上主要以刺激性咳嗽、持续高热、头痛、咽痛以及呼吸困难为主[2-3],部分患儿可有多个系统病变表现[4]。该病病程较长,一般多发于秋冬季节。由于该病肺部体征轻微或者缺乏,且常伴有并发症,临床上易被误诊,进而导致病程迁延,延误治疗,且易于复发[5]。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予静脉滴注白霉素及依托红霉素治疗,现将其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上述时期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经过血清MP-IgM测定确诊,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中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6-8]。均有咳嗽症状,90例患儿有发热症状,一般均伴有喘息及呼吸困难,少数患儿有痰咳不出的现象,肺部症状:120例患儿肺部叩诊轻度浊音58例,喘鸣音17例,喘促13例,呼吸音减低22例,呼吸困难21例,其余患儿肺部听诊无明显体征。此外,患儿还伴有恶心、呕吐、胸闷、胸痛、头痛等全身症状。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白霉素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 1~9(5.64±1.28)岁;病程 3~11(7.04±1.97)d。依托红霉素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10(6.02±1.48)岁;病程2~12(7.83 ±2.08)d。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2组患儿均进行止咳、退热、平喘等对症治疗。白霉素组给予白霉素(山西泰盛制药有限公司)10~20 mg/(kg·d),1次/d,疗程5~7 d;依托红霉素组给予依托红霉素(兴安药业有限公司)20~30 mg/(kg·d),1次/d,疗程5~7 d;2组药物均以5%的葡萄糖溶液溶解为0.1%的浓度静脉滴注。
1.3 疗效判断标准[9]2组均于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痊愈:患者经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X线胸片及实验室检测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的相关项目中仍有1项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进步:患儿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未达显效标准;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异常征象明显存在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白霉素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依托红霉素组为90%,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2.2 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依托红霉素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30例,其中呕吐腹痛12例,腹泻8例,皮疹9例,出现注射部位静脉炎性疼痛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白霉素组出现不良反应16例,其中呕吐腹痛9例,腹泻6例,静脉炎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没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有对机体危害很大的丰富蛋白质抗原,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10],它可以导致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循环等多系统及皮肤的病变[11]。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可引起患者的咽、支气管、气管以及肺部感染,是小儿肺炎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型[12],已经成为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3~7岁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临床上一般以发热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13],已成为临床医师较为关注的问题[14]。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肺外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因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防治工作应当加以重视。由于支原体肺炎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常伴有并发症,单独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较困难[15],容易误诊、漏诊。一般临床上在了解患儿病史、观察临床表现、给予体检的基础上,联合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以及胸部X线片检查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早期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对策。
因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对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阻碍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无效,目前公认的有效药物主要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因后3种药物对儿童产生的毒副作用较大,故在儿科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对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以影响病原微生物蛋白合成的一类抗生素为首选,红霉素是传统上治疗肺炎支原体常用的抗生素,但其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前,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16],它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支原体的生长代谢而起抑菌作用。白霉素属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由链霉菌所产生的一种多组分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药价格低廉,在体内分布良好,血清浓度亦较高,胃肠道不良反应少,静脉炎性疼痛及静脉炎现象较少,静滴浓度要求不高,适合肺炎支原体急性期感染的患儿使用[17]。另外,大剂量白霉素的应用偶可引起暂时性听觉障碍和耳鸣,一般发生于静脉给药或有肾功能减退或肝脏损害者。依托红霉素既往常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基础药物,它可维持较高的血清浓度,因此,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其静脉滴注浓度要求严格,容易发生静脉炎性疼痛及静脉炎,且长期滴注容易产生发热、胃肠道反应、损伤肝脏等现象。故有被其他大环内类酯取代的趋势。
本研究用白霉素及依托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结果显示,2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白霉素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依托红霉素显著降低,表明白霉素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支原体感染是病原体本身及其激发的免疫反应共同作用所致,因此,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利于缓解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及多种并发症等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疗程[18]。
综上所述,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急性感染的主要药物,其中依托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有逐渐被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取代的趋势;白霉素亦属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为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急性期感染的第一线抗生素,价格低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作为肺炎支原体急性期感染患儿静滴治疗的首选。
[1]陈秋文.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5):609 -610
[2]刘兰兰,张斌,范小芳.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976
[3]张昌智.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5):3676
[4]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3
[5]冯丽.小儿支原体肺炎11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8):48-49
[6]陆晓琴.5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566 -567
[7]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8]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1
[9]唐上英.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0):4330
[10]李耀武.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进展[J].华夏医学,2008,21(4):875 -878
[11]罗会文.小儿支原体肺炎83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9,45(1):6
[12]杨水益.阿奇霉素治疗呼吸系统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15
[13]郭新会,段继伟,刘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3例[J].河南中医,2008,28(1):54-55
[14]马红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9):571
[15]赵凤清.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8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51 -154
[16]袁壮,董宗祈,胡仪吉,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1
[17]何克茜,曾华,黄玉英.静滴阿奇霉素、白霉素、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急性期感染的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6):21
[18]蔺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5(14):29